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7-14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我在寒假的时候读的一本书。
先说一说这本书有什么内容?
1简介
人间词话这本书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品评宋词的一本书。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词这种文体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是在宋朝。而宋朝又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词又优于南宋词。这是什么原因?后面我会给大家介绍。
而王国维,他对于中国的文学非常的有研究。这本书虽然题目的是,人间词话,好像是写宋词的。但其实它里面不仅评宋词,也评唐朝五代清朝的词。除了此之外,他还评汉赋,评唐诗,评明清的小说。总之,所有的文学题材他都能够放在一起来评价。而且他评价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境界说。他以文学所描写的内容的境界来评判,文学作品品位的高低。
2核心思想
什么叫做境界说呢,接下来我就好好的说一说。在人间词话的开篇第一句,王国维就这样写道:词以境界为最高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什么叫境界呢?境界又分为造境和写境。王把客观看到的事物写出来,这叫写境。举个例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在篱笆之下,采菊花。扭头一看,南山就在眼前。这就是写实,没有任何外在的主观感情在里面。而这里面,作者所塑造的一个情境是一种悠然自得,非常开心的情境。
再比如说“泪眼问花花不语,落红飞过秋千去。”我用泪眼,看着花,问花,花却不回答我。只见,一片落花,被风吹过秋千去。这里面就有诗人的自己的感情,花朵怎么会说话呢?我跟他打招呼,问他话,他不回答我。这个就叫造境。诗人所营造的是一种个人的孤独寂寞的情境。
我们再来举个例子,在王国维的评价中,李煜的词是第一流的作品。我来举个例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在这首词里面,它描写的是一种愁,这种愁不是个人的无病呻吟的忧愁。还是一种,国破山河碎,作为亡国之君,沦为阶下囚的忧愁。
相比而言,这几个人哪个人的境界,更高呢!一个是写实,一个是造境。诗词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境界的大小之别。
按照王国维的说法,描写这种家国情怀的诗词,一定是第一流的作品。而是描写个人的情爱离别的属于第二流第三流作品。这就是王国维的境界说。他把李煜的词列为第一名,把冯延巳的词列为第二名。第二类,苏轼辛弃疾,他们写的诗词慷慨激昂,尤其是辛弃疾,写的那种抗击金人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属于上流作品。
其他的像欧阳修,范仲淹,柳永,全部属于第三类。因为他们写的诗词,大多数都是在歌伎场中流传。属于小曲小调。当然了,不能够将龙这只是笼统的归类。像范仲淹,他也写过那种边塞诗。里面也有种沧桑辽阔的气势和气象。
王国维之所以能够这样的评词论词,是建立他在广博的文史知识的基础之上。他常常用词人自己的句子来概括,这个词人的写作特点。有一种,“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的味道。
再说说这本书对我有什么影响?
