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千杯不醉,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07

千杯不醉只是一个虚数,一个形容词而已,主要是为了形容一个人的酒量过人,并不是说这个人真的喝了一千杯酒而不醉。

其实中国成语中有很多这样的形容词,例如:千军万马、千山万壑等,都是在形容事物的数量多,用的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很多诗句也用过这种手法,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其中的“三千”代指瀑布从很高的地方落下,而并不是指瀑布真的是从三千尺的高度落下。

我们如果能理解千杯不醉这个词的意思,那么也就能冷静的分析一下古代酒的度数了。

古代的酿酒技术绝对没有现代这么发达,也不会像现代一样有啤酒、红酒等品种,古代人酿出来的酒只是白酒。

而这个白酒到底是多少度,就要根据酿酒人放入水的多少来判定了,一般都在30-40度之间,这个度数的酒是最有利于人体健康的。

古代人一般都是用粮食发酵酿出酒来,虽然没有什么技术,但是长久的经验积累,也使酿酒人知道怎样酿出来的酒才醇香,不伤身体。

第2个回答  2018-01-02

其实这个和酒真正的度数是多少,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千杯不醉”这个只是一个形容词,有很多的形容词其实实际上的意思和字表面上的意思并不一样。

古代虽然没有现代的酒类品种那么的多,但是常见的黄酒、白酒还是有的。像白酒这些,度数肯定不会低到哪里去。一个人怎么可能喝了千杯还不醉呢?这只能说明这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这个人的酒量很好,仿佛喝了千杯酒都不会醉那样。

如果是那些想现代这样的米酒,也许人们喝的量会比较多,因为米酒的度数并不会很高。但是千杯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量,而是一个比喻。

所以这个度数,不管高还是低,都不会达到所谓的千杯的。

看电视剧的时候,很多人在喝酒的时候,是用大碗喝的。但是喝的过程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会直接洒了出来。喝酒是很豪气的,但是洒出来的多了,实际上喝进去的并不会很多。

其实古代给我们留下来的形容词是有很多的,只是夸张的去描绘一件事情是多么的厉害,与实际上的意思并不是一致的。

第3个回答  2018-01-03

在《水浒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

武松上景阳冈之前,

曾经在酒店里喝了十五碗酒,

然后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元代以前,南宋为止,那时候的酒啊,都是发酵酒,度数超低的,二十度应该打头了,也可以说是现在的啤酒,不过那时的酒可比现在的啤酒有营养多了,现代词:液体面包,但是如果你要是说它是百事可乐的话,那我也没有意见,毕竟百事可乐是酒中的农夫山泉嘛:有点甜。

从南宋到元代的酒都是发酵酒, 度数最多不高过二十; 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 发酵后就过滤而得,像武松过景阳冈喝的那十八碗酒都是二十度以下的,甚至是十几度左右。还有《水浒传》里的“智取生辰纲”中,有一段讲到杨智带的梁府里的人,在大热天买酒解渴,酒到了可以解渴的时候,足以证明,古代的酒度数是很低的。

这种酒酒精含量低,一般也就是15度左右,只是比啤酒读数高一些而已,并且味道也远远不如蒸馏酒辛辣,反而微微发甜。所以这才符合古代人动辄十几碗大碗饮酒的场面,如此看来,如果将现代常喝高度数白酒的人拿到古代,估计个个都是“酒中仙”了。

自北宋时期辽国、金国、元朝等蛮子进驻中国以后,才有蒸馏酒的首创,因为他们世代祖居北国的草原,气候严寒,环境恶劣,必须要喝高浓度的酒才能保暖,而蒸馏酒正是元朝这个彻底统治中原的杰作,通过蒸馏提高酒度。后来满清入关,因为也是由于东北天气酷寒,所以再次引起一股高度蒸馏酒的热潮,类似烧刀子。而我们现代人忽视了华夏文明的发酵酒,过度重视以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的蒸馏酒,所以才导致现代人普遍认为中国酒度数高,难喝,其实这是一种对我们自己国家酒莫大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