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里的古今异义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5

1. 古文中有哪些古今异义的词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

如:“太丘舍去”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 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 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编辑本段词义扩大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编辑本段词义缩小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编辑本段词义转移

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中的“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编辑本段感 *** 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编辑本段名称说法改变

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目不识丁”现在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现在已改用“少”字。

编辑本段词义弱化

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编辑本段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编辑本段古褒今贬

如,“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如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而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如,“明哲保身”古时指通达事理,洞见时势,善于避威就安,适应环境,是褒义词,如《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而现代汉语中的“明哲保身”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为贬义。 如,“浑浑噩噩”古时用来形容人浑厚严正,为褒义,如杨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周书噩噩尔。”句中的“浑浑”是“浑厚”的意思,“噩噩”是“严肃”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浑浊无知,愚昧糊涂,为贬义。 如:“卑鄙”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今义:品德低,含贬。例:《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

编辑本段古贬今褒

如,“乖”古时指偏执,不驯顺,为贬义,如《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而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听话,安顺。 如,“锻炼”其本义为“冶炼”,古时多用来指玩弄法律,罗织罪名,对人进行诬陷,属于贬义,如《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后,锻炼之吏持心近薄。”而现代汉语中则指通过体育运动是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智的品德,或通过生产劳动和工作实践来提高素质和能力,变成褒义词了。 如,“泼辣”古时指凶悍,蛮横不讲理,为贬义,如《水浒传》(第十二回):“(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辣,行凶。”而现代汉语中多指勇猛,有魄力,是褒义。

编辑本段名称说法改变

如“市”古义:买。例:“愿为市鞍马”。 如“谢”古义:告诫(也有谢罪的解释)。

2. 高中常见文言文中古今异义的词

1、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 2、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3、穷 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4、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5、布衣 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6、感激 古义:感动振奋。

今义:感谢。 例句: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出师表》) 7、痛恨 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无比憎恨。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8、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9、开张 古义:扩大。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10、涕 古义:泪。

今义:鼻涕。 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 11、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 12、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犯人的地方(监狱)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13、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塘、池塘。

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二章》) 14、居 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

例句: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15、走 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

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6、汤 古义:热水。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7、去 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8、但 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 例句: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19、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20、其实 古义:它的果实,是两个词。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是一个词。

例句: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故事两篇》) 21、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例句: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22、致词 古义:对……说话。 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例句: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23、再 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

例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24、何苦 古义:怕什么 今义:不值得做。

例句: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25、捐 古义:丢弃。 今义:献出。

例句:乃捐金于野。(《乐羊子妻》) 26、烈士 古义:有雄心壮志的人。

今义: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人。 例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27、虽然 古义:两个词,“虽”即“虽然”,“然”即“如此”“这样”。

今义:一个词。 例句: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唐雎不辱使命》) 28、然而古义:两个词。“然”代指上文所说的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

今义:是一个表示转折的连词。 例句: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9、所以古义:a、表示行为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b、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例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 再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 30、学者 古义:两个词,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例句: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墨池记》) 31.(1)輮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 (2)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广泛地学习今:学问渊博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以西一带。河的西面 2、赢粮而景从 担负。

输赢的“赢” 32、山东豪俊并起 崤山以东,即东方。指山东省 33、流血漂橹 盾牌。

使船前进的工具 34、以为桂林、象郡 以之为。以为,认为。

35、于是六国之士 在这时。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前一事引起的。

36、国家无事 指诸侯封地和大夫封地。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3.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归纳

古今异义词完全盘点1、走[古义]跑。

[今义]走路,行走。[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2、居[古义]表示经过的时间。[今义]住,住处。

