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真的有唐三藏 孙悟空 沙悟净 猪八戒 这四个人去过西天取经过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4-16
有 唐代的时候玄藏去过 有历史依据的 不过他的几个徒弟是胡编乱造的追问

那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他们是怎么回事

到现在多少年了啊

追答

一千三百多年了 西游记和三国演戏一样很多东西都是假的

追问

是0000年啊,有没有啊,还是那时候没有日历啊

唐三藏现在都已经成为传说了吧

追答

好像是六百三十几年的时候发生的 现在2015年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4-16
故事来源
1、玄奘西游

玄奘游学取经经历记录在《大唐西域记》,该游记主要记录了各国。新版《西游记》
新版《西游记》
国名、地理形势、幅员广狭、都邑大小、国王、族姓、宫室、农业、物产、货币、食物、衣饰、语言、文字、礼仪、兵刑、风俗以及佛教圣迹、寺数、僧数、大小乘教流行情况等内容,没有故事,神话故事是后人模仿佛教寓言故事创作的。玄奘游学取经经历简单如下:

612年,玄奘13岁,破格以沙弥身分录入僧籍,居净土寺。隋末玄奘西游大乱,从兄西去长安,然后逾剑阁而抵蜀都。622年,23岁,与商人结侣,经三峡至荆州,北转相州和赵州,足迹及于半个中国。沿途既讲且学,质难问疑,探索不止,最后入于长安。在这里,玄奘继续多方参学。

629年,(李世民登基第三年)30岁,玄奘陈表出国,在高昌王和突厥叶护可汗的大力赞助下,玄奘艰难地通过了中亚地区,进入北印度境,渡印度河,经呾叉始罗,至迦湿弥罗,在这里参学两年。随后至磔迦国(旁遮普西部)、那仆底国、阇烂达国(贾朗达尔)、曲女城……633年,34岁,到达王舍城,入那烂陀寺。玄奘在那烂陀寺被推为十大德之一,地位尊崇,待遇优厚。他着重听戒贤三藏讲《瑜伽师地论》,旁及瑜伽行派的其它论著和有部、中观诸派的代表,前后历时5年。

638年,39岁,玄奘离开那烂陀寺,继续游学东印、南印和西印诸国。642年,43岁,再回那烂陀寺。戒贤请他为寺众主讲《摄大乘》、《唯识决择》。 ……戒日王和拘摩罗王隆重接见玄奘,决定在曲女城为玄奘召开五印论师大会。到会者有18国王,僧众3000余,婆罗门及尼乾外道2000余,那烂陀寺僧千余。作为论主的玄奘将论意写出,由明贤法师读示大众,并别悬一本于会场门外,请人问难,竟18日无人发论。玄奘取得全胜,被美为“大乘天”和“解脱天”。 643年,44岁,玄奘谢别戒日诸王,踏上回国路程,645年,46岁,被荣耀迎进长安。首尾历时17年,亲践110国,传闻28国,带回经书657部。646年,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12卷。

2、新野猴戏

新野猴戏,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新野的猴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这里做过县令的吴承恩也对这猴戏无比钟爱。

据清康熙五十一年《新野县志》和乾隆十九年《新野县志》记载:吴承恩,贡士,安徽桐城人,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1557年)任新野知县。

《新野县志》、《名宦卷》中称其“赋性明敏,清慎自持,革吏弊,禁游民,修理学校,表扬贞节,刑清政举,吏畏民怀……”

吴承恩在任新野知县的#两年中,不仅德绩兼优,对新野的民间艺术研究也颇深。

《西游记》第一回中刻画孙悟空的前身——仙石的形态,就是以新野现存的汉议事台为背景。仙石的通体三维尺寸与汉议事台的尺寸完全相同,可见吴承恩对新野的人情风貌多么熟悉。

吴承恩在任期间,深居简从,处处留心,耳濡目染了新野县的民俗风情,尤其对新野的传统民间艺术猴戏更是入耳入脑,了如指掌。

不仅如此,《西游记》中大量地运用了新野的方言,如新野人称“饺子”为“扁食”,称动物“不安静”为“骨冗”等,此类方言在《西游记》中比比皆是,足见吴承恩对新野的民间习俗了解之深。

也许,因为有了他对新野猴戏细致入微的观察,有了新野猴戏中活龙活现的猴子情态,才有了神话力作《西游记》中招人喜爱的猴王形象。
第3个回答  2015-04-16
只有唐三追问

什么年代的事啊

那孙悟空他们是

追答

唐朝年代,孙悟空他们是编出来的神话人物

追问

到现在快1000年没有啊

一个人走了10万8千里

30多万公里啊

追答

是的,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