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暑假21天读写随笔打卡第十四天——《教学勇气》完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当时针指向十二点的时候,我终于翻阅完了《教学勇气》的最后一页,看看窗外漆黑的夜空,耳边没有一丝杂乱的声音,静得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呼吸声。但此刻内心是欢愉的,犹如完成了一项举世的“大工程”般激动不已,毕竟这本书的阅读画上了一个句号,尽管对内容的理解不尽人意,可翻开书本那一页页,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划痕,各种形状的符号,还有或长或短的批注,一时间内心还有点小小的成就感。有多长时间没有这样的读书了,是三年,还是五载呢?

      从拿到书的那份欣喜,到反复思索每一章节的思路,再到咬牙坚持的和书“较劲”,直到今天合上书页后的那份轻松,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自己都在帕尔默那缜密的思维、幽默的语言之间“腾云驾雾”“恍恍惚惚”,一阵子觉得自己对文意清晰的了不得,就如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一阵子又觉得步入迷宫,盲人摸象,晕头转向地不知所云,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不知不觉已到周末。脑海里一直回响着友友的温馨提示,也一直在鼓励自己尽力就好,几次都想弃之而去,可总也舍不得放下,也许这里的放弃的舍不得也正是帕默尔所谓的“悖论”,正因为有了悖论的出现,也就有了成长的契机吧。

      今天来写写剩余的四章内容。

      这四章分别为《认知于共同体中——为伟大的事物的魅力多凝聚》、《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学习于共同体——共事切磋》以及结尾篇章《不再分离——心怀希望教学》。

      这四章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板块来理解。第四章《认知于共同体中——为伟大的事物的魅力多凝聚》这一章着重关于“共同体”相关的理论分析;第五章《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第六章《学习于共同体——共事切磋》这两章着重于结合实际教学和工作坊工作来探讨关于“共同体”的实践方式;而第七章《不再分离——心怀希望教学》则是总结全书,不但回顾了前面章节所提及的内容,而且总结了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去做才能够增强自己的《教学勇气》,为广大的教师提及了希冀。

      第四章《认知于共同体中——为伟大的事物的魅力多凝聚》作者在导言部分,引用了奥利弗《大雁》中的诗句“不论你是谁,不论你多么孤单,整个世界任你想象翱翔,像大雁般朝你呼唤,声声叫人心动——一再宣告,你在万物之家的地位。”作者旨在告诉我们这一章不但要剖析“共同体”的问题,更是要明确共同体中“主体”的关键性和作用。

      在前面的三章里,作者一直在剖析教与学过程的内在景观,告诉我们要克服分离,探讨帮助我们缩小分离的内在方法:重新认识自己,面对恐惧,并以悖论式的思考方式全面、完整地认识世界。而从这一章开始,作者开始为我们剖析“共同体”——探讨那种教与学所需要的、能够帮助更新和体现真正教育之本的促成关联的共同体。

      前三章是关于培养造就共同体成长的内在沃土,紧接着的三章就是关于共同体如何从内心世界融入课堂以及更大的世界。因为共同体无法在分离的生活中扎根,在共同体形成外在形状和方式之前的一段日子里,她一定要在完整的自我中生根:我们只有充分的认识自己后才能与别人和睦共处,共同体是个体内部可见的魅力的外部可见标志,是自身认同和完整与世界关联中的交融。

      这也算是给共同体一个定义吧,看着这个词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法,其实帕尔默是一位哲学家、社会学家,在后面研读的时候,我觉得这两个名词之间还真的又某种相似之处,只不过一个是教学共同体,一个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因为真正的共同体都有这样一个特征:现实是共同体联系的关系网,我们只有存在于这样的共同体联系中才能认识现实。而且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从分裂到竞争,再到共同体的合作,这也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的。当然,对于教学作者也将它放置到了这样一个规律中去探寻。

      在剖析共同体时,作者例举了曾经出现的三种共同体的模式:治疗共同体、公民共同体和市场共同体,分别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举例分析这三种模式的内涵和局限,最后引出了群体共享的共同体,通过比较让人更能明白,群体共享的共同更为完善的,而作为教师只有走入现实,走入群体,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得到自身认同和完整的机会和场所,才能够更好的在课堂上做好与学生的联结,从课堂教学中发现共同体中总是有一个主体和若干个客体,主体可以用来发展关系,而客体却不能。当我们把他者看成是主体时,我们就不会疏远他;我们就在关系中,并透过关系认识它,这时候主体就会被尊重、被重视、被关注,有权威,而作为主体本身就是连接这种关系的核心,是活生生的力量,这时候我们的共同体才是真正的共同体,他不会是线性的、静态的、分等级的,而是圆形的、互动的、动态的。

      这时候我们就会很清晰地洞察到,其实这个主体其实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关系的变动而变动的。而认知始于我们被某一个主体迷住,但迷住是主体在我们身上作用的结果:地质学家听到岩石说话,历史学家听到辞世已久的人的声音,作家听到字词的音乐......我们每个人都会被不同的事物所吸引。

      课堂教学难道不是如此吗?现在我们邀请我们的学生进入这个叫做教与学的伟大事物正如阿克曼写的生活与学习的妙事——

    “伟大的妙事,爱上了生命,尽情多姿多彩地生活,向悉心培育精神抖擞的良驹那样培育好奇心,天天攀山越岭,奔驰在茂盛的、充满阳光的山林,若没有冒险,情感的地带沉闷而僵硬,虽然也有山谷、山峰、崎岖的地形,生活中没有了壮观雄伟的地理魅力,只留下一段路,它从奥秘开始,又以奥秘中止,啊,其间的景观竟然如此荒凉,又如此美好......”

