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我为什么再也不想回到家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昨天逛某乎时,偶然间看到这个问题被推上了热门。在看完答主们的各种经历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之后,内心深有共鸣,感触良多。趁着今晚失眠,索性跟大家讲一下我和这个话题有关的经历和感想,如果哪位朋友也有相似的经历和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给大家。

讲事儿之前,照惯例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些许情况: 我的家乡是一个三四线开外的县级城市,由于钢铁、煤炭等能源丰富,所以在省内也算有些名气。也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家乡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算是小康,土豪、财主也是多入牛毛。而我的工作单位是在南方一个十八线开外的小镇村庄,属于工业园区,收入水平尚可,但跟我的家乡比起来生活质量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相比较而言,北上广漂泊的朋友不愿回到家乡或是因为自己的梦想没有完成,或是因为想要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或是想要谋求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我一个十八线开外的“村民”,又为什么宁可在这荒凉的土地上劳碌也不愿再回到家乡呢?

关于这里面的原因,且听我细细讲来。

其实这个念头,最早是我在上高中时就已经萌生了的。

那年高一,我的姐姐还在北京打拼,工作上已经小有起色,月工资在当时能拿到近万。托她的福,我有幸在暑假期间第一次坐着动车踏上了北京这块向往已久的热土,解释一下,那时还没有高铁。

第一次坐上在我看来这么豪华的列车,当时心里激动简直无法描述。列车上,南北乘客人员众多,但气氛却异常安静,并不像我之前坐绿皮车时那般吵吵嚷嚷,烟雾弥漫。车上的乘客,基本人手一本杂志书刊,各自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互不打扰。也只有我一人在探头探脑的观察着他们的举动,一趟列车下来,十分感慨,以前只听说过大城市的人素质高,却没想到连去北京的乘客都有这么好的涵养,心中不禁对外面的世界有了些许向往。

来到北京,姐姐给我办了一张公交地铁通用的磁卡,乘坐地铁时,我也头次见识到了什么是人山人海。地铁里拥挤不堪,我和姐姐被挤到了角落,几次被身旁的乘客碰到或踩到,而他们并不像我家乡人只是看看就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的带过,反而一直向我和姐姐致歉。

车上的乘客中,有的在一旁认真的听着英语,口里含糊不清的讲着单词。有的小声和旁边的朋友谈论着时事政治,有的在角落里打电话和客户谈着业务…… 在地铁的人潮里,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北京紧张而又快节奏的生活,也深刻感受到了首都人民一股向上的正能量。

在饱览了首都壮丽的景点和美妙的生活之后,我拉着姐姐对她说:“姐,我一定要好好上学,离开家乡,这才是我向往的城市,这才是我以后想过的生活,没来过我都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让人着迷啊~”

回到学校,我像打了鸡血一样刻苦用功,持续了好一阵子。但不幸的是,由于个人和学校的种种原因,我并没有坚持下去,可是内心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却从未搁置。

老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并没有什么错,但一个什么样的师傅,和一个什么样的修行环境,确实也决定了一个人的修行能够到达什么程度。虽然我的北京梦在当时虽破产了,但我想要离开家乡去外面寻求更好生活的这个念头却一直没有熄灭。

如果说这个的经历只是开启我心中的一个念头的话,那么下面这些事情,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

大学毕业,我的朋友们或是继续求学或是在外打拼或是回到家乡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我由于高中就已经辍学上班的原因,一直没有和他们过多的来往,只是跟几个玩的要好的朋友保持着联系。相信不说大家也明白,我在高中时候就是学渣,玩的要好的朋友自然不会几个在外求学的学霸。所以,那些回到家乡再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朋友,可以说是我好友中的中坚力量。

就拿最近的事情来讲吧。

两个月前,我休班回到家乡。某天傍晚,大Z给我发来微信,说晚上一起好好聚一聚。那时,我已经开始接触,长时间忙于写作,回家多日也没有给朋友们致电。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所以晚上跟父母交代了一声,便早早到了大Z指定好的餐馆赴会。

