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财富是认知的变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想要通过投资成功积累财富,必须改造自我,其中核心的一条便是改造自己的认知

“如果你不学会在小的事情上约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上也不会受到内心的约束”

我们的过度自信还表现在当我们取得成功的时候,往往相信这是来源于自己的能力;而失败时,又往往把责任归咎于运气、环境或者他人。

“最重要的是,别愚弄你自己,而且要记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

承认无知比自以为是要高明得多,就如芒格所说,“承认无知是智慧的开始”。

我想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你得知道自己的能力圈。不同的人理解不同的行业。最重要的事情是知道你自己理解哪些行业,以及什么时候你的投资决策正好在你自己的能力圈内。”

比如“喜欢/热爱倾向”,即人类享受被喜欢或被热爱的感觉。这个心理倾向会导致人们忽略其热爱对象的缺点,对其百依百顺,或者偏爱那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热爱对象的人、物品和行动,甚至为了爱而扭曲其他事实。

讨厌/憎恨倾向”,指的是即使刚出生的人也会天生就讨厌和憎恨对他不好的人。这种倾向会促使深陷其中的人们忽略其讨厌对象的优点,讨厌那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讨厌对象的人、物品和行动,甚至为了仇恨而扭曲其他事实。

这种倾向非常强大,强大到只要一个人假装拥有某种身份、习惯或结论,他自己通常都会信以为真。

  “嫉妒”还有个非常有趣的特征,它只会发生在相邻的阶层,而不会跨越多个阶层。

 嫉妒他们的可能是跟他们的财富地位有一定落差,但是差距又不是太大的那些人。

但是在巴菲特看来:“如果你不学会在小的事情上约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上也不会受到内心的约束。”

而只要能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如果足够长寿,大多数人都会获取应得的回报。

“新思想之所以很难被接受,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太过复杂,而是因为它们与原有的思想不一致。”

我一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比别人更聪明,但我们必须比别人更有自制力”。

能够胜过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而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漫长的等待更多地意味着煎熬,因为短视、急于求成、渴望一夜暴富更符合人性。

即金融大类资产中,收益率由高到低分别是股票、黄金和现金

人的本性是短视的,所以长期主义要求你反人性。有一个技巧或许有助于建立长期主义的操作,那就是克服及时享乐,学习延迟享受。

“你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就要与这个股票结婚,而不是一夜情,随便找个人派对,厌烦了就换新的”。

当人面对令自己认知失调的信息时,大脑主管理性的区域就会突然“断电”,停止工作。

 “最难的不在于接受新思想,而在于如何摆脱旧思想的束缚。“

 巴菲特说投资最重要的有三件事:“第一是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还是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是坚决牢记前两条。

在评估企业价值的时候更多地要预测未来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不是过去的利润纪录

巴菲特将风险的控制渗透到他选择公司的4个条件当中:第一是买懂的、能理解的公司,这是为了规避认知的风险;第二是诚实可靠的管理层,这是为了规避人的风险;第三是有竞争优势的公司,这是为了规避市场竞争的风险;第四是买价格具有安全边际的公司,这是为了规避误判的风险。

 都已经形成一个习惯:不追逐太热的东西,因为太热的东西往往意味着缺乏安全边际。

国股市有三大痛点。第一个痛点是,从发展曲线来看,A股市场整体呈现出“牛短熊长”的特征。第二个痛点是,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多数股民亏钱,少数股民赚钱

对拿锤子的人来说,看什么都像是钉子”,在芒格看来,思维固化就是“钉子思维”,这是投资的另一项大忌。

 赌场长盛不衰的秘诀也在于此。它总是让你先赢一点,激发你的贪婪。然后再从你手中把你刚赢得的钱又夺回去,使你一步步掉进陷阱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历史也不会简单重复

但是市场还是蛮聪明的,如果你真的发现了一个很好的东西,应该不会等太久就有别人也认识到。

投资是一项高度专业的事,一个成功的投资人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他必须能看懂企业,为此他需要懂得经济学、金融学、数学、财务学、会计学等。他也需要懂得市场,而市场由人组成,为此他需要懂得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甚至政治学。

成功的投资家多是逆向思维的高手,所谓“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投资要争当第一阶段的引领者,而不做第三阶段的跟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