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被人误解,解释沟通无效,怎么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清明小长假前我收到一个咨询。

根据他的描述,我基本判定对方是同级,于是给了相关的解决办法。

事后想想,被误解还真蛮普遍的,我年轻的时候也没少被误解过。本文就把 “如何破除误解” 进行梳理。

误解你的人在通常情况下分三种:上级、平级和下级。

被同级误解是最经常的事情。因为大家在一个团队内工作,功名利禄、责任担当,少不了会发生冲突。

误解的产生有两种情况:

1、对方原本就是一个喜欢挑三拣四,有好事上,没好事躲的人。

作为被害者,如果不是一个懂得察言观色,灵活处理功过得失的人,很容易成为人家的靶子。

不得不说,误解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对方的问题,但还得想办法解决。 毕竟这个人是平级,也是一颗身边的炸弹,不把它“拆除”,随时可以再次引爆。

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成为“朋友”。注意我这里是打引号的,其实同事无法成为朋友。至于怎么成为朋友,请自己想办法。

2、纯粹是工作上难以避免的摩擦。

我经常在跟朋友聊天时讲一个观点—— 任何事情,从A点到B点,有无数种走法,每个人的思路都不一样。

所以在工作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两个同事或团队为了一件事情争得面红耳赤,都认为自己的做法和思路是正确的,产生误会也就成为自然。

纯粹为工作有误解,在心理层面会出现裂痕,已经脱离了大家都是为了干工作而争论的层面,上升到“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小人”、“你是嫉妒我干得比你好吧”等诸多狭隘想法的心理戏。

这种情况下不要急于沟通或解释,找一个中间人来帮助解决。 该中间人必须是你和他共同的同事,而且两个人都信赖。

因为有误解,自然对方会生气,不要在对方还在气头上急着让同事帮助沟通。

首先 ,你要想清楚在产生误解时你是怎么想如何做的,有哪些环节让对方产生了误解。

然后 ,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先解释给中间人听,让他先听懂、理解、认可你是被冤枉了。

最后 ,稍微等等时间,等对方不在气头上了,让中间人出马, 用一个不是很经意的方式(而非目的性很强,单刀直入)解释给对方听。

因正常的工作被同事误解还有一种情况,是 你的领导处理工作时在言语上没有注意。

十多年前,有次我和同事两个人为一个宴请活动打前站。到饭店包间后,我俩商量好分工就分头行动。我的任务是在房间里张罗,比如招呼服务员点菜、摆放餐具,调整座位等,同事在外面协调别的事情。没一会儿领导来了,一看我在包间里忙活,却没有另一个同事的身影,此时他碰巧进房间,于是领导劈头盖脸地把他骂了一顿,场面很尴尬。

我那时年轻,也被这情形吓愣了,只敢埋头做事,当没看见。结果事后同事对我产生很深的误解,认为是我在老板到场而他不在的情况下“邀功请赏”,才导致他被训斥。

事后想来, 这件事我处理地不好,误解的产生我也有责任。如果当时我立即站出来帮同事向领导澄清,就不会有后面情况的发生。

这段积怨,很长时间才被化解。

请注意,在这种情况下领导是无心的。当然,还有一种领导是有心的情况,我会在后文中讲。

被上级误解有三种情况。

因为领导处在较高的位置,他的优势确实是能够得到很多的信息,做到全局掌控。

但优势往往也是劣势。如果领导掌握的信息并不完全,他就很可能出现决策失误,误解别人。

前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领导到饭店包间后,他看到的和实际情况不符,没有了解具体情况就直接批评同事。 这是被领导误解的第一种情况。

当然也有没被冤枉的,也许在你身上确实有没做到位的。

不管自己有没有错,面对领导的误解,第一步只有一个字——忍。

很久以前,我和几个同事一起处理一项工作,但结果我们遇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这件事没有完成。

于是,我们共同的上级把我们都叫到他的办公室一顿臭骂。

我们当中有位同事憋不住了,走上前说:“老板,这件事您误会我们了,我想解释一下。”

老板马上回应:“我不听你解释!”

紧接着所有的“火力”都对准了他……

那件事情给我的印象和对未来的影响非常深刻。后来我想明白一个道理: 领导误解你了,不要解释。 因为领导永远处于强势地位,他既然已经误解你了,无论你是否有错,他都认为你是错的。 你越是解释,他越是认为你在证明他是错的,你是对的。

在职场,老板永远是对的。在家也一样——老婆永远是对的 !

因为没有道理可讲,所以请不要试图当场解释。

那么,难道我们就不解释了吗?