[例句]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3、请[古义]问。

[今义]请求,邀请。[例句]臣是以无请也。

(《扁鹊见蔡桓公》)4、缀[古义]紧跟。[今义]缝,装饰。

[例句]缀行甚远。(《狼》)5、股[古义]大腿。

[今义] *** 。[例句]屠自后断其股。

(《狼》)6、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液汁。

[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汤。(《狼》)7、去[古义] ①距离;②离开。

[今义]往,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例句]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②得钱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8、跪[古义]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

耸身挺腰时则为跪。[今义]屈膝,膝盖着地。

[例句]妻跪问其故。(《乐羊子妻》)9、鄙[古义]①边境;②鄙陋,目光短浅。

[今义]粗俗,恶劣;看不起。[例句] ①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10、逮[古义]及,赶得上。

[今义]捉。[例句]不逮人也。

(《为学》)11、将[古义]或者。[今义]把,拿;将近。

[例句]将非鬼也。(《宋定伯捉鬼》)12、唧唧[古义]织布机声。

[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例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13、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新鲜。

[例句]芳草鲜美。(《桃花源记》)14、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15、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16、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17、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例句]无论魏晋。(《桃花源记》)18、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例句]诣太守,说如此。

(《桃花源记》)19、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

[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0、中间[古义]当中夹杂着。

[今义]当中。[例句]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21、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级。

[例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22、稍稍[古义]渐渐地。[今义]稍微。

[例句]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23、指[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例句]指通豫南。

(《愚公移山》)24、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

[例句]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25、诸[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例句]投诸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26、毛[古义]草木。[今义]动植物皮上所生的丝状物。

[例句]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27、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例句]虽我之死。

(《愚公移山》)28、且[古义]将近。[今义]而且,并且。

[例句]年且九十。(《愚公移山》)29、以为[古义]把……当做。

[含义]认为。[例句]以为神。

(《黔之驴》)30、因[古义]于是。[今义]因为;原因。

[例句]因跳踉大口阚。(《黔之驴》)31、烈士[古义]有雄心壮志的人。

[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例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32、一般[古义]一种。[今义]普通,通常。

[例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33、奔[古义]飞奔的马。

[今义]奔跑。[例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34、盖[古义]原来。[今义]覆盖;覆盖器物的东西。

[例句]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35、比[古义]并;等到。

[今义]对比,比较。[例句]比肩继踵而在。

(《晏子故事两篇》)比至陈。(《陈涉世家》)36、方[古义]①正要;②当……的时候。

[今义]方形;地方。[例句] ①今方来。

(《晏子故事两篇》)②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墨池记》)37、其实[古义]它的果实。

[今义]实际上。[例句]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故事两篇》)38、赞[古义]传记结尾评论性文字。[今义]赞扬,夸赞。

[例句]赞曰:……(《五柳先生传》)39、可[古义]约,大约。[今义]同意;能够。

[例句]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40、十九[古义]十分之九。

[今义]十九。[例句]死者十九。

(《寓言四则》)41、相[古义]一起,共同。[今义]互相。

[例句]父子相保。(《寓言四则》)42、虽然[古义]尽管如此。

[今义]关联词语,表让步。[例句]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公输》)43、所以[古义]①用什么(方法);②……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例句] ①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②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44、夷[古义]平。[今义]泛指少数民族。

[例句]其船背稍夷。(《核舟记》)45、夫[古义]句首发语词,不译。

[今义]丈夫。[例句]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唐雎不辱使命》)46、始[古义]才。[今义]开始。

