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史演义第004回,自由神仰药自尽,罗马军北战西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第004回,自由神仰药自尽,罗马军北战西征

    话说公元六十一年,罗马统治已经近二十年了,西方仍旧暴乱不断。当时的总督是苏维托尼乌斯·保利努斯。他的前任是昆图斯·维拉尼乌斯,在任一年后殉职,保利努斯继任已经三年了。这年夏季,不列颠驻军,大半在保利努斯的指挥下,进攻西方山区的北部,直到莫那岛。这个莫那岛,位于不列颠西部的西北角,离海岸不远,后来叫作安格尔西岛,在当时是凯尔特人的宗教中心。在那里的德鲁伊教徒,支持反抗罗马人,举行祭祀,把活人装入柳条笼子中烧死,用以施展黑魔法。他们的黑魔法让凯尔特人变得更骁勇善战,而罗马士兵则受到他们诅咒,变得异常羸弱。由于寡不敌众,他们还是被保利努斯打败。德鲁伊教神殿被烧毁,祭司被罗马人全部屠杀,尸体丢在他们神圣的森林中。

    罗马军团出征在外,不列颠中部和东部都处于兵力空虚状态。布狄卡反罗马起义的策划已经完毕,开始要付诸行动了。她联合特里诺文特等部落,组建了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向南进攻卡姆罗多努城。当时这卡姆罗多努城,是座典型的罗马殖民城市,神殿、议事厅、广场等罗马化设施应有尽有。因为西南方的伦迪尼姆的兴起,这时这座老城已经由先前的首府地位,渐渐成为退伍老兵的安置地,驻防并不严密。罗马人在卡姆罗多努的城防建设上过于大意,墙垣和要塞等都年久失修,不堪一击,有的地方甚至城墙都没有围拢过来。

    城里得知布狄卡大军袭来的消息,火速向驻伦迪尼姆的德奇安努斯求援。德奇安努斯忙于敛财,对救援敷衍了事,只从辅助军中派了两百人的武装奴隶过去支援,想着那些已经被征服多年的乌合之众,必定成不了气候。

    凯尔特人将自己皮肤涂成蓝色以吓唬敌人,妇女们也带着马车、牛车,在阵后辅助作战。有时妻子们穿着黑色长袍,举着火炬走到战场前线,模仿着祭司的样子高喊诅咒。很快,在重重包围下,这座城市就成了砧板上的鱼肉。面对数万凯尔特士兵,城内抵抗力量只有不到一百名罗马退伍兵。他们拖家带口地在这座城市屯垦,现在已经无路可退了,只能边战边撤,最后在克劳狄神殿全部战死。女王于是宣称:"先前我也追崇罗马的繁荣,奉罗马奢侈品为时尚,现在看到这一切,只想起亲人被害的伤痛。不列颠同胞们,大家屋后院子里躺着的白骨,还历历在目,他们都是我们被害的亲人,现在是报仇的时候了。烧毁这座城,把所有建筑夷为平地。以后我们还要更大的胜利,让不列颠不留下一个罗马人。"于是彻底烧毁了卡姆罗多努,俘虏的男女老幼,也都以极血腥的方式处死,有的绞刑,有的火刑,有的钉上十字架。

    这时在亨伯河南,特伦特河东,有一个军团驻地,叫林杜姆城,就是后来的林肯城。由白提里乌斯·车累亚利斯,率领第九军团驻守在那里。当他听到爱西尼起兵围攻卡姆罗多努时,他立即召集驻军,但是只找到两千多人。于是带兵南下解围,但他们来得太晚了,凯尔特人在路上集结,以优势兵力把他们打败,让第九军团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车累亚利斯于是带领残兵,在卡姆罗多努附近的一处堡垒中坚守,等待罗马军的支援。

    首战大胜后,凯尔特人士气大振,开始向西南进军,打算攻取伦迪尼姆。伦迪尼姆当时已经发展起来,成了罗马在不列颠的另一个中心城市,许多行政机构也设立在此。一路上,布狄卡已组合出近十万大军了。

