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动物常识教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8
1.小班《认识动物》教学教案
主题目标

1、让学生认识动物并了解其相关特性。

2、通过调查、阅读、模仿,培养学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和表演的能力。 3、通过对动物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热情。 教学准备:

1、相关动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收集。 2、活动小组的安排和调整。 课时划分: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引入。

1、出师一组图片学生观赏。 2、你了解这些动物吗?

二、活动

1、观察身边的动物。

(1)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做好观察纪录;也可以拍摄它们,将图片在班级展览。

观察地点:花鸟市场

主要动物:乌龟、鹦鹉、松鼠、热带鱼、宠物狗等

观察地点: 主要动物:

观察地点: 主要动物:
2.幼儿园中班公开课认识小动物教案怎么写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聪明的小动物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数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3、学习9以内数的点数,按数取物,分类计数。

二、活动准备:

1、大图画4幅,每幅画有房子4间。塑料几何图形片若干。

2、画有9只小兔的背景图1幅,分类计数表1张,磁性数字卡0——9,磁性黑板。

3、玩具保龄球2袋。

4、活动前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印章盖在手上。

三、活动过程:

1、“小动物”(幼儿)自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装饰房子。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出示操作材料,介绍装饰房子的方法:房子上的数是几,就放上几个几何图形片。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把几何图形片摆成漂亮的图案。

(4)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3、数小兔。

(1)出示小兔的背景图。提问:这里一共有几只小兔?

(2)教师按小兔的特征进行提问并引导幼儿计数。如:穿兰色衣服的小兔有几只?既穿红衣服又穿红裤子的小兔有几只?等等。
3.幼儿园托班认识小动物教案
幼儿园托班教案《找小动物》

【活动目标】

1、练习四散跑和听信号跑,感受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2、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小兔、小鸭、小猫的名称和生活习性。

3、懂得一起游戏时不碰撞、不拥挤。

【活动准备】

1、小兔、小鸭、小猫图片各一幅,悬挂在户外场地不同的位置,代表小动物的家。软垫四块。

2、阳光、优美的乐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带领宝宝进行热身活动。

“宝宝们,今天来了几个小动物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找找看,都是谁来了。”

宝宝们在场地上走走、跑跑,根据图片认识小动物的“家”。并说出:“这是谁的家?它是

怎么叫的、怎么走路的?”宝宝随意学一学他们走路。

2、带领宝宝玩游戏

(1)讲解游戏规则

教师说儿歌,宝宝说出儿歌中说的是谁,就跑到小动物的家,找小动物,找到后说:“我找到xx了”并学两声xx叫,或学xx走路。

(2)幼儿游戏

教师说儿歌:“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教师:“宝宝要去找哪个小动物啊?”

幼儿:“小兔”

教师:“我们跑着去找小兔吧。”

教师提示:“宝宝们,跑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推挤,不要碰到小伙伴,要注意安全!”找到后,在小兔周围学小兔跳。

教师变换儿歌内容:“轻轻走,轻轻跑,小猫小猫喵喵喵。宝宝跑起来,一起去找小猫吧。”

教师变换儿歌内容,带领宝宝重复游戏。视幼儿身体状况和情绪调整重复次数。

3、播放阳光优美的音乐,指导宝宝自由放松。

播放音乐,带领宝宝走一走、抖一抖、摇一摇,到软垫上坐一坐、躺一躺,自由地放松身体。(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4.大班语言活动认识动物教案7怎么写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通过仔细听辨录音的声音,促使幼儿进行创造性想像,激发幼儿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动态及叫声。

2.通过电脑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参与讲述活动的积极性。 3.通过又快又好地说动物,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已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并对部分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有一些了解。 2.物质准备 录音机、录有动物声音的磁带,各种动物名称字卡、叫声字卡若干,动物头饰、拼图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讲述:这是谁的声音? 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辨别听到的是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什么动物发出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肯定有不同说法的幼儿) (二)游戏 找动物。