1读书观。读书的时候也是一境界大小,而论书的好坏。如果书的格局比较大,思想比较辽阔深远,那么他就被列为好书。如果他只是记述自己的言行,像日记体一样在那里自言自语,就被定为末流的书。看书是这样,其实我们平常上课看别人课堂听课也是这样。
2课堂观。他就成了我们平常上课评课的观念。
3写作观。他对我平常的写作生活也有一定的影响。写东西的话要求本真纯真自然,不做作。抒发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不要只是追求语句的华丽而没有思想内涵。好的作品,它的构思立意一定是最深的,而文笔是其次的。
如果立意不深,境界不高,那么你难写出最一流的作品来。所以以后我写的东西,尽量的不拘泥于自己的小圈子,尽量的大一点,再大一点,再大一点。
这就是以上我关于人间词话这本书的读书分享。我强烈的推荐大家都去看这本书。因为书的感受,只有你自己读过你才能够,有自己的一种感觉和味道。别人的推荐引导,只能是教给你一个入门的途径。凡事还是要自己去体味。
谢谢大家。
这本书的内容不多,篇幅也不长。差不多也就两千字吧!但是一开始读的时候感到很吃力。要借助一些必要的翻译和赏析来理解。但是一旦把这两千字读完之后,再把它串起来读一遍感觉就轻松多了。因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其实就是一根线——用词所造之境大小的来评判它的高低。在词话的开篇就说了“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王氏品词,纯以境界说。什么叫境界呢!我们都知道词往往包含着一种意境。这种意境就是境界。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境界就是指格局。境界有大小之分而无优劣之别。
有的人塑造的意境比较宏远阔大,有的人塑造的意境小众温婉。那么王国维他偏爱的就是那种境界壮阔辽远的诗词。
宋词里面,如果内容和国家政治,民族大义有关的,那绝对被王国维列为是第一流作品。而那些吟风弄月,风花雪月的小情调小格调的词作。都被王国维列为第二,第三等甚至不入流的词作。虽然有些词作在用词特别的华丽,工整,但立意不高,其他的方面再好,也难以列入上流。也就是说多在创意上下功夫,少在创调上下功夫。
按照他的评判标准,他把李后主的词评为最高。因为南唐后主李煜,他描写的词都是那种山河破碎的亡国之恨。“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大,遂变伶优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也。也就是说李煜之前的词人作品,品质流俗,格调不高。因为那个时候的词作都是一些流传于坊间,为歌姬所唱的词。内容上也都是比较艳丽,粉饰,娇柔造作,都是拿来玩笑嬉闹的,是供一些有钱人拿来听的曲子调子?你想想那格调能高到哪里去?
再通俗一点说,娼妓之词作也就相当于我们现代人所说的流行歌曲网络歌曲,他只能红极一时,一阵风就过去了,难登大雅之堂。
与之相反,很多经典的老歌,却能够流传下来。经典老歌他之所以能流传,是因为它里面有一种味道,有的是感叹时势的沧桑,有的是谈论人生的,有的话题关乎生死的扣问。也就是说经典老歌能够流传下来,不仅是因为歌星有名,嗓音好,重点是它的内容歌词曲调好。
另外,王国维能够提出他的境界说。得益于他博古通今,博采众长的自信。他品词不单是只品宋词。他还把宋词和唐朝,五代的词相比较。把宋词和唐诗和《诗经》那样的四言诗相比较。但是不管怎样比较,他评判的标准始终是围绕着境界之高低来区分词品的高下。
除了境界说之外,他还会概括归纳词人的写作风格。他概括的方法也很独特,就是用这个词人的所有作品中的一句诗词来概括他的风格特点。有点像金庸小说中“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味道。所以说读这本书不得不佩服王国维的深厚的国学功底,堪称大师。
他的很多思想都影响了我。首先他这本书,境界就非常高远,全文读起来在用词上就比较大气。“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需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评判文艺作品是这样的。我们做其他的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平常我们听课评课的时候,不仅要能够站在这个课堂之外去评判这堂课,还要能够深入这堂课其中,思考自己怎么去上这堂课?
另外在写作上我也有收获。王国维喜欢的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境界高,立意深。
2清新明丽,不模模糊糊的。表达上清晰明了,让人一看就懂。反对娇柔造作,无病呻吟,粉饰雕琢的作品。
3自然纯真。真情真实地去流露自己的情感。而不是遮遮掩掩,虚伪浮夸。
王国维带给我自己的启发,远远不是我这三言两句所能说的完的。总之,一本好书只有你自己去读,才能够有收获。那种感觉,那种收益,也只有你自己才能够体会得到。所以,赶快去读书吧!
一条关于读书的启发:
词以境界为上。那么我们以后写东西是不是也应该以境界为上呢!我们看到问题的格局要求大。
上课的话,立意辽阔宏远。
看书的话。如果说书籍,立意上是和国家民族大义有关,格局大,一定是第一层第一流的作品。
如果内容上只是个人的风花雪月,日记叙述体,但一定是小众的范围的。列为第三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