纳瓦霍密码的历史溯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遭遇珍珠港袭击后,被迫对日宣战。但交战初期,美军的密码屡被日军破译,致使其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就在美军高层为此焦急万分的时候,1942年初的一天,位于洛杉矶的美国海军办公室来了一位自称菲利浦·约翰斯顿的美国白人。他提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建议———征召美国最大的印第安部落纳瓦霍人入伍,使用纳瓦霍人的语言编制更加安全可靠的密码。
这种被称为“鸟语”的纳瓦霍语是一种没有文字而又极为复杂的语言,依靠其族人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而得以延续。纳瓦霍语的语法和发音都极为怪异,听起来有点像野兽的怪叫。它以语调的强弱不同来表达语言内涵,同一个音用四种不同的声调说出来就表达四种不同的意思。一个会讲纳瓦霍语的人曾说,纳瓦霍语的词汇十分生动、形象,“一个词就可以让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整幅画面。”
约翰斯顿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个构想,是因为他从小就跟随父亲———一位长期在印第安人保护地传教的牧师,在纳瓦霍人聚居区生活,所以对纳瓦霍人和他们的语言非常熟悉。而在当时,纳瓦霍语对部落外的人来说,无异于“鸟语”。因为这种语言口口相传,没有文字,其语法、声调、音节都非常复杂,没有经过专门的长期训练,根本不可能弄懂它的意思。根据当时的资料记载,通晓这一语言的非纳瓦霍族人全球不过30人,而其中没有一个是日本人。极具军事头脑的约翰斯顿认为,如果用纳瓦霍语编制军事密码将非常可靠而且无法破译。
约翰斯顿曾跟着父亲在纳瓦霍地区传教,他是为数不多的能流利使用纳瓦霍语的非纳瓦霍人。他向美国海军演示纳瓦霍语可以在20秒内完成将一条3行长的信息加密、传输、再解密的全过程,而当时的其他装置则需要30分钟才能完成同样的过程。震惊的美国海军认定这是件“了不起的事”,立即答应协助约翰斯顿实现这一构想。
1942年2月28日,在圣迭戈的艾略特兵营,约翰斯顿找来4名纳瓦霍人进行演示试验。在演示前,对此十分感兴趣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上将克莱登·沃格将军亲自写出6段战争中常用的信息,其中一条是“预期敌人会使用坦克和俯冲轰炸机在黎明时攻击”。按照纳瓦霍语,信息被逐字逐句地翻译为“敌人坦克-俯冲轰炸机—预计—攻击—早晨”,其他5条信息也被熟练地翻译出来。这给沃格将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周后,沃格专门致函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建议为太平洋舰队两栖作战部队招募200名纳瓦霍人。不过,这项大胆的计划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担心纳瓦霍密码不能适应繁多的几乎是数不尽的军事活动,因为军事术语在纳瓦霍语中的确比较匮乏。但是,经过一番争论之后,招募纳瓦霍密码战士的计划还是被通过了。于是,神秘的“鸟语”开始登上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