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口 ——走近苏马荡的民俗风情
文|廖生斌
苏马荡”属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管辖,地处长江之南,位于鄂渝交界之地的齐岳山脉之中,海拔1500米,方圆60公里没有厂矿,森林履盖率达90%,环境优美,空气质量优良,富氧离子含量高达每厘方厘米12000个左右,夏季平均气温24 左右,是著名的凉城小镇,是人们 养生 避暑胜地。
苏马荡”是湖北最美乡村之一,一边是纵横奇美的磁洞沟峡谷,一边是一望无际的苍茫林海,一边是南方最大的草原齐岳山。麒麟峰、乌龟山、蛇山、罗汉山等美丽如画的景致,宛如多情的少女让人流连。红豆杉、水红树等各种特色植物以及小桥、流水、鸟鸣,把苏马荡编织成魅力无比的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让人吟读不尽!
苏马荡位于土家族聚居区,景区内还存有最完好的土家山寨—鱼木寨,6年来,苏马荡由于房产开发和 旅游 业发展,吸引了大批的 旅游 者、观光者以及文化学者,因此有相关的专家学者考究得到:苏马荡来源于土家语中“老虎喝水的地方”。
苏马荡之前名叫虎马荡,老虎为了便于捕猎,喜欢生活在山高险峻的地方,于是这里曾经老虎成群,老虎还有一个特性是喜欢到一块地势低洼的渍水坝休息,于是人们给老虎捕猎的地方取名老虎山,老虎休息的水坝便叫虎马荡,即老虎很多的意思,后来谐音为苏马荡。
苏马荡在土家族语言中是“一个崇尚老虎的民族居住的地方”的意思。悬挂吞口习俗是土家人崇拜白虎图腾的典型遗风,一直被视为土家族代代相传的吉祥物。土家人把吞口作为门神,悬挂在大门的门楣上方,系避邪镇宅之物。一张宽而大的巨嘴,平日俯视、监视门前,一旦有妖鬼进门,便一口把它吞下。以吞口为守门之神,不是仅仅着眼于“兵来将挡”, 门神守卫,一切妖魔鬼怪进不来,而是口大尽吞邪恶,这不同于一般的武士门神。也有人认为,门神“吞口” 不仅是辟邪,还有兼顾吸纳“财源” 的功能。
吞口,是民间艺坛面具的变异,起源于图腾崇拜和原始巫教,是古代图腾文化与巫文化相结合,经历漫长的岁月后嬗变而成的一种民间文化的产物。
吞口在我国许多民族的民间流行,多于云、贵、川、湘,地区民间挂于门首保护家业兴旺,人丁安康。但对于一个崇尚老虎的民族更喜欢。为了镇邪,造形惊骇,张牙舞爪,红舌利齿,圆瞪双眼,凶悍威严。因其以鬼怪为食,已故民间百姓常悬挂吞口与大门之上,驱邪吞鬼,保护平安。
湖北利川市谋道镇光明村七组,地处齐岳山山脉大山深处八斗台。八斗台正面一座神奇的山峰,远远望处,象一只前行猴,猴子突然调头,侧面望着八斗台。因此八斗台居住的土家族村民认为:猴子包正对着村寨,似乎要吞掉八斗台,邪气深重,村寨不兴旺,于
是村民在房屋顶粱处悬挂“吞口”,祈求平安幸福。
八平台的“吞口”是用巨大的桃木雕刻而成。
吞口总体摹状是人首、凸眼、犬耳、宽鼻、獠牙、咧嘴、伸舌,有的吞口含利剑,用多种颜料涂绘而成和素面两种,其风格古朴粗犷,雕刻细腻,造型夸张,形态兼备,惟妙惟肖。
吞口的造型有虎头,狮头,却为何不用鹿头?因为虎、狮都是山中猛兽,善捕猎,形有威严,借来容貌震慑群邪百怪。除此,虎、狮有着长舌头善于吞咽,借此形象来比喻吞咽煞气、鬼怪。
吞口一般立在十字路口、事故多发地、家门上。因为吞口经年累月的不知道吞了多少煞气进去,不好的气撑多了反而成害,所以吞口需要更换,一般的更换时间多为3、6、9、12年。挂吞口需要择时,并举行开光仪式(咬剑形象开光时候主要开剑、眼、牙),方成辟邪物。仪式通常是焚香化纸,宰杀雄鸡,取鸡血蘸在吞口上,念开光咒。
说到“吞口”,让我又想起了土家地区的一种民居形式—— “吞口”屋。土家先民称虎为“吞口”。虎为图腾崇拜之物,在造房中,以虎口形式较多,名叫“吞口”屋,即在大门两旁,各伸出七尺长的房子,并设“耳门”左右相对,正面看去如变形虎口。一般右边为火垄,左边为厨房,中间的“吞口”可以做饭、乘凉或堆放杂物之用。这种形式的房子,一般为土木结构,布瓦盖顶,土家人又叫它为“卧槽屋”,形容其如虎卧槽。如今鄂西地带农村造房仍采用这种形式。
文革期间,吞口作为牛鬼蛇神,或没收,或销毁,已所剩无几,如今,随着城镇化建设和农村旧房改造,更是少见,这一风俗已渐行渐远,但是门神——“吞口”对土家人生活、生产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要想走近苏马荡,就应读懂土家人,了解土家的精神世界,就离不开对“吞口”的解读。
土家族文化独具特色 ,多姿多彩, 土家族人民热情似火 ,坚韧豪迈。
一个崇尚老虎的土家族,一个强悍不屈的民族,愿土家民族平安吉祥、生生不息,土家文化越来越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华夏文化更丰富,更具魅力。
生斌写苏马荡
2022年7月
作者简介
廖生斌:男,58岁,湖北省武汉市人,1980年11月入伍,团政委,1999转业。退休前就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武汉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