    听到敌军逼近的消息,德奇安努斯仓皇驾船逃跑了,连多年搜括的积蓄也没来得及带上。其他的高层官员也随之而去,伦迪尼姆群龙无首,危急万分。而出征在外的保利努斯,当时正在西部,进攻莫那岛的叛乱余党。当他收到布狄卡进军伦迪尼姆的消息后,没有将消息透露给手下的士兵,只是把部队托付给副军团长,然后率领自己的骑兵卫队,沿罗马大道火速南下探查敌情,打算将凯尔特人拦阻于伦迪尼姆城外。这条罗马大道,始于克诺维人地区,向东南经过卡图维拉尼人地区,到达伦迪尼姆,直通到东南部的坎提半岛。

    来到伦迪尼姆,得知攻来的凯尔特人数之众,保利努斯着实吃了一惊。尽管他的军团一直在向南移动,但一时无法到达,城市是守不住了。于是安排城内士兵尽量将公民撤离,自己则以最快的速度,北上与军团会合。

    但撤离已经来不及了,布狄卡的大军已经攻入城内。城内的罗马公民,及被同化的不列颠人,都被屠杀殆尽,连妇女儿童也未能逃脱命运。在这片废墟上,凯尔特人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祭祀仪式,罗马人的头颅被砍下来献祭,以荣耀胜利女神。

    紧接着,布狄卡率军向西北进发,数日后攻占了卡图维拉尼族的首府维鲁拉米翁城。这里当时已成为罗马不列颠的第一座自治市,因此城中的居民都被视同罗马的合作者,被布狄卡下令全部杀死。布狄卡原以"自由女神"的身份兴起义兵,现在已经成了怖恐的化身,她的三光政策让和解不再有可能了。

    这时在不列颠的罗马人只能寄希望于保利努斯,但他之前的出征还没有取胜,有面临腹背受敌的风险,而且军团人数和凯尔特人相差悬殊。保利努斯心想,只能尽快地和敌军展开决战,在更多凯尔特人加入布狄卡军之前,将其消灭。

    保利努斯命令各地坚壁清野,把布狄卡进攻方向上的小城镇全部拆毁,粮食能运走的就运走,否则全部烧毁,不让敌军获得给养。保利努斯又将他的军团拉离罗马大道,在西边的一处荒原上扎营休息。凯尔特人数太多,行动缓慢,这就给了罗马人足够的时间寻找战场布阵。保利努斯选择不远处的一个小山丘,在敌人将要到来之际,在那里严阵等待。这个小山丘前面,只有一个比较狭窄的入口,两边和后方有茂密的森林和灌木丛,可以避免被包抄偷袭。

    罗马军团共一万一千多人,其中有七千名重装步兵,主力是第十四军团,加上第二十军团一部。另外是四千名辅助部队和两支小规模的骑兵。保利努斯认为人力还是不足,派人通知远在南海岸的第二军团尽快北上支援,但其指挥官波尼乌斯·波斯图穆斯却封锁消息,故意按兵不动。

    布狄卡的大军开来了,数量有六万多人,是罗马人的几倍。凯尔特人拖家带口地把山口紧紧围住,远远望去,场面甚是宏大。他们并没有甚么纪律,挥舞着长剑、短矛和盾牌,嗷嗷嚎叫着。并且装备粗糙,穿盔甲的没有多少,有的甚至连上衣都不穿。但有几处显眼的地方,是凯尔特人的贵族,披挂得光鲜亮丽,乘坐在战车上。

    这时,布狄卡看形势,罗马人是要背山一战,就下令把所有辎重车辆围在山口,以防止罗马人外逃。这样也就同时把己方军队也关在里面了。战场四面都已经堵住了,两方都没有了退路,只好拚个你死我活。

    布狄卡乘在战车中,来回奔驰,她喊道:"同胞们,我是勇武的爱西尼祖先的后代,但我并不是为了我的王国、我的财产而战。我是为了我们所有人失去的自由而战,为了我伤痕累累的身体而战,为了我女儿的尊严而战,想想你们要因何而战。傲慢的罗马带给我们的只有危险,他们亵渎神明,夺去少女宝贵的童贞。今天,我们要么胜利要么灭亡。这正是我一个女人将要做的,让所有人获得自由,让所有甘愿为奴的人永不翻身!"

