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到高层,似乎女性领导数量越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8

你们有没发现,很多用人单位招聘时要求都限制在35岁以下,有些职位甚至只招男性,高层的女领导越来越少。那如何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从中层晋升到高层,这是我们要提前去规划的事情。我认识的一个在上市公司做总监的女领导朋友。

她努力地让自己有魄力和领导力,也得到上级领导对她高度的评价,团队的人员也喜欢和她并肩作战。她不断地增值自己,报名参加各种管理课程,和优秀的导师一起学习,把90%的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但晋升的时候她却不在名单中。

她拼命地工作是为了争取到晋升的机会,本以为能实至名归的,但最后还是事与愿违。

要获得晋升,你觉得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换句话说为什么晋升的一定是你,不是别人?

1、 智力能力(专业能力、判断力、逻辑思维能力)

2、 管理能力(领导力、沟通协调能力、规划能力、行动能力)

3、 影响力(说服力、表现力、支配力)

4、 人际交往能力(对下属交往能力、平级交往能力、对上级交往能力)

5、 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评估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6、 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联想力、知识能力、变通能力)

看到上述,大概很多中层女领导都会认为自己具备以上的能力,但这些能力并不能说明全是你的优势,也许在某项能力中,你并没有充分具备这能力,或者说是你的薄弱项。

如果你努力让这些能力转化成优势,去获得认可,并让优势发挥到极致,就会获得非凡的成就了吗?

并不是,这只是晋升前的铺垫而已。

这些能力就像木板,晋升就在河的对面,河水太深了,你得去搭一座小桥,把一块块木板铺好才能顺利地前行,这时你会发现少了桥两边的护栏和固定木板的绳索, 无法继续前行。

这恰恰是阻碍你晋升的主要原因。

你必须运用以上6项能力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战略目标,并且通过与企业内外的人有效地合作,从而完成这些目标,才能有资格去谈晋升。

我发现大多的女性领导,极强的责任心,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更多地是专心地走自己脚下的路,思考如何走得更稳,也更容易陷入日常繁琐的事务中去,每天都很忙,这些忙大多都不能直接为公司产出价值。

而男性领导在职场上只要上升到中层,就会抬头瞻望远处,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思考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专注如何更快让企业快速上升到某个阶段。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大老板并不会关注女性领导,如何细致入微处理繁琐的事物,更不会关注这些小问题,比如企业的文化或者工作气氛受到影响,该如何调整,员工完成不了工作目标该如何处理等等。

大老板更关注的是,你为企业创造盈利和价值,这时你才会得到真正的认可和重视,才会更容易得到晋升的机会。我们在招人的时候,岗位职责都会写明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但很少有企业把这些能力和企业发展方向相结合,毕竟在国内企业的战略相当于商业机密,谈及这些都是有所保留的。

一般都是以应聘者在这行业中具备丰富的经验,并获得同类行业里优异的成就,企业刚好需要研发同类的产品,你处理过这方面的问题,或者是你的能力能胜任而被录用。但你拥有的专业能力不能与企业发展战略连接在一起,你就不能理解在公司发展中,你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这点与能力无关,而是我们和企业一直没有去重视的问题,也就无法达到你想要的高度了,企业也会因为你没达到预期,而对你的能力产生质疑。所以很多人在企业中只是做好了本职工作,对公司战略一无所知,停滞不前,也导致很多中层的女领导遇到职场瓶颈,无法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

当老板给领导提供指导时,一般都集中在传统方面的建议,而对于那些跟商业、战略目标有关的建议则是少之又少。大多数的建议都是强调如何让我们变得更有领导力,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何完成目标,这也是我那个女领导朋友一直以来在努力实现的事情。

但是没有人和我们深入聊过商业价值,商业战略、策略的重要性,而这些只能在高级管理层的会议上才能涉及的内容,对于中层领导要跨越到高层,没有人给这种参与的机会,就更容易陷入尴尬无力的局面了。这些就好比桥两边的护栏和固定木板的绳索,万事俱备了才能顺利地过河。

而我们却恰恰忽略这些方面,没有更好培养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看不清商业价值,摸不透企业战略,搞不懂商业策略方向,只能离晋升越来越远。

如果女性领导能像男性领导那样,把眼光和格局放在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具备战略思维、战略决策能力,对市场有洞察力和判断商业价值的能力,你才能在站在高山之巅,指点布局,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这才是一个高层女领导应该具备的高维度"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