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无人作战群突袭俄舰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23
乌军无人作战群突袭俄舰队
在10月29日凌晨,乌克兰军队派出了一支无人战斗群,利用夜色的掩护对塞瓦斯托波尔军港进行了突袭。据乌克兰方面发布的视频数据,其中一艘无人水面艇成功靠近一艘俄军舰并引发爆炸。港口的固定摄像头捕捉到了这次爆炸的画面,尽管由于角度和距离的关系,未能显示爆炸的详细情况。
乌克兰陆军总参谋部在战报中表示,此次行动导致俄罗斯两艘战舰受伤,其中包括新旗舰“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然而,这一消息在流传过程中,“伤”字逐渐被误解为“下沉”。具体情况还有待确认,但这一“亮眼”的战绩在被引进国内后,立即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舆论—— 中国海军应如何应对这一新出现的威胁?从多家媒体报道的消息来看,乌克兰军队对这支无人战斗群的突袭计划是相当完整的。俄罗斯《真理报》在突袭后通报称,事发前美国海军装备的RQ-4B“全球鹰”战略无人机从意大利起飞,在距离塞瓦斯托波尔军港不到100公里的海域,在约17,000米的高空盘旋数小时。这表明美军无人机此次飞行任务,显然是战前侦察,核实俄罗斯黑海舰队的目标是否在香港,并勾勒出主要驻地,甚至可能直接参与乌克兰无人战斗群的目标制导和信息传输。
此外,乌军虽然在此次行动中以水面无人艇为主力,但也出动了9架无人机作为辅助,引起了俄军的高度重视。在夜色的全面掩护下,7艘无人艇向军港发起了进攻,其中4艘被外围的俄军发现并摧毁,其余3艘成功闯入军港。根据乌克兰军队的战报,两艘俄罗斯军舰受损,因此至少有两艘无人艇击中了目标。
俄国防部表示,只有一艘扫雷舰受损,也就是只有一艘无人艇被击中。最关键的问题是,“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是否“沉没”,甚至“被烧毁”。事实上,自“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接任黑海舰队旗舰以来,社交媒体上就屡屡出现其“沉没”的消息。
流传最广的一篇出现在5月中旬。当时,“莫斯科”号沉没的影响还未散去。因为一位乌克兰国会议员发布了这个消息,所以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不过最后也没什么了不起。此次乌克兰官方表示“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受损,但不少舆论认为该舰“沉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现场视频中,无人艇最后的距离疑似是船。目标很近,给人一种近在咫尺的感觉。但实际上,这个距离更多的是拍摄角度带来的错觉。
在无人艇返回视频结束的位置,俄军直升机和近战武器完全具备拦截能力。最重要的是,从爆炸画面来看,乌克兰无人艇并不具备直接“击沉”4000吨级护卫舰的实力。在现代海战中,对军舰最致命的武器有导弹、鱼雷和水雷三种。后两者形状不同,但杀伤方式比较相似,即弹头在水面或水中爆炸。由于水几乎不可压缩的特性,可以传递大部分爆炸能量,杀伤力极强。
在1982年的马岛海战中,英国“征服者”号核潜艇用两枚线导鱼雷击毁了躲过日本海军珍珠港空袭、经历了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满载排水量12400吨)沉没。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海军18000吨“的黎波里”号两栖攻击舰也被伊拉克海军一颗不起眼的水雷炸成重创,炸出一个约40平方米的大坑。相比之下,导弹虽然在压缩空气中爆炸,能量随距离衰减很快,但由于重量大,飞行速度快,往往可以直接击穿军舰外表面,进入到爆炸的军舰内部。
例如,在马岛海战中,英国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被阿根廷“飞鱼”击中上层建筑,内部爆炸导致铝合金结构燃烧,彻底损毁。类似无人艇的反舰攻击没有利用水特性的水下爆炸设计,也无法穿透战舰水面。事实上,他们只能依靠最原始的叠加爆炸当量的方法来达到更大的破坏效果。
2000年,美国海军“科尔”号驱逐舰遭到摩托艇袭击时,至少有300公斤的炸药在“科尔”号吃水线附近爆炸,但最终只是重创,并没有沉没。“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的吨位约为“科尔”号的45%。据美军模拟,使用小艇或类似设备击沉后者至少需要750公斤炸药(理想条件下)。这也意味着,乌克兰无人艇需要装载330多公斤的炸药才能“击沉”黑海舰队的新旗舰。
