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人李白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9

1. 谪仙人李白 翻译

李白,字太白。……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705—707)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在今四川江油)。

李白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于是取其字为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等到长大成人,隐居在岷山。当时所在州郡以有道科举荐他,他没有应举。苏颋(tǐng)为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时,见到李白,感到惊异,说:“这个青年天生俊才,聪慧出众,如果再稍微增加点学问,可以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然而李白喜欢纵横家的学说,喜欢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物,乐善好施。后来,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来山,成日酣饮沉醉,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你就是个天上贬下人间来的仙人啊。”并报告给玄宗。玄宗在金銮殿召见李白,李白和玄宗谈论当代的大事,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饭,并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这时李白还和酒徒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忽然心中有所触动,想要得到李白写的歌词,召李白入宫,然而李白已经喝醉了。……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精炼恰切,没有留下尚未写尽的意思。玄宗皇帝喜爱他的才华,多次召见宴请。李白曾经陪侍玄宗皇帝,醉了,让高力士脱鞋。高力士平常就十分显贵,以这件事为耻,于是摘录李白的诗句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阻止了。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宠信的人所容纳,就更加桀骜不群,不约束自己的言行。……李白恳求引退山中,玄宗皇帝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李白漂泊四方,曾经乘船和崔宗之从采石矶至金陵(今江苏南京),身穿宫中的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起兵造反,……李白辗转于宿松(今属安徽)和匡庐(今江西庐山)之间。永王李璘征召他做幕府僚佐,等到李璘起兵造反,李白就逃回彭泽(今属江西);李璘失败,李白论罪当斩。其初,李白游并州(今山西太原)曾见过郭子仪,认为郭子仪很不一般。郭子仪曾经犯法,李白替他免除处罚。这时郭子仪请求解除自己的官职来赎回李白的罪行,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到夜郎。恰逢大赦,又回浔阳(今江西九江),因犯法下到狱中。当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赴河南(今河南洛阳),取道浔阳,释放了李白并聘请他为参谋,没过多久,李白辞职。李阳冰做当涂(令属安徽)县令,李白投奔他。代宗即帝位后,用左拾遗之职召请李白,而李白已经去世了,终年六十余岁。

2. 《谪仙人李白》的原文

原文: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

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出自《新唐书·文艺列传·李白传》,《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译文:李白,字太白,是兴圣皇第九代孙。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

神龙初年,他的祖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李白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此给他取字叫太白。

十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当时所在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

苏廷为益州长史时,看见李白,觉得非常惊奇诧异,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稍加努力,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然而李白爱好纵横家的那一套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

后来,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来山,整天沉醉于酣饮之中,当时号称“竹溪六逸”。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和吴筠友善。

吴筠被召入京,因此李白也到了长安。李白在长安,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慨惊叹地说:“您,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

并且常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的大事,李白于是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且并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

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突然之间意识有些感慨,想要听演奏歌唱李白的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但是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不留馀思。

玄宗爱他的才华,好几次召见并设宴招待他。李白曾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鞋。

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还替李白脱鞋,把这深深地当作耻辱,于是他就挑剔他诗中的行病,并加以附会,用以把杨贵妃激怒。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老是一直从中作梗加以阻止。

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群,放荡不羁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酒中八仙人”。李白恳切请求引退还居山林,玄宗皇帝也就把金锦赏赐于他,让他回去。

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在夜色之间借着月色,与崔宗之乘船从采古矶至金陵,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普安禄山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李白辗转于宿松和匡庐之间。

永王李嶙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心怀不轨,他即逃回彭泽;永王失败了,李白按照罪行说来应当被处斩。当初,李白游并州曾见郭子仪,郭偷偷地称他奇特。

当时郭子仪犯法,应受处法,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到处罚。以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他得免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

正好碰上大赦,又回浔阳,因为某一件事获罪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道经浔阳,把李白释放了,并且聘任他为行军参谋,没有过多久,李白又辞去参谋之职。

李阳冰任当涂县令,李白去投奔。代宗即帝位以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然而在这时候李白已然死了,终年六十多岁。

扩展资料 五代时期就曾有《唐书》(即《旧唐书》)编成,但宋仁宗认为《唐书》详略失中,文采不明,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下诏重修。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七月,仁宗催促,前后参预其事的有宋敏求、范镇、欧阳修、宋祁、吕夏卿、梅尧臣。

《新唐书》所依据的唐人文献及唐史著作均审慎选择,删除当中的谶纬怪诞内容,裁减旧史本纪十分之七。

3.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仙人. 指李白 此联为采石太白楼后李白祠正厅两侧木柱上所镌刻楹联,亦系集李白诗句而成.上联出自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本意是称赞汉代文章和建安诗人的作品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富有遒劲之风.下联出自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一诗:“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谪仙人”本是贺知章对李白的戏称,意为李白天才绝世,非人世之人,当是贬谪凡间的仙人.李白对此称呼十分满意,多次在诗中自称“谪仙”.此联不仅巧妙地集李白诗句而不露痕迹,更妙在称誉李白之诗仙风采与绝世文才.后人读此联,便宛然可见李太白之潇洒风神.。

4. 【历史】李白写过文言文吗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 或云:白,凉武昭王暠九世孙也.。

5. 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谪仙人

贺知章呼李太白为谪仙人. 诗人初到长安造访贺知章,以《蜀道难》示,贺看后赞叹不已,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称李白为“谪仙”。

全诗大致可分三段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

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

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

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

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

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

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

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