[例句]始悟为山市。(《山市》)47、若[古义]你。

[今义]如果,好像。[例句]若为佣耕。

(《陈涉世家》)48、苟[古义]假如,如果。[今义]随便,暂且。

[例句]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49、诚[古义]果真。

[今义]真心,的确。[例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陈涉世家》)50、往往[古。

4.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的词有哪些

精锐语文老师为您解答:初中文言文古今词总汇例句实词古义今义七年级上册明察秋毫《童趣》秋毫纤细的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明察秋毫形容眼力极好比喻为人精明,任何问题都看得很清楚惟危楼一座《山市》危高 危险直接霄汉 《山市》直接一直连接到不经过中间事物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儿女子侄辈的年轻一代儿子女儿太丘舍去《陈太丘与有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去离开跟“来”相对相委而去《陈太丘与有期》委舍弃指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有期》不顾不回头看不顾及,不考虑暮果大亡其财《智子疑邻》亡丢失死亡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亡逃跑死亡死者十九《塞翁失马》十九十分之九数词十九七年级下册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是此判断词未尝识书具《伤仲永》尝曾经尝试或以钱币乞之《伤仲永》或有的或许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文理文采和道理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即书诗四句《伤仲永》书写书本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稍稍渐渐稍微泯众人矣!《伤仲永》众人普通人大家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父亲爷爷双兔傍地走《木兰诗》/夸父与日逐走走跑行走两股战战《木兰诗》股大腿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只是但是出郭相扶将郭《木兰诗》郭外城作姓氏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博士古代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学位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中间当中夹杂着当中虽人有百手《口技》虽即使虽然八年级上册芳草鲜美《桃花源记》鲜美鲜艳美丽(味道)新鲜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交错相通交通运输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妻子儿女 男子配偶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更)不必说表条件关系的连词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穷尽贫穷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间隔断绝来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距离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不足不值得不充足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像这样这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闲人清闲的人与事无关的人余拿一小船《湖心亭看雪》拿撑、划用手或其他方式抓住或搬动东西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强痛快勉强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白酒杯白色八年级下册 人物略不相睹《观潮》略一点儿与“详”相对一百许里《与朱元思书》许大约许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东西指代方向泛指人或事物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戾 到达罪过经纶世务者《与朱元思书》经纶治理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至于夏水襄陵《三峡》至于到了……的时候表示另提一件事每有会意《五柳先生》会意对书中旨意有独特体会领会别人没明白的意思是马也《马说》是这判断词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或有时或许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或有的人或许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或或者或许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等一样等待故虽有名马《马说》虽即使虽然媵人持汤沃灌汤《送东阳马生序》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热水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假借不真实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趋奔趋向八年级下册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去离开往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小生青年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增其旧制《岳阳楼记》制规模多指制度气象万千《岳阳楼记》气象景象多指有关大气变化的现象和规律薄暮冥冥《岳阳楼记》薄迫近多指不厚的,浅显的把酒临风《岳阳楼记》把拿者把握波澜不惊《岳阳楼记》惊起、动受惊吓至若春 和景 明《岳阳楼记》景日光景观\景色沙鸥翔集《岳阳楼记》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多指集市、聚集、集合等。则有去 国 怀乡《岳阳楼记》国国都国家而或 长烟一 空《岳阳楼记》空消散某处没有某事物等予尝 求 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心多指思想感情等抽象事物多指心脏微 斯 人《岳阳楼记》微没有小的属予作文以 记之《岳阳楼记》作文写文章语文堂上写文章的练习望之蔚然 而深秀者《醉翁亭记》蔚然茂盛的样子茂盛、盛大觥筹交错《醉翁亭记》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相聚喝酒的热闹情景。

局促一室之内《满井游记》局促拘束,限制 拘谨,不自然九年级上册 今亡亦死《陈涉世家》亡逃跑 死亡等死《陈涉世家》等同样等待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大计起义大的主意或策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豪杰有声望和有地位的人才能出众的人会计聚会商议管理财务计算的人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往往到处常常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直 只是不弯曲休祲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休吉祥休息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谢道歉感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夫成年男子夫人,丈夫夫起大呼《口技》夫丈夫夫人,丈夫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夫用在句首,作发语词夫人,丈夫九年级上册每自比于管仲《出师表》每常常每次此人可就见《出师表》就接近表承接遂用猖蹶 《出师表》用因此用猖蹶失败凶狂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出师表》所以用来……的表因果关系连词将军宜枉驾顾之《出师表》顾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