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随心真的好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同读一本书.刘百洋】2016-1-18-076:《白银谷》-------------------------------

正文99%:西帮错过了和政府合作的机会,这次历史机遇,西帮就这样放弃了。

思考:

康笏南没有答应政府的要求,不知道真是因为西太后赏的临摹《清明上河图》而感觉被侮辱还是真的想自断后路不想把祖宗的产业交到别人手里,总之康笏南没有同意清政府的要求。从而是西帮失去了这次历史转型的机遇。

文章中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特别好,大概就是不论是盛世还是乱世,都要做商业,都要有生意要做,所以朝局再动荡,最不慌不忙的应该也是商家。就是因为灵活,所以可以做的选择多,能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就越大。按照常规来讲,康笏南老爷子应该是会同意的,更何况他已经决心把位置传给三爷,而且部分事情以已经由三爷做主了,但是为什么最后关头却不听任何人进言呢?

我觉得是因为西宫太后赏赐的临摹《清明上河图》,加之和其他两大家相比,康老爷子更加觉得‘赏赐’给自家的东西是一种屈辱,所以才会有了后面那么倔的坚持。虽然看康笏南感觉不应该应为这样,从而错过历史这次机遇,但是我反复读了后面,觉得没有什么其他原因可做他想。

心灵鸡汤经常会说“我们要随自己的心愿,做事随心”,但有时想想也真不能都随,我们太容易小我了,而且我们的心情今天一样,明天一样,如果都随,那我们怎么会做成一件完整的事情呢?如果做事随心,那么我们最后可能连我们自己要做什么都不知道了。我们做事应该是放眼大局、放更长远的未来,而不是局限于自己的小心情。如果眼光都不能放过去,那行动又怎会跟到呢?

所以,遇事还是不要总随己心的好,应看看长远的未来。

这部晋商的大戏看到这就看完了,也确能看出为什么晋商可以延续如此之久:临危不乱、遵循祖制、不妄大……这都是晋商的精髓,而且是使用的出神入化的精髓。西帮成就在会看机遇。选择机会上,但是也败在机遇选择上。虽说有的可惜,不过这也不影响西帮曾在舞台上精彩的演出。里面的格局和器量,确实值得我们后人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