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犬咬伤为什么还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4
去年年底,《2023年-2024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中提到2023年全国宠物犬数量较2022年增长了1.1%。随着宠物犬的增多,难免会出现被狗咬伤的事件,万一受伤那赶紧去医院接种狂犬疫苗肯定是免不了的,但在一些情况下仅仅打疫苗依旧不够,还需要打免疫球蛋白,这又是为什么呢?
研究表明,狂犬病病毒在进入伤口时先在局部复制,而后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狂犬病疫苗可以在病毒侵入神经系统前,有效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进行主动免疫,持久保护机体。但初次接种疫苗后产生有效抗体的时间为7-14天,在有效抗体产生前的这段时间里,病毒有可能侵入神经系统,称为“高风险感染期”。
免疫球蛋白是从人或动物的血液中提取的抗体混合物,它们含有已经形成的抗体,可以直接中和体内的病毒。免疫球蛋白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如严重的动物咬伤,可以立即提供短期的保护效果,直到身体自己产生抗体。通过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以帮助人们在高风险感染期立即获得及时、有效的被动免疫保护,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狂犬疫苗提供长期的保护,而免疫球蛋白则提供短期的紧急保护。在被狗咬伤后,会根据情况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以确保最大程度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