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一天,平南县六陈镇胡村村民捐款2.1万奖学助学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常州大学毕业的赵洁兰考上了研究生!”

日前,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平南县六陈镇新贵胡村屯这个广西传统村落迅速传播开来,大家纷纷通过村中的微信群“胤晋赵公群”为赵洁兰和她的家长赵勇兴送上祝福。

村民们欢欣雀跃、奔走相告,被赵洁兰的拼搏奋斗精神所感动——在这个瘦弱的女孩背后,是一个“贫寒不堕青云志,勤学苦读终成才”的感人故事。

热闹过后,胡村赵氏宗亲高考奖学助学协会会长赵裕荣首先想到了奖学金分配规则的问题。胡村赵氏宗亲高考奖学助学协会成立两年来,连续两年为村里11名考上大学的学子发放奖学金17000元,其中本科每人2000元,专科每人1000元。赵洁兰是协会成立以来第一个考上研究生的。在此之前的2010年,村里的赵华坚考上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2012年,赵华莹考上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面对今年新情况,协会成员赵裕荣与赵华森、赵华坚、赵明荣、赵康、赵华勇与名誉会长赵林、赵宏、赵木华、赵礼荣等人研究后,决定增添一项内容:为胡村赵氏宗亲后裔每年大学毕业考取研究生的学子发放奖学金每人3000元。

在群里公布这个意见后,获得了村民的一致认可。很快,该协会筹备工作运转起来。协会理事兼财务,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现在广西建工集团财务部工作的赵翠莲发挥专业特长,勇于担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毫不犹豫地担负起捐资收款人的角色。赵裕荣、赵华森、赵华坚、赵明荣、赵康、赵宏、赵华勇等在外工作的“大佬们”率先带头捐款各2000元,其他人也慷慨解囊,爱心助学:你500元,我300元;你200元,我100元……金额不分大小,重在心意。

而捐款数目最“特别”、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要数赵华孟了,他捐了“888元”,一看就是生意人喜欢的“好彩头”。没错,赵华孟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现在南宁创业,经营“蟠龙府酒楼”餐饮行业。他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做餐饮离不开营销策划,更离不开读书人的智慧。”了解赵华孟的经历,也就明白了他为何大力支持村里公益事业、“大手笔”资助村里学子上学的缘由了。

仅7月4日这一天,胡村奖学助学协会就收到了21756元捐款。也就在当天,在胡村胤晋赵公祠举行的奖学助学仪式上,赵洁兰高兴地接过了执行会长赵康代表协会发放的3000元奖学金,赵洁兰表示:在学校里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不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感恩父母,报效祖国。

平南县六陈镇新贵胡村是赵氏家族祖祖辈辈居住的小山村,目前全村户籍人口共有380多人,大学生人数竟多达80人。

胡村始建于清朝,距今已有250多年历史。胡村始祖赵胤晋公从大新镇分枝,迁居胡村,繁衍生息,延绵华安队。

赵氏家族十分重视教育,今年胡村捐资助学协会仅一天就收到村民捐款2万多元奖学金就是最好的证明。

村民经常津津乐道的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赵华森考上北京大学、赵华坚考上上海交通大学……那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胡村人走出了“山沟沟”,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北京、上海、苏州、广州、南宁、防城港……他们用事实告诉大家一个道理:知识改变命运,读书不是唯一出路,却是最好的出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