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缺大德(文/张中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与北京的著名的画家陈磊用餐,他告诉我他还有一个名字,叫“缺大德”。

  “缺大德”,本来是一句骂人话,实际上就是说很缺少道德。于是我们听者都愣住了,问其何出此言?

  他笑着说:小的德行我有,但大的德行我没有。大德者,圣人也,我非圣贤。

  我突然感觉到,自己又何尝不是呢?感觉内心当中充斥着真善美,但自己又能有多少“大德”呢?

  于是翻阅资料,反省自己……

  “德”,是一个会意字。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德 ”字中的“彳”形符号,表示道路,是慢慢进行的意思;“惪”则表示用眼睛直视前望。两形会意,表示目不斜视,双脚不偏离道路,直达目标。在西周金文中,“惪”字在直下又添加了一个心的象形,强调了不仅要按目光直视,走通行大路的准则去行,而且必须这样去想。这就是周人对“德”的发展,从而使“德”的字面中,含有正直、公开以及去行、去想四层意义。“德”字本义是品德才行,也可根据声旁“惪”解释成“十目一心”,即在我们的周围有无数双眼睛看着我们,在观察我们的德行。

  如果大德者,必“目不斜视,双脚不偏离道路,直达目标”,那么自己在德行之路上又有多少次选择与摇摆呢?又有多少次内心激烈的争斗呢?又有多少曲曲折折、迂迂回回呢?大德者,不仅行于德,心,内与外应同德,可又有多少德出于“十目一心”呢?在众目睽睽下的“德”又有多少伪善呢?自己与“慎独”相距多远呢?

  《说文解字》如此释“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清代学者朱骏声说:“外得于人者,恩惠之德;内得于己者,道德之德。”可见“德”有内外,对己为内,对人为外。内者,修身养性,自我提升,此乃“道德之德”;外者,受他人道德力量影响,见贤思齐,或者以道德力量去影响他人,春风化雨,此乃“恩惠之德”。为师之人,当以“道德之德”完善自己,以“恩惠之德”施以学生。不但传授经验知识,更要将其化作学生内在德性。

  身为人师,我们有多少“道德之德”呢?无“道德之德”,又何谈“恩惠之德”呢?当今教育,即使我们有“道德之德”,我们又有多少时间去恩惠呢?有多少空间去恩惠呢?有多少自由去恩惠呢?

  《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的外化即为礼,在心为“德”,发之于心而表现为行为即为“礼”。

  我在学校践行“弟子规”时,我说要“见于行,行于心”,或许就是一点感悟,原来自己本在“道”上,似乎有一些安心,但我们又有多少“行”与“心”高度统一呢,又暗藏多少做作和虚伪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生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我们又有多少时候如“水”呢?

  德,大德,我千寻万找,究竟在哪里呢?

  突然感觉到,原来“德”很简单,德是仁爱,德是智慧,德就是内心当中的一个善念又一个善念,善念的累加并力于行也就成了“大德”。

  我本缺“大德”,还是善念累加得不够,力行得不够,于是拼命地累加,拼命地力行,但似乎又找不到“大德”的影子,突又悟:原来德者无大小,德者本无形,心中无德者,即是有德,心中常念有德,德则早已去矣。

  写于2009年12月17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