到达之后,我等了许久,还没有看到他的人影。于是便给他去了电话,电话里嘈杂声不绝于耳,麻将碰撞的声音也是清晰可闻。我问他在忙什么到现在还不来,他告诉我说他在跟几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应酬,等等就来。我并没有拆穿他,只是让他早点,说如果回家太晚父母会担心。大Z不耐烦的回了我一句“就你事多,这就过去”之后,便挂断了电话。

一个小时之后,一辆奥迪停在了餐馆门口,大Z从车上飘然而下,身后还跟着几个西装革履颇有领导气派的年轻人。大Z点头哈腰的从我身边闪过把他们一一迎了进去,回过头来跟我说: "你怎么穿这么寒酸就出来了,你看现在咱大WA(家乡简称)的年轻人谁还穿的这么土,在国企挣那么多钱也不知道好好捯饬捯饬自己,跟你一起真是丢人。”

看着他从一脸谄媚到盛气凌人的样子,我强压这心中的不悦,假装打趣的回了他一句:“原来阿迪在咱老家都过时了啊,看来我真的是OUT了呢。”听完,大Z使劲白了我一眼之后,便要拉我进去,我疑惑道:“今儿不是咱几个哥们聚会么,怎么跟这些人掺和上了,罗子、大魏他们几个都没空来?”“叫他们几个干啥,天天在厂子里都呆傻了,罗子天天给我打电话我都不带去他那儿的,让同事知道我一个政府单位的天天跟这帮土鳖三玩儿不笑话死才怪,也就你在国企,我还好说点儿,今儿你好好发挥,这几个可都是咱这地界儿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你好好和他们聊聊,别再丢我人了啊!”大Z讲完后,我越发恼火,但想着今天毕竟大Z攒场儿,我不便当场发作,干笑了两声就随他一起去了包间。

酒桌上,例行完公事我才知道,原来这些大Z口中的大人物,其实就是那些每月拿着六七百块钱工资,和大Z一样醉生梦死到天明的“高级临时工”。他们的户头上有车也有房,人手一款三星苹果在酒桌上指点江山, 个个脑门上贴着几个大字:“我爹不差钱儿”

在知道了我的简单背景后,我就仿佛如空气一样消失在了他们的视线里,再没有谁理会过我的存在。大Z在一旁和频频举杯,而我在桌上低头刷着手机,默不作声。整个饭局就在他们觉得笑点十足的“荤段子”和那些所谓官场上的桃色新闻之中,愉快的进行到了尾声。

餐后结账,几个人开始纷纷借打电话之机,勾肩搭背的向外走去。大Z此时向我凑来,说自己只带了不到两百,全都给我让我帮他付账。 我不禁好笑,你们这些在酒桌上款款而谈的大人物合着连顿饭钱都掏不起呗。 大Z一脸坏笑跟我说,今天主要是给我安排引荐几个人脉,饭钱儿都是小事,过几天手头宽裕了就打给我。

我一句话不想跟他多说,刷卡便要走,大Z把我拦下说一会要去夜店转二场,让我和他一起去。我跟他说了一句恕不奉陪,便向家走去。车轰鸣中,他们几人浩浩荡荡的向下一个作战地点驶去。

其实这些事情,在我家乡的几个朋友里,已经见过不止一次。世风日下,曾经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早已消失在了这个乌烟瘴气的小县城里。自食其力不受尊重,挥霍无度反受追捧。在以大Z为首的朋友圈里,我再也看不到一点朝气蓬勃追逐梦想的样子,在他们的身上只剩下了灯红酒绿和纸醉金迷。

与其让我回到这样的家乡,不如让我一直呆在“村儿”里,至少安心写作,认真工作能让我精神上更加充盈,活的更为惬意。

其实不止是老家的朋友,家里的亲戚也是我不想回到家乡的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家乡富起来之后,家里的亲戚们大都搬到了县城。我的那些表兄弟堂姐妹们除了我在上班之后参加了全国高考,没有一个上过大学。我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们在改革开放这么久还秉承着 “男孩早上班,女孩早嫁人” 的老观念。他们从没把学习当做一件能够改变命运的事来看,在他们看来学习的最后出路也不过是上班而已,与其耗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去供孩子上学,不如早点让他们走向社会给家里减少负担。

