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说要活在当下的人,后来开悟了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身边的许多人,包括我们自己都在说着一个词,“活在当下”,这个词无所不在,适应于各种场合,各种情景,能量无比巨大。一个人如果说,自己要活在当下了,周围的人马上会投以敬仰的目光,仿佛这个人立马要身披光环,走向顿悟的人生。

活在当下到底是什么?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无须成为过去的牺牲品,过去的经验自然会改变和影响“我是谁”以及我们该怎样行动,但是这些经验并不能指出我们会变成什么样。

又归到我们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放下”,也就是忘掉过去不愉快的经验,而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当下的每一天。

道理很简单,谁都能理解,但是真的每个人都能做到吗?

有人说,只要我用心,我努力,我就能做到。

抱歉,我告诉你。不是这样的。 从心理学角度讲, “ 活在当下 ” 是一种能力,而并非你选择就能做到。

我的对门邻居白女士,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女人,40岁左右的年纪,家里有个9岁的女儿,她一年四季都穿着暗色的衣服,走起路来低着头,偶尔抬起头来,你看到她暗黄的脸上带着阴郁的表情,总会有种冷飕飕的感觉。

带着女儿出门,母女也经常是一前一后,很少交流,偶尔女儿表现出对她亲昵一点的举动,也会被她不耐烦地打断。每次看到小姑娘讪讪的表情,我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

她们家的男主人张先生,倒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中年男士,总是笑眯眯的,因为和我同是东北老乡,每次见面总能聊上几句。

张先生也很和善有礼,他们家是后搬过来的,装修的时候,因为搬东西把楼道弄得有点脏,装修完之后,他还特意找人把整个公共区域都打扫粉刷了一下。

所以,我一直想象不到这二位是一个什么样的组合。

他们刚搬来住没多久,一天,我自己独自在家里收拾东西,猛然间被隔壁尖利刺耳的女声吓倒了,因为声音太大,我隐隐约约听到了声音里夹杂的咒骂,大概是在数落孩子没有好好读书,贪玩之类的。

这个声音持续以高分贝冲刺我的耳膜,将近半个小时,我心里阵阵的发颤,这孩子得犯多大的罪,至于忍受这样的折磨么。后来住得久了,发现这是他们家的常态,大概一两个月就会重复一次。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一方面对隔壁的孩子心生怜悯,一方面也在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像她那样对待自家的孩子。

而后我再跟这女人碰面的时候,虽然看到的还是那副木然不苟言笑的表情,但我的心里却抑制不住对她恐惧之心。

既然只是点头之交,所以也没有留过彼此的联系方式。前一阵子,小区要成立业委会,把社区的邻居们都拉到了一个群,我在群里看到了这个女人的头像,看到她的签名是“活在当下每一天”。

出于好奇,我点开了她的朋友圈。竟然看到了满满的鸡汤,都是些朋友圈转来转去的文字,像“漫漫人生路,走走停停,行行色色的人来来去去,有的人教你学会了珍惜.....”,“有三种东西必须控制:情绪、语气和行为”等等。

我在白女士身上看到了立志“活在当下”,言行最不一致的例子。

后来从邻居们口中得知,白女士原本也不是这样阴郁的性格,夫妻二人十几年前生活非常优越,张先生在年轻时就开始创业,妻子是青梅竹马的发小儿,两人很早就积累了丰厚的家业,2000年左右就在北京的四环城内的紫玉山庄(据说张国立和邓婕现在还住在那里)购置了独栋别墅。

本以为生活可以一路风光富足的走下去,没想到几年前,张先生一次错误的风险投资,导致负债几千万,为了偿还债务,他们卖掉了别墅,搬到了我们现在住得这栋90年代的老楼里。人到中年的两个人也不得走上再就业的打工之路。

这段经历虽然在普通人眼中也算跌宕起伏了,但在现今社会中也不是什么稀有的事情。

令人费解的是, 为什么夫妻两人经历了同样失败的事情,二人的反映却截然不同呢?

第一种观点:

人本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积极的评价自己,总体上,他们更喜欢自己,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觉良好。另一些人则经常表现出消极的自我评价。

不同自尊感受性的人对于失败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当告诉他们做的很差时,低自尊者一般不再努力尝试,他们的成绩会更差。相反不管得知自己在第一次测试中表现是怎么样的,高自尊者在第二次测验中都会像原来一样努力。

应该怎样对这些反应进行解释?

消极的反馈使低自尊者沉浸在对个人负面的评价的恶性循环之中。高自尊者,通过关注自己的优点而不是所犯的错误,对失败做出反应 。 换句话说, 负面反馈让低自尊者想到他们的错误和失败,而相同的反馈却使高自尊者想到他们的能力和成就。

第二种观点:

NLP时间线疗法中有时间线原理,对人的时间线类型有不同的描述。“时间线”是一个稳定的潜意识的心智结构。测试发现,人们的时间线有两种基本的形式,即内线型和外线型。区分的标志是是否一部分时间线在他的背后,如果是,那么他是内线型,如果不是,他就是外线型。

外线型的人们记忆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其他什么形式,但是所有的时间线都是在他们的前面。他们的记忆总是在他们的面前。

时间线内线型的人,更容易“活在当下”。他们活在时间线的“目前”这一部分,所以就比较不知觉到时间的流逝。 有研究发现一些热带国家,比如非洲的一些国家包括印度,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内线型时间线的人,比较符合“活在当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些人虽然生活贫穷落后,但他们仍然表现很快乐的原因。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活在当下”的能力呢?

第一.学会享受当下的生活

村上春树的随笔中,出现过这样一个可爱的词:小确幸。

它描述的是这样的幸福:摸摸很久没穿的衣服口袋,发现居然有钱;电话响了,接起来正好是想念的人;运动后,仰头喝冰镇的饮料;排队时,你的队伍走的最快。这些就是生活中小小的但确实的幸运与快乐,是流淌在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美好。

正因这些美好存在,我们才可以在不那么顺利的时候还能绽开笑容,感受生活的一丝温柔 。

拾起这些小小的幸福,享受专属自己的小生活和小情趣,才是当下的生活态度。

第二.学习看见当下

当你发现自己的思绪飘向过去时,不要评判,把它带回到当下在做的事,感受此时此刻身心体验。

当你发现思绪飘向对未来的担忧时,用同样的方法,或者只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这个方法是被科学验证的静观。

静观时,我们观察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无论是关注周边环境正在发生什么,还是关注自己内心中正在发生什么,都是训练自己的大脑关注当下的能力, 而不是任由思绪飘向过去或未来。

第三,学习倾听身体发来的信号。

当你感到压力过大或生活过于忙碌时,静静的倾听自己的声音,你所有的躯体反应都来自于潜意识向意识发送的信号。

我们的身体中,潜藏着我们内心深处过往的秘密,也蕴含着所有的智慧。 我们需要的是静下来聆听她的声音,敬畏她给我们的信号。

学习身体的语言,了解内心的需要,才能通向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