非也。 你要做的是实干,用未来的行动和成绩来纠正过去领导对你的错误看法。

看明白方法的区别吗? 不要解释,你就是错的,用未来的工作表现“将功补过” (尽管你可能根本没有过错) 。让领导自己去领悟 :“某某某(指你)不错,有进步!搞不好当初我还错怪他了,差点误杀人才!”

这是被领导误解的第二种情况。

当然,还有第三种情况是这名领导虽然不坏,但他就是对你抱有成见或歧视。 比如你是哪里人(他就不喜欢那个地方的人),比如你和谁长得像(像的那个人正好是他过去的情敌),等等。

如果是这样, 要么走人(逃避不是一个好办法),但我更建议你坚持住。 不要做任何的表态,虽然你心里很清楚领导对你有歧视,但表面上还是要表现出来没有任何事发生一样,相信时间会给你公正的评判。

关于下级,我要放在“最坏的中间人”里讲。

被误解的时候,你还要 注意观察是否存在第三个人在里面挑拨离间。

这种人领导、同事、下属都有可能。

如果第三人是你的领导, 他的处事风格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运动”学来的。通俗点讲就是“动员群众斗群众”。然后这种没什么能力的领导就可以“坐山观虎斗”,“看你们打乒乓球”。等到你们斗得遍体鳞伤、疲惫不堪时,一方面你们没有时间精力来斗他,另一方面他会在“适当的时机”出面做“调停”或“裁判”,让你们对他“感恩戴德”。

遇到这样的领导,只能敬而远之。要么你走人,要么期盼他先于你走。他的领导力风格已经确定,你无法改变。况且, 在这种靠挑拨是非维持“政权地位”的领导下工作,我不认为可以干出什么好成绩,下属得到什么成长。

如果第三人是你的同事, 一样不要试图去向误解你的人当面解释。他之所以误解你,正是因为 更加信任中间人胡编乱造的那些话 。越解释,只会越描越黑。

办法分两步:

第一步,分析中间人为什么要挑拨你和他之间的关系,这很重要。

一种可能是中间人借力打力,先把你打到,那他就能成功上位,比如原定你是某个职位的人选,你被误解,名誉扫地,他是得利者。

另一种可能是你在日常工作的某件事上与中间人关系没处好,而这位中间人心胸狭隘、报复心强的人,那他必须出手治你。

第二步,视上述两种人针对性处理。

对于第一种人,评估自己是否属于喜欢争强好胜之人。 如果是,跟他PK,你死我活没什么好客气的。 若自己不喜欢与人争斗,本本分分做事,就继续安静地做自己的事, 不要试图找误解你的人解释,甚至找领导解释,效果适得其反,相信自己的为人让上层人看得明白。

至于第二种, 要深刻反省自己在工作中是否有只关注事,不关注人的风格。 很多人之所以成就有限,正是有这样错误的认识,觉得把份内工作做好就行,却忽视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如果第三人是你的下属。 误解你的人也是下级,一般你不会知道,因为他往往不敢讲。就算知道了,你也没精气神生对方的闷气。但是,这种情况必须引起重视,因为下级误解你的情况到一定时候反而是最害人的。

我曾经带领一个团队,那时候我事业心强,希望带着大伙干出一番成绩,但工作外与大家交流比较少。

团队里有一个比我年纪还大的老同志,我看在他资历也老,于是把他当副手角色对待。有什么事我都很放心地让他传达或带领大家做。

但慢慢地,我隐约感觉到团队的工作士气涣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一名下属言语中知道团队对我有误解。于是我开始重视与其他下属的交流。这一了解才发现,原来在很多事情的上情下达上,这位老同志故意误传、煽风点火,让下面的人都对我产生误解。

而他的目的,是觉得我比他年轻,资历也浅,竟然成为他的领导,不服气,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我赶走。

当我知道实际情况后,毫不客气地把他“修理”了一顿(非动手打人),他也自觉理亏,最后卷铺盖走人。

这件事给当时年轻的我提了醒,在工作上必须注意与下级的非正式沟通和交流。

当我根据这位朋友的情况提出解决方案时,他如上图回应。

因为跟他已熟识一段时间,想来想去,我直白地跟他讲:这个误解必须解决!

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自身必然也有问题。 从我个人经历看,现代人都不会在一个地方干一辈子,到哪里工作都一样。 选择逃避的结果是你会在另一个地方再次碰到类似情况,这对于个体来说是一个魔咒。

被人误解很正常。当事情发生后,多问问为什么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别人没有被误解呢?

正确看待误解这件事,把它当做一个磨练的机会,相信有一天你也会像我这样帮助别人破除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