指导:再请幼儿听录音,根据听到的动物声音请幼儿随意拿动物名称字卡或叫声字卡到活动室周围找相应的动物图贴上,边贴边能大胆、流利地讲述。如:这是小鸡叽叽叽,小鸡的嘴巴是尖尖的。

咕咕叫的是白鸽,白鸽的毛雪白雪白的。(激发幼儿根据动物声音、外形特征等进行描述,表扬说得快、说得多、说得与众不同的幼儿) (三)发散性思维讲述 森林里的动物。

指导:请幼儿说说森林里还有那些动物,这些动物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叫的,它们的外形、叫声会给人怎样的感觉。(鼓励幼儿说得越多越好,说的范围越广越好) (四)创编讲述活动 森林里的动物怎么啦? 指导:让幼儿重点听几种动物的叫声,然后根据动物的叫声、形象特征、活动特征来进行创造性的想像创编故事。

如:森林里有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出来了,它慢悠悠地边走边看,正在找食物呢。忽然,它昂头大吼一声,猛扑上去。

原来它看见了一只兔子。(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肯定讲述的情节离奇、丰富的幼儿) (五)表演活动 动物联欢会。

指导: 1.请幼儿听音乐进行大胆想像,用身体语言来表演森林里的动物在干什么。 2.幼儿戴头饰分角色自由表演。
5.小班容易上的公开课认识动物
1. 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初步萌发幼儿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2.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巩固目的字,快速识记目的字:羊、狼、扑、喝、吃、狠、山、流。

3. 引导幼儿通过对故事的理解萌发真、善、美的美好情感。

小班:

一般指幼儿园的“小班”,目前幼儿园有以下级别:小班、中班、大班、学前班等,小班是适合年龄在3周岁—4周岁的小孩读的,每班20~25人。

解释:

1. 〖the bottom class in a kindergarten〗幼儿园里按照年龄划分的由较小的儿童所编成的班级(相对于中班和大班而言),一般为三周岁(或四周岁)至五周岁的儿童,每班20~30人。

2. 泛指人数相对较少的班级,一般与大班相对,例如小班教学。
6.大班语言活动认识动物教案7怎么写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通过仔细听辨录音的声音,促使幼儿进行创造性想像,激发幼儿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动态及叫声。

2.通过电脑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参与讲述活动的积极性。

3.通过又快又好地说动物,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已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并对部分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有一些了解。

2.物质准备 录音机、录有动物声音的磁带,各种动物名称字卡、叫声字卡若干,动物头饰、拼图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讲述:这是谁的声音?

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辨别听到的是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什么动物发出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肯定有不同说法的幼儿)

(二)游戏 找动物。

指导:再请幼儿听录音,根据听到的动物声音请幼儿随意拿动物名称字卡或叫声字卡到活动室周围找相应的动物图贴上,边贴边能大胆、流利地讲述。如:这是小鸡叽叽叽,小鸡的嘴巴是尖尖的。咕咕叫的是白鸽,白鸽的毛雪白雪白的。(激发幼儿根据动物声音、外形特征等进行描述,表扬说得快、说得多、说得与众不同的幼儿)

(三)发散性思维讲述 森林里的动物。

指导:请幼儿说说森林里还有那些动物,这些动物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叫的,它们的外形、叫声会给人怎样的感觉。(鼓励幼儿说得越多越好,说的范围越广越好)

(四)创编讲述活动 森林里的动物怎么啦?

指导:让幼儿重点听几种动物的叫声,然后根据动物的叫声、形象特征、活动特征来进行创造性的想像创编故事。如:森林里有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出来了,它慢悠悠地边走边看,正在找食物呢。忽然,它昂头大吼一声,猛扑上去。原来它看见了一只兔子。(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肯定讲述的情节离奇、丰富的幼儿)

(五)表演活动 动物联欢会。

指导:

