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闽浙三地各自的优势和弱势以及以后的发展会如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3-21

个人感觉的话,我更倾向于将来从人口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江苏追赶得很快。但它想超越广东,这是江苏人口的1.3倍。至少是广东人均GDP的1.3倍,显然很难实现。


比较优势

因为广东和江苏两省都是沿海发达地区。一个是中国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作为一个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它本质上是互补的,而经济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冲突。近年来,这种现象逐渐增多。例如,江苏省800万的徐州人口超过了常州的470万人口。河南的1亿人口将超过浙江的5000万人口。放大,在09年的中国经济的13亿人口超过日本人口1亿。这种超越性、巨大的人口差距和经济前景一旦不同,“小而强”的富裕省份就很难赶上人口众多的“贫困省份”。

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河南是第一个超越沿海地区的内陆省份,其次是四川、湖南和湖北,它们将凭借其人口优势回到原来的经济地位。然后对苏闽、浙江三省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在上述产业转移中,原有的集约型、资源型企业向内陆省份迁移,带动了内陆省份的经济发展。而原来的沿海省份,则进行了工业化,其中浙江、福建尤为明显。另一个分析,首先是在江苏。

江苏的发展概况

江苏与其他两省不同,几乎有90%的土地是肥沃的平原,加上江苏北部人口的4000万以上。这使得江苏的产业转移成为省内的首选。苏南近年来以高精尖产业、宜居城市转型在江苏省失去退路,未来的制造中心地位不会。这是江苏的优势,对于弱者来说,与浙江相比,江苏的软实力还差很多。例如,旅游和金融。但南京的转型近年来的成功意味着宁杭仍然会撕裂对手在接下来的十年。

第2个回答  2018-03-21

经济发展

我更倾向于这是由更大的人口向更强大的经济过渡的必然性。江苏的赶超势头很强劲,但很明显,它的人均GDP将是广东的1.3倍。因为广东省作为沿海发达地区,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作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本质上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经济结构上的冲突。

这些现象近年来逐渐增加。例如,江苏省人口800万的徐州经济总量超过470万。河南省有1亿人口,正处于超过浙江省的边缘,而浙江省有5000万人口。

再放大一下,2009年中国有13亿人口,人口超过1亿。一旦超越,与经济前景不同,巨大的人口差距将很难赶上人口众多的“贫困省份”。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河南省是第一个超越沿海的内陆省份,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将以人口优势回归到原来的经济地位。

江苏

与其他两省不同的是,江苏省有90%以上的土地是肥沃的平原,而江苏省北部有4000多万人口。这给了江苏省产业转移的优先权。苏南近年来已开始转型为一个高度成熟、宜居的城市,未来,江苏省将不会失去其制造业中心的地位。这些是江苏的优势。对于弱的,江苏的软条件要比浙江的弱得多。例如,旅游和金融。但近年来南京转型的成功,意味着在未来十年内,宁阳仍将是南航的对手。

浙江、福建两省

江苏和浙江两省互为补充,与上海共同构成了“江浙-上海”超级经济中心。

福建,先天性短板非常严重:自然条件不能维持完整的产业结构。

江苏、浙江、上海三个省市,分工明确,各行业齐全。广东省虽然规模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像江苏和浙江。

总结

江苏的工业基地是三个省中实力最强的,内河航运是江苏的王牌,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率。资本、外资和私人资本充足。美中不足的是缺乏海港和对该地区北部发展的限制。

第3个回答  2018-03-21

江苏

江苏的工业基地是这三个省中最丰富的。内河航运作为江苏的王牌,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国家资本、外资和私人资本丰富。唯一就是缺乏江苏北部的海港的缺乏和限制开发。江苏与其他两省不同,几乎有90%的土地是肥沃的平原,加上江苏北部人口的4000万以上。这使得江苏的产业转移成为省内的首选。苏南近年来以高精尖产业、宜居城市转型在江苏省失去退路,未来的制造中心地位不变。

浙江

浙江的工业基础比江苏弱,但比福建强。吸引外资和外资的能力弱于江苏,但民营资本发达,小微企业多,经济弹性好。宁波-舟山港的结果非常好。杭州新的产业资本也不错,但杭州仍然是港口的缺乏,我认为乍浦港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山区南部沿海地区增加土地资源。

福建

福建的基础最为薄弱,战线战线的位置限制了该国在福建的大规模投资。由于内陆和人口规模的限制,私人资本和外资的吸引力不及江苏和浙江,发展潜力不如江苏和浙江省。最大的开发短板是五行土壤。即使是在台湾,福建的总人口和资源也几乎与浙江相比,江苏仍然比江苏差得多。

三省经济所想再上一档,需要:
江苏:发展海港(启东、连云港)。
浙江:杭嘉甬绍一体化,打造杭州湾大都市群。浙南沿海需要填海造地。
福建:填海造地。

发展前景:苏(前提沿海地区开发不受限)>浙>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