    对方的保利努斯,也宣言道:"战友们,不要理会他们的喧闹,他们不过是一群野蛮人!他们甚至连盔甲都没有穿好,我们曾经好几次打败过他们,当他们看到我们亮出的武器,和战斗意志后,就会四散逃走的。他们必将被我们粉碎!不要想战利品,只要抱有必胜之心就会得到更多。"

    凯尔特人开始进攻了,贵族们驾战车逼近罗马人,投射出一阵标枪和箭矢,但大半被罗马人的盾牌弹开。随后,各部落战士大吼着发起冲锋,但并没有冲乱罗马人的阵线。凯尔特人一时气沮,罗马人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于是一声令下,罗马军连发几轮他们特有的重型标枪,造成凯尔特人大片死伤。随即罗马人以楔形阵冲下山坡,顿时打散了凯尔特人的队形。近身白刃战开始,罗马人手持大盾短剑,连砸带砍,凯尔特人渐渐败退下来。

    山口已经堵住,凯尔特人无路可退,连同辎重队中的亲人孩子,不是自相挤死,就是被敌人屠杀。在爱西尼军连屠三城后,现在罗马人已经完全没有了俘掳敌人心思。布狄卡眼见大势已去,连忙和她的女儿们驾车逃离了战场,其余的人全都尸横此地,同归于尽。

    保利努斯乘胜追击,将爱西尼部落彻底消灭,布狄卡仰药自尽。布狄卡作为爱西尼最后的君主,据说整个王国的财富,都同她一起入葬,也没人知道葬在何处。后人给了她极高的赞誉,称她为英国的自由女神,或者国母。一千八百多年后,英国的阿尔伯特亲王,请人制作了布狄卡王后和她女儿们驾驶刀轮战车的雕像,立在泰晤士河上威斯敏斯特大桥的西端,与大本钟隔街相望。

    尼禄皇帝对保利努斯大为赞赏,但调动了不列颠的人事安排。因为保利努斯对于归降的人,手段过于残暴。他残酷地处罚他们,好像报私仇一样。车累亚利斯也被召回了罗马,而之前见死不救的第二军团指挥官波尼乌斯,被勒令自裁。公元六十二年,皇帝选择鸽派人物图皮利亚努斯代替保利努斯,打算用温和的罗马化来彻底征服这片土地。不久图皮利亚努斯便彻底清除了乱党。保利努斯回到罗马,于公元六十六年,再次当上罗马的执政官。

    公元六十五年,特瑞白利乌斯·马克西姆继任总督,继续前一任的安抚政策,想着用宽和平顺的法子来管理不列颠。所以上行下效,各自都安于逸乐,甚至连好些凯尔特人都染上了这种习气。长官如此惰落,士兵们就渐渐骄横起来了,发起了一场兵变。马克西姆低声下气地和军人们和解后,行成了一种默契:上头放纵士兵,任其自由,而士兵也保全他的脸面和地位,不予伤害。

    就这样过了几年,在公元六十九年,波拉鲁斯继任总督后,大约也沿用了前任的政策,士兵放纵已久,也一时不好恢复法纪,就干脆不做甚么整顿工作了。这时,尼禄皇帝已死了一年了,罗马陷入混乱之中,一年中四个皇帝连着登基,可以说全罗马帝国都乱了套。波拉鲁斯做人也算正直,下属也比较爱戴他,他也就乐得先逍遥一阵子。

    前面说过,北方的布立根女王卡迪曼杜瓦,是那十一位未经战斗就投降克劳狄皇帝的统治者之一。之前她把卡拉塔库斯交给罗马人,自然得到罗马人的嘉赏,但在人民之间并不受欢迎。卡迪曼杜瓦和维努提乌斯,一度刀兵相向,由罗马军团的介入才达成和解。布狄卡起兵时,卡迪曼杜瓦没有加入他们,也让罗马军一时欣慰。