1.请幼儿听音乐进行大胆想像,用身体语言来表演森林里的动物在干什么。

2.幼儿戴头饰分角色自由表演。
7.小班科学活动:《小动物吃什么》
设计意图: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幼儿科学教育不只是加上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而应成为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为了体现这样的观点,我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设计了小班科学活动《小动物吃什么》.活动内容:小班科学《小动物吃什么》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不同动物有不同食性.2、引导幼儿用观察、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客观记录事实,培养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和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各种实物:小鸡、小鸭、小兔,小米、小鱼、小虾、玉米面、葱和菜叶.教具:小动物头饰和图片,食物图片.2、经验准备通过平时聊天,了解幼儿目前的生活经验,找到教育目标与幼儿经验的契合点,以便提供适宜完成教育目标的喂小动物的食物.1、猜一猜----------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探究的欲望.(1)、带幼儿分别参观小鸡、小鸭、小兔,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动作,引起幼儿的兴趣.(2)、通过观察,判断小动物饿不饿,激发幼儿喂动物的愿望(如小动物叼、舔小朋友的手,可启发幼儿想想小动物饿了怎么办).(3)、引导幼儿讨论小动物可能吃什么.给幼儿充分讨论的时间,关注与众不同的意见.如有的幼儿认为小兔子吃肉,教师可引导幼儿讨论一下.2、试一试--------鼓励幼儿主动探究小动物的食性.(1)、提供各种食物,幼儿依自己的意愿选择食物喂小动物.(2)、幼儿分组操作时,教师巡视并询问幼儿:“你发现小动物爱吃什么?”3、想一想---------讨论观察的结果,得出新的认知经验,巩固对小动物食性的认识.请幼儿自选食物图片,粘贴在小动物图片下,师幼共同看图小结:小鸡爱吃玉米面和菜叶,小鸭爱吃小鱼、小虾和菜叶,小兔爱吃菜叶和葱.活动延伸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兴趣继续让他们探究其它小动物的食性.活动反思:在这个教育活动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幼儿感到了探究活动的挑战性,从而使幼儿对探究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和愿望.在活动中,我提的问题并不多,而且每一个问题提出后,都给幼儿充分的时间,让幼儿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猜想,使幼儿明晰了自己的猜想和预测.这就为他们通过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操作,让自然结果的反馈来调整幼儿的认识.我想,科学教育的长远目标是使幼儿乐学、会学、会用.。
8.中班科学养在家里的动物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照顾动物的人,了解他们是如何照顾动物的。

2、能自己学着照顾小动物的方法。 3、体验照顾动物带来的愉悦情感。

【活动重点】 了解他们是如何照顾动物的。 【活动难点】 能自己学着照顾小动物的生活起居、睡眠、生病等事宜。

【活动准备】 《动物朋友》Ppt、请有条件的家长带幼儿去参观动物园、幼儿事先参观过幼儿园的饲养区。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1、师:“小朋友在家的时候肚子饿了怎么办呢?”(妈妈煮饭给我吃) 2、师:“那生病的时候又会怎么样呢?”(爸爸妈妈带我们去医院看病) 3、小结:“小朋友妈妈煮饭给你们吃、生病的时候带你们去看病就是照顾你们。” 4、师:“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会怎么照顾你们呢?” 二、出示PPT,让幼儿认识各种动物和照顾它们的人。

1、师:“你在动物园看到了哪些动物?” 2、师:“你最喜欢哪个动物呀?” 3、师:“你知道它吃什么,怎么喂它吃吗?” 4、师:“你猜小动物吃的食物要不要洗一洗、切一切、炒一炒呢?” 5、师:“小动物要不要洗澡、怎么洗、会多长时间洗一次呢?” 6、师:“小动物喜欢和我们一样睡午觉吗?” 7、教师小结:在动物园或农场里我们把照顾小动物的人叫做饲养员。 8、幼儿照顾动物的方法和所使用的工具。

(结合课件)师:那饲养员是怎么照顾小动物的呢? 教师小结:饲养员在照顾小动物的时候会给他们喂东西吃,生病的时候会带它们去看病,清理它们居住的地方。(教师可举例说明)。

三、讨论: 我们幼儿园也有小鸽子和小兔子,我们可以怎么照顾好它们呢? 教师结合附:养兔小常识来讲述饲养小兔的方法。 四、延伸游戏: 宠物医院,提供相应的游戏氛围,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实践照顾小动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