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投学堂」一文理解资产负债表“缩表”那些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近期的财经新闻经常会提到一个词——“缩表”,那么什么是缩表呢?

缩表就是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具体来说, 通过在资产负债表中剔除资产端的债券资产,同时,回收负债端的美元抵消过往发钞产生的“借款”,最终实现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整体缩减。

要了解“缩表”的目的,我们先要从“扩表”说起。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特殊时期,美国为缓解市场低迷以及经济萧条,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其目的是为市场注入资金,提振市场投资情绪。

扩表的细节本章不做过多详述,大致来说,是美联储通过购买美国国债、购买按揭支持证券以及购买政府机构债券的“三买”举措,为市场“开闸放水”注入资金。同时,也扩充了自身的负债,据统计,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经扩充至4.5万亿,为最初危机爆发前的4倍有余。

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平稳渡过、美国经济复苏,以及“扩表”引发的一些潜在问题(如:加大了美联储的资产管理难度,推升了财务风险和通胀现象)使得美联储在15年底宣布进行扩表后的首次“加息”,彻底标志美国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紧缩。16年,美联储对外预告未来将进一步通过“缩表”加速货币政策由非常态化恢复到正常化。

缩表又分为被动缩表和主动缩表,前者指美联储待早前购入的债券到期后赎回,并停止在市场上再投资;后者是指美联储向其他投资者出售未到期债券。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目的都是回收市场资金,不再在市面上流通,实现货币基础的减少。综上所述,可行的缩表措施包括:1、抛售现有资产,2、停止到期债券再投资,3、“买短卖长”缩短资产持有周期。

从目前美联储资产构成来看,持有约1.8亿按揭支持证券和约2.5亿国债。因此,要缩减负债表规模,美联储很有可能选择终止国债到期再投放,以达到资金回笼,本质上我国央行前两周停止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是一样的;而对于按揭,由于美联储之前曾表示不会直接抛售“按揭”。可能采取分阶段稳步释放。

缩表后,相当于美联储拧紧了“水闸”,影响主要有:

因此,美元供给减少,使得美元因稀缺性而走强(变得更“贵”),投资者将更愿意从投资美债转向投资美元。迫使“美债价格下降、收益率上升”,以美债为代表的美国金融资产缩水。而美债收益率的上涨,又会使得试图通过美债融资的成本上升。

另外,随着美债收益率不断提升,为了维持平衡,防止资金大量流出投资债市,银行必须被动提升利率,将使市场资金进一步紧缩,出现大量资本转向债市和银行,股市受到打压。

在“扩表”的量化宽松时期,许多新兴国家央行大量发行美元债,同时增发本币(美元大量流入并兑换成本币)投放市场,导致本地资产价格的上涨(通胀)。

随着美元的走强、美债收益率提升,导致本币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其他外汇资产遭遇市值损失(与美元呈现负相关),资产价格大幅下跌,这些都将使美元债发行者偿债成本大幅增加,他们需要用更多的本币去兑换美元,来偿还美元债。使得资金加速撤离新兴市场。这并不难理解,正如一个富翁变穷后,他的发债信用会急速下降。许多当初的发债者就无法偿还美元债。因此,例如中、日、欧等重要经济国将被迫采取加息和逆回购等措施,达到回笼本国货币的目的,以避免资金大量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