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波罗的海三国与俄罗斯结冤那么深?带你走进之一的爱沙尼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4
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坐大巴到爱沙尼亚首都塔林,车程二小时半左右,在塔林定的青旅距 汽车 总站约一公里,出车站本想拖着行李箱自己去旅馆,但塔林的路面都是石头铺地,只能叫了出租车送去。

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民族形成于十二到十三世纪,从十三世纪到十七世纪一直被普鲁士和北欧丹麦、瑞典等国侵占,十八世纪初,沙俄彼得大帝实行疯狂的土地扩张政策,把爱沙尼亚从瑞典手中夺了过来,划入俄罗斯版图。此后沙俄对爱沙尼亚的统治长达二百多年。

“一战”后,沙俄灭亡,1918年初爱沙尼亚宣布独立,但遭到德国军队的入侵,到同年的11月,苏维埃俄国又宣称对爱沙尼亚拥有主权,并派兵进攻爱沙尼亚,爱沙尼亚在德国的帮助下组建了军队与苏俄作战,迫使苏俄在1920年签订了和约,承认爱沙尼亚独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苏联与德国在1939年8月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条约》中把爱沙尼亚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随后苏联派军队占领了爱沙尼亚全境,并推翻了旧政权,废除宪法,成立爱沙尼亚苏维埃 社会 主义共和国,后爱沙尼亚又作为加盟共和国并入苏联版图。

1941年6月希特勒撕毁《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在三个月后又占领了爱沙尼亚,爱沙尼亚把德军视为“解放者”,组建了一个爱沙尼亚师与德军合作与苏军作战。

“二战”后,爱沙尼亚遭到苏联的疯狂报复,苏联军队轰炸了首都塔林等城市,炸死许多平民,后又对反抗苏联统治的人进行大规模的逮捕和处决,并把大量的爱沙尼亚人流放到西伯利亚。斯大林去世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对爱沙尼亚的统治有所放松。

上世纪九十年代,东欧发生巨变,爱沙尼亚在1991年重新获得独立,从十八世纪到现在的四百多年时间里,爱沙尼亚独立自主的时期只有几十年时间,其他时间基本上都受沙俄和前苏联的严酷统治,可见爱沙尼亚与俄罗斯 历史 上的结冤有多深。

1991年爱沙尼亚独立后政治经济、 社会 等诸多方面全面转向西方,实行西方的总统议会制,2004年加入北约和欧盟,2007年后又入申根协定国和欧元区。

波罗的海小国爱沙尼亚可谓“一鸣惊人”,因国土面积的48%被森林覆盖,且大半仍处原始自然状态,境内湖泊沼泽众多,地理环境又处波罗的海东海滨,在2012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空气质量全世界排第一位的国家,首都塔林也被称为“洗肺圣地”。

世遗景点塔林老城是波罗的海国家中保护最为完好的中世纪古城,在整个欧洲也名列前茅,老城分上城区和下城区,市政厅,拉科雅广场,老城墙,圣奥拉夫教堂等景点在下城区,上城区有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东正大教堂,观景台等景点,上城区要爬坡上去。从观景台上俯瞰塔林老城,景色非常美丽,与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小镇,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小城相比毫不逊色。

下城区的拉科雅广场周边的街巷,布满酒吧餐厅,一到晚上,装饰华丽的店铺亮起眩人眼目的彩灯,随着成群结队的各国游客的到来,广场上顿时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古老与现代相交融的壮观景象,具有专业水平的民间演奏家在广场上表演风笛吹奏,那独特的乐声飘过夜空,引得游客阵阵欢呼,直到深夜,广场上仍然人声鼎沸。

老城塔林与芬兰,瑞典隔海相望,塔林的轮船码头上每天都停靠来自北欧国家的大型渡轮,特别是周末或节假日,大量游客举家开着私家车上轮船,到爱沙尼亚来度假,爱沙尼亚消费低,气候环境好,故爱沙尼亚也被誉为“北欧国家的后花园”。

我这次欧洲之旅是从上海坐俄罗斯航空飞到波兰华沙,然后从华沙一路坐长途大巴到波罗的海三国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再从爱沙尼亚的塔林乘渡轮跨过芬兰湾,到达赫尔辛基,从赫尔辛基坐飞机回上海。

我去欧洲旅行一般每次都去至少三个国家以上,我把欧洲划成许多块状区域,把相邻的几个国家连起来游览,这样可节省不少的机票钱,另外首选目的地要选大型航空枢纽的城市,比如德国的法兰克福,东欧的贝尔格莱德,北欧的赫尔辛基等城市,那里飞中国的航班多,机票便宜,但一般都至少得提早二个月才能买到低价票。还有就是订酒店旅馆在国际上最负盛名的booking网上订最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