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死的兔子》联想到生与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安迪·莱利英国编剧以及漫画家,有一系列的漫画书籍,主角为一只兔子,翻译名称《作死的兔子》,或者是《找死的兔子》。总之,是一只兔子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去找死,用那种无边创意又有点可爱诙谐的死法,让大家释放坏情绪。

各种死法小兔子一一实践了,希望留给我们的,是看到这些死法后能开开心心活下去的决心。

蔡康永推荐书说:如果你有一点阴暗,有一点忧郁,有的时候觉得活着真无聊的话,这本书正好可以帮你发泄一下。

翻了下这本小漫画书,创意脑洞是有不少,因为是黑白线条的画,掩藏了血腥与恐怖残忍。

所以是交杂着又幽默又恐怖残忍的兔子寻死故事。

以寻死为创意来引人大笑,发人深省,这不失为一种创作的角度。这样的漫画书可能更适合成人去阅读,就像漫画家tango的一些作品,有深意,要成年人才好去体会。这本书如果家长管的严格的话,会说小朋友们不适合接受这样的幽默死亡故事。

曾经吧,也想过人类会有什么死法呢,哪些死法合适呢。还自己脑洞过,最浪漫的死法是穿着比基尼去南极游泳。估计直接冻死在冰川雪地里了,然后还可以成为化石标本了,或许还可以保存千年了。也纯属乱七八糟地瞎想象。

后来看了一部电影《碧海蓝天》,那位爱上海豚的男主角直接化身为深海的海豚了,在碧海里深潜千米,直接与海豚作伴了。这样浪漫的死亡,我真的大受震撼。或者,我不愿意相信他是死亡了,更原因相信他真的会和海豚永远快乐地在一起游弋。

希望真的是有这种可能的,其实有这种可以借鉴的故事。电影《加勒比海盗》里,善良帅气的传教士帮助了美人鱼,对被捕的美人鱼无比友好,两人也相爱了,后来在和美人鱼接吻时,小水潭里美人鱼带着他一起进入水中,潜入了深海。年轻的传教士要成为鲛人家族成员了,反正小美人鱼是会帮助他在水中生存的。

还有那部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故事《水形物语》,实验室的清洁工哑女,营救了被困在实验室水箱里的奇怪水族物种,后来那位水形物种也带着哑女一起游入大海去生活了。哑女的设定也是必然,在水里他们不需要语言交流,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懂彼此的爱意。

所以这些年意难平的《碧海蓝天》,那位选择如此浪漫“死法”的男主角,应该在大海里和海豚生活得无比美好吧,他那么喜欢听海豚的歌声,在深海里可以畅听那美妙的精灵的天籁。

那只作死的兔子,那只漫画家笔下死了千百次的兔子,那只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兔子。看了看也许会莞尔一笑,也许会感叹残忍与血腥,也许会害怕就不敢去作死了,也许会再继续联想开发下自己的死亡创意脑洞。

我们会怎么死呢?或浪漫,或悲伤,或意外地毫无知觉……

那死亡之前呢?如何去好好活呢?是否该不惧死亡,看淡生死地好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