    公元六十九年,卡迪曼杜瓦嫁给了维努提乌斯的护甲官维罗卡图斯,并让他当了国王。维罗卡图斯一直深受维努提乌斯信任,这时投入女王的怀抱,让维努提乌斯的权力顿时削弱不少。他觉得,清算旧账的时候到了,于是起兵反对卡迪曼杜瓦女王。卡迪曼杜瓦再次向罗马求救,但罗马总督此时根本没有心思管那么远的事情,好说歹说,派遣出一支辅助部队。总督派使者责问维努提乌斯:"十七年你们两夫妻打了五年的仗,好不容易才和解。为甚么又要进攻卡迪曼杜瓦的王国?"维努提乌斯没话找话,回答说:"战士们为了要可耻地受到一个软弱的女人统治而感到痛苦,所以我顺应人心来讨伐她。"

    女王的军队和维努提乌斯交战失败了,维罗卡图斯丢了性命,卡迪曼杜瓦失去了王位,在她的请求下,她的罗马盟友经过多次战斗,总算把她解救了出来。她向南逃到了德瓦的罗马要塞,位于克诺维人地方的北部。在这之后,女王卡迪曼杜瓦的踪迹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于是,布立根的广阔地区,全都处于了维努提乌斯的领导之下,他明目张胆地打起了反罗马的旗号,在不列颠人之间倡导起义。

    顿时全岛震动,波拉鲁斯统治手段过于柔和,一时压制不住叛军的暴行,可以说由他治理这个容易骚乱的行省是不相宜的。十一月,韦斯帕先起兵夺取了帝位,罗马的混乱结束了。这时布立根人开始往南进攻,多处地方发生了暴乱,响应着布立根国王的号召。

    七十一年初,之前驻军林杜姆的车累亚利斯,又被调任不列颠总督。他立即整肃了军纪,并带领军队,攻入了布立根地区。在亨伯河北建立堡垒,步步挺进。罗马突然又如此雄纠纠地打了过来,布立根人大为惊动。在经过多次战役后,到七十三年,布立根大部分地区都被征服了。布立根是不列颠中人口最多的王国,面积也是最大的。车累亚利斯成功一雪前耻,其声望和功绩,使全不列颠为之一震,各地的叛乱随之就安静了下去。

    公元七十四年,尤利乌斯·福隆提努斯继任总督,却也能和车累亚利斯前后辉映,在任时征服了西方山区南部的志留人。志留人以勇武善战著称,当年支持卡拉塔库斯,战败以来已经几十年了,一直并不安分。福隆提努斯克服敌境的自然障碍,制服了志留族,也算是一个豪杰之士。

    此后不列颠作为边陲行省,长期保持着三个军团的驻守,东北有伊博阿科姆城,西北有德瓦城,西南有伊卡锡卢隆。话说这伊博阿科姆城,就是后来的约克城,是在征服布立根王国时建立的堡垒,位于亨伯河北边,原布立根人和帕里希人地区之间。德瓦城,就是后来的切斯特,位于西部山区和北方布立根地区之间,之前布立根女王曾逃亡到这里,度过余生。伊卡锡卢隆,后来叫卡利恩城,锡卢就志留族名的音转,罗马征服志留族后,在该地建立要塞,与德瓦城一起,控制西部山区,也防止来自爱尔兰等地的海上入侵。各军团驻地以及伦迪尼姆之间,都修建了石料路面的道路网,路宽六七米,在良好状态下,骑马平均速度可以达每小时三十公里,保证军队的快速集结和战报的传递。

    继两任强硬的总督整顿之后,罗马士兵以为有他们的余威震慑,一切战事都可能会告一结束了,并且从此不再以敌人为意,但凯尔特人一直在乘机伺隙。公元七十八年,阿古利可拉调任不列颠总督,他到任前不久,西方就出了大事。奥多维塞人把驻扎在其境内的一支骑兵队全数歼灭,几乎不留一人。这一个祸端激动了全省,不管罗马人还是凯尔特人,其中盼望着有仗打的人,都暗暗喝采。新总督初来乍到,大家也急于观望着他的性情。

    当时夏天已经过去了,士兵们深信本年度不会再打仗了,幕僚们也主张先各自保守据点,等来年准备充分了再进攻不迟。阿古利可拉见前两任总督都战功彪炳,自己可不能一来上任,就吃个下马威,落下懦弱的形象,于是毅然决定不管现在士气如何厌战,马上应付这个危局。

    至于阿古利可拉如何安排,请看下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