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奖状”,看“门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春节放假最后一天, W学校都会举行一个多小时的发奖大会。

学校的初心是好的,想鼓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发奖的项目很多:各班成绩优秀奖,各班进步奖,全校体育奖,演讲奖,升国旗奖,元旦表演节目奖,多个兴趣小组奖……发奖状用了约一个小时。

除学校发的奖状外,班主任要给班级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发几十张奖状,任课老师给前10名发一些奖状。兴趣班的老师又给学生们发一些奖状。

如果按奖状的总量来算,平均每个学生至少有三个奖状。奖状如同孩子们春节得到的压岁红包一样,他们当然是开心的。我不解的是这么多的奖状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用吗?孩子们能够轻而易举的得到奖状,他们还会珍惜吗?在学生心目中,奖状还是神圣的吗?这些我不得而知,但我认为一个学生能够轻而易举的得到一张奖状,奖状对他们内心的触动不会太大。

当今,学生们为什么这么喜爱奖状呢?很多家长采用物质鼓励,他们认为奖状就是孩子在学校表现突出的证据。于是很多家长给孩子承诺,一张奖状奖励50元、100元,甚至更多。有一位留级生专门找我,恳求我给他发一张奖状。我好奇的问道“为什么要奖状呢?”这位学生说,“妈妈会奖励我100元。”我开玩笑说,“合作可以,给你一张奖状,钱咱两个平均,怎么样?”这位学生毕竟是个孩子,直率的对我说“不行,老师你分的太多。”我装出很遗憾的样子说“没办法,我们无法合作。你只有依靠自己的实力来争取奖状了。”据说这位学生不但学习不好,而且经常欺压班里的其他同学。假如给这样的学生发奖状,其他孩子会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

全校师生站在校园里,学校领导一一给各个班级的学生发奖状。观看的除了班主任,还有很多任课老师。领奖的学生们领了奖状,还合影留念。我发现几位老师对几个学生领奖反应非常激烈——这几个学生根本不把任课老师放在眼里,在班中耀武扬威,任意欺压同学。为什么会得奖呢?这些孩子学习不好,点子很多,眼皮很活,他们对班主任老师毕恭毕敬,说尽“能话”,“奉承话”会博得班主任老师的好感,得到班主任老师的重用,当班长。

我想到了,当今社会有些人很会办事,巴结领导,也是不把其他的同事放在眼里。因为他把领导伺候的像个皇帝似的,所以领导“欢喜”,会给他不少的好处。很像历史剧中的和珅或者是皇帝身边的太监。如果遇到一个不辨是非,爱听奉承的领导,那么这样的人会往上面爬得更快。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很多人喜欢听奉承话。有多少讨好就有多少指责,他对领导巴结奉承就委屈了自己,于是就在同事、下属或者家人身上发泄情绪,露出嚣张气焰本色。

任教20多年来,我发现孩子们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教,很多班主任为了省心省力,就选出班中最孬的人当班长,让他们帮助自己管理班级。这些班主任采用的教育方式是“以恶制恶”,后来恶人更加猖狂得意。班中很多老实的孩子被他们欺压、欺凌, 但他们无处诉说,即使诉说也不起作用。有些“头脑灵活”的孩子跟在其后,要成了霸王的帮凶,助纣为虐,更增加了霸王的嚣张气焰。这样的班级班风自然不会和谐,和睦,温馨,造成的是噩梦般的黑暗角落。

我作为一个任课老师不发奖状,而是对表现突出的同学发奖品——由我本人签字、印章、写祝福语的杂志。我发奖品的原则是根据平常上课的表现,平时考试成绩,完成作业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之后给孩子们发奖。因为我发讲有依据,有标准,孩子们心服口服。不轻易发奖状,我认为这样能增加奖状的分量。

是以恶制恶?还是以善化恶?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冤仇相报何时了?!

爱就是阳光,黑暗的屋子有光进来,就明亮了,我相信爱的力量。

后续:

想啥来啥!特别凑巧,今年春节到一个亲戚家,发现客厅的茶几上嵌着八张奖状,这八张奖状的时间都是2019年春节发的,而且是同一个人名。

这8张奖状的名称分别是:热爱劳动奖,模范板报奖,优秀组长,营养餐发放责任生,越野项目优秀奖,优秀班干部奖,优秀演员称号,被评为表现好学生。从奖状的内容上看,该生热情,为班做了不少事情,确实需要看到。

我感到疑惑的是,作为初三的学生,一下子发八张奖状,作用到底有多大?有讽刺意味的是该生玩手机,谈恋爱,成绩倒数哦,升高中的时候连最赖的高中都没有考上,这是不是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