他们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不愿去接受新鲜事物,也不愿被新鲜的观念所改变。记得在我重新高考后,还有几个亲戚在我父母的耳边鼓动说: “眼瞅着结婚的人了还让他自己瞎折腾,一年5000多块的学费,也就你们舍得。学出来有啥用,孩子上班这么多年了,以后难不成还能靠这破文凭当科长?当局长?种地的就是种地的,干活的就是干活的,命里都是注定了的事儿,隔壁村的王二丫,西边镇的谢二狗,上个破大学出来干啥啦,还不是回来在家坐着,有什么出息!” (都是化名,没有指代意思,请大家不要多虑。)

还好在当时我已经上班几年,手里有个积蓄,父母在上班时就吃了没文化的亏,所以从小要我好好学习,否则这个学还没等公司发难,家里就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了。

除了上学方面,我反感某些亲戚还有一些原因,那就是“催婚”。父母催婚毕竟只有两张嘴,势单力孤,但每到年节的亲戚聚会,那可就没那么简单了,没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两把刷子和特别强悍的心里素质,基本上会被这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舌战逼到崩溃的边缘。

记得去年春节聚会,几个姨带着表哥、表姐们的孩子一直在我父母跟前炫耀显摆,口里不时假模假样的当着我父母的面嘚瑟:

“哎呀,我的孙儿哎,小心点儿,奶奶心疼着呢”

“哎呦,孩儿啊,快快,这是你舅舅,赶紧跟他说让他别挑了,赶紧找个对象吧……”

“嗨!我说姐姐呀~赶紧找个对象给你家那宝贝儿子吧,你看我这都抱孙子了,你进度也忒慢了……”

“孩儿啊,跟我说,是不是外面的姑娘特难找,你呀心气儿也别那么高,赶紧找吧,咱村里多的是姑娘,不行给你说一个,小姨出马,保证没人说挑你什么的……”

面对这样的旁敲侧击,别说父母心急了,我自己都感觉拉不下脸来。在他们的世界里,好像除了结婚生娃,所有什么你在考学啊,你想先搞事业啊都是在不务正业。他们都认定一点是: 你二十多岁不结婚,要么心里有问题,要么生理有问题,要么心理生理都有问题,我管你过得好不好,反正你就是没我过得好,我有孙子你没对象,垃圾,你就是个垃圾……

家里的亲戚们总是喜欢拿着自己那些所谓的好心去给你灌这些毒到不能再毒的鸡汤,每逢回家我就成了众矢之的,千夫所指。说白了,他们一是怕你过得比他们好,二是就是要让你知道他们过得比你好。

好吧,到最后,我不得不承认,他们说的都对,他们个个幸福,就我惨淡。

所以,别再想法挽救我这颗病入膏肓的心了,我不回去了总可以了吧……

景是家乡美,月是故乡明。

但是,有些时候,回到家乡看看美景也就够了,那些有关于家乡的美丽传说早就随着岁月不知道飘向何方了。

网上有句话甚得我心: 我们努力生活为的是什么?是为了看到更大的世界;是为了可以有自由选择人生的机会;是为了以后可以不向讨厌的人低头;是为了能够在自己喜欢的人出现的时候,不至于自卑得抬不起头,而是充满自信,理直气壮地说出那句话:“我知道你很好,但是我也不差”。

如果你家乡的状况也和我差不多的话,那么我想要跟你说这么几句话: 我们虽然无法改变现状,但我们有权利去选择你想要的现状。如果你的故乡、亲人、朋友都在扯你的后腿,逼着你往不喜欢的生活方向走,那么你还是趁早远离吧。毕竟,我们都想着越过越好,没人想着越过越次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早日带上父母一起离开这个糟乱的圈子,好好颐养天年。争取给自己未来的孩子创造一个有着正确三观和教育的成长环境。争取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越来越美好。

至于那个后来只带给你梦魇的家乡么,如果你十分怀念那儿的月亮和那儿的特色小吃,到时候挑个好日子,带上家人回去走走,这也无妨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