执行此次任务的乌克兰无人艇的尺寸,显然无法分析。总的来说,乌克兰军队在美国的情报和技术支持下,以无人机为掩护,利用无人艇对俄军发动突然袭击,最终击伤了俄军的旗舰一艘辅助舰(扫雷舰或登陆舰)。
新旗舰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可能受损,但肯定没有沉没。这样的胜利,意味着乌克兰军队直接的战术利益不是很理想,但是隐形的战略利益还是非常大的。乌克兰军队此次行动的策划水平相当高,俄军声称有英国士兵参与也不无道理。最关键的一点是,无人艇突袭导致至少一艘俄罗斯军舰受损,这意味着无人艇袭击仍然有效。
既然这种无人艇不是骗钱的把戏,俄军就必须正视这种实战威胁,根据其作战特点和各环节要素,构建水面、水下乃至空中的预警拦截防御。这意味着要投入大量资源。对于处于战时状态的俄罗斯来说,眼下这些资源恐怕是稀缺的,势必会压榨和占用原本专门用来和乌克兰军队作战的资源。
例如,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海军派出两艘载有16架B-25轰炸机的航空母舰轰炸东京。由于缺乏情报和瞄准设备(为保密而拆除),这次轰炸没有直接的军事意义。后来,15架B-25在中国坠毁,1架在苏联被扣留。尽管具有宣传意义,但它也是战术上的失败。然而,由于东京遭到轰炸的威胁,日本海空军被迫调集近150架战斗机和精锐飞行员返回本土,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下一次空袭。这在战争初期是一支令人印象深刻的空中进攻力量。也就是说,美军以损失16架B-25为代价,勉强调集了近150架日本战斗机留在本土,无计可施。战略价值非常显着。
今天乌克兰无人船的突袭具有非常相似的意义。少量资源的投入和一些成果,换来俄军大量防御资源的消耗,显然是双管齐下。至此,乌克兰军队对整个无人艇袭击事件的过程和后续发展有了大致的了解,就可以梳理出此次袭击事件对各国尤其是我国海军造成的影响。
乌克兰的无人艇袭击虽然算得上成功,可以说是完美利用了天时地利的因素,但最终的结果只是个别船只受损。这其实就是无人艇反舰的极限。在这次袭击中,美制“全球鹰”的探测和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否则无人艇很难做出合理判断,准确冲向目标。
“全球鹰”是美军内部采购价格超过6000万美元的装备,而一套耗资约2.5亿美元的成套装备(包括训练、控制和维修)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同时,无人船的位置也很关键。距离越近,母舰越容易被发现,距离越远,燃料需求越大,载爆量越低。再加上只有叠加才能提升杀伤效果,反舰反舰无人机其实是一种非常有问题且效率低下的攻击方式。
乌克兰军队之所以付诸实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身的海权已经完全丧失,但却得到了美军的大力支持。否则以“全球鹰”级别空军部队的战力,直接制导反舰导弹攻击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认为无人艇的反舰作战经验可能波及东亚并对我国海军构成威胁的观点,完全高估了无人艇的战斗力。
真正值得关注的并不是大名鼎鼎的水面无人艇,而是这次担当掩护任务的九架航拍无人机。“9”个听起来不算多,但俄军在20天的远程打击中仅仅使用了约300架伊朗自杀式无人机,平均每天15架就已经让乌克兰手足无措了。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面临大规模远程自杀式无人机威胁的国家,乌克兰军队有着一定的航空工业基础和西方的支持。快速模仿伊朗无人机攻击概念,发射低成本无人机并不难。一旦乌军完成相应的设计制造,并以每天10架以上的规模发动攻击,俄军面临的处境将相当艰难。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这种问题也是存在的。毕竟,自杀式远程无人机的效果已经被全球媒体广泛宣传,但技术难度并不大。工业国家可以完成批量仿制,难度远超无人船。严重的真实威胁。好在2021年9月国产歼16D电子战机已经下水,其大功率电子干扰的“烧穿”效应是对抗无人机最有效的手段。同时,国产的“625”自行高炮、出口中东的“无声猎手”等反无人机装备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证明了中国在先进无人机领域,它也敏锐地意识到反制无人机的重要性。
事实上,据官方透露,在即将举行的珠海航展上,将展出一款国产反无人机系统,外界也能一睹国产反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