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10):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长平之战和官渡之战,粮草都是决定性因素。借力打力会让事情变得容易。

原文: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运送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

国家之所以因作战而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不得不进行长途运输。长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驻军附近处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必然导致物资枯竭,物财枯竭,赋税和劳役必然加重。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枯竭,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的损失,而耗去十分之六。

所以明智的将军,一定要在敌国解决粮草,从敌国搞到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钟,在当地取得饲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石。

解读:

上一章说过,按孙子的观点,战争打的就是“钱”,“钱”的具体体现就是装备和粮草,而粮草就是军队的命脉,换句话说,粮草在古代战争中就是“燃料”,没有粮草,军队将不战自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粮草永远摆在第一位,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中的将士都是在拼力气,吃饱才有力气打仗。

这也是承接前面战争为何要“速战速决”来的,战争时间拖得越长,打得越远(远征),耗费粮草就越多,而运粮的成本又是非常大,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取得战争胜利,以减少战争成本。

在古代战争中,为了运输粮食,需要专门开辟“粮道”,要知道开辟一条粮道,不但要派大量人力物力去运输,还需要派一些得力的将领率军保护。

有时候,甚至负责粮草的人员比在前线打仗的人数还要多,断了敌方的粮道,就是断了敌方的补给,敌军不战自溃。反之,己方粮草被断,亦然。由此可见,粮草对于战争胜负生死攸关。

孙子还引出了另一观点,既然粮食运输成本这么高,那就“ 因粮于敌 ”,也就是直接从敌人那边掠取粮草, 借敌打敌,借力打力,这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方式 。

当然,一场战争的胜负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但粮草却是这些因素中的主导因素,比如著名的长平之战和官渡之战。

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是秦军和赵军,赵军本不会输得这么惨,但是赵军却弃用廉颇,启用了一个自以为