      第五章《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的开头,作者引用了布莱克《天真的预兆》中的诗句“要看到一粒沙中的世界,要看到一朵野花中的天堂,将无限紧握于你的掌心,将永恒捉住在片刻之际。作者在本章里告诉我们每一个优秀的老师在创造共同体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天赋,而优质教学的后盾便是共同体,也就是说每一个教师都有成就优质课的天赋,关键看如何创造共同体了。

      在这里,首先作者明确了伟大事物这个概念。所谓的伟大事物就是课堂是能够同时度量学生和老师的宽松标尺。有了伟大事物,才能建立一个能同时体验严谨和参与的学习共同体。因为,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共同体的空间。我想,这就是教学,这就是作者的一种教学的理念或者模式吧。

      教师如若能够在课堂里为伟大事物提供一种声音,一种能力,独立地把真理说出来,让学生都能够听到和理解,而不仅仅是借助教师的声音说出真理,这时候,教师和学生就能够进入到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里,这个共同体不会瓦解于学生或老师的自我当中。

      随后作者以“微观小宇宙的教学”和“医学院的微观小宇宙教学”、“社会研究的微观小宇宙教学”为例,深入的剖析了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和应用,明细了再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才能够更好的达到自身认同和完整的目的。因为作者身份的缘故吧,在文本中时时可以看到他关于社会发展的精辟见解,同时作者也例举了好几个他上课是应用的关于“种族问题”的课例,这也是地域性的原因吧。

      第六章《学习于共同体——共事切磋》中,作者不但列举了课堂中的实例,而且还例举了教师工作坊的有关探讨。明确地阐述了在学习共同体中对话的重要性,而且学习共同体不只是局限于课堂于学生之间,也可以是同事之间,但是无论怎样内容的学习共同体,我们都要超越技术层面,了解对话的主题、规则和其中的领导者,这一点在教师工作坊中更为重要。而在教学的课堂里,我们要不断探究我们教的最好时候自己独特的身份认同做蕴含的隐喻和影像,因为这些都是在无意识之中表现出来的,通过它去看自己的阴影部分,以及展示出来的优势,这样就可以发现,人身认同和完整不总是光辉耀眼的事物,进而更好的、更深入地认识自我,走近心灵深处。而且以后,还可以在教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在别人的帮助下,利用隐喻和影像找到前进的方向。

      在谈及教师坊的实例时,作者强调了领导者的重要性,如若没有领导的作用发挥,那么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正如优秀教师在学生身上看到的事情,远比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要多,领导在教师身上看到的事情,远比教师看到自己身上的事情要多。它意味着为那些想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却不知该如何做的教师提供了教学交流的机会和理由。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要想成为一位打开空间而不是占据空间的领导者,需要经历与教师相同的探讨内心的旅程。

      文章结尾篇章《不再分离——心怀希望教学》,作者引用了皮尔斯《待垦之路》中的句子为导言——“它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它始于你真心去做,它始于别人说了‘不成’而你继续坚持,它始于你说‘我们’,而你清楚‘我们’是何人,且你一心要天天壮大‘我们’。”这一章作者将笔触由教学实践转向教育改革,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教与学最深刻的见解体现在给教育注入新活力的社会变革运动中。明确了运动本质上的动态特点——“第一阶段,独立的个体发出内心的决定,决定过一种‘不再分离’的生活,为自己在制度之外寻找生活的中心。第二阶段,这些个体彼此发现,并形成‘志同道合’的共同体,提供互相支持和发展共享愿景的机会。第三阶段:这些社群开始‘走向公众’,学会将他们个人的关注转化为公众的问题,并且在过程中接受充满活力的评论。第四阶段,一个选择激励系统开始出现,一直吃变革的远见,幷施加压力使奖赏激励系统的标准发生变化。”

      作者逐一进行了深入详尽的分析,让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仅关心学生和学科,也要关注自己工作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在教育改革中找到一个位置,就是实践更广泛的关怀的一个途径。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在热爱教学和改革教育的工作之间没有本质的冲突。于是,世界成了我们的教室,教与学的潜力无处不在,而我们自己只需要放开自己的心灵成为真正的自己!

      《教育勇气》给了我们勇气去教学,给了我们成为真正的自己的勇气!当我们行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时,不要只欣赏远处如画的风景,更要认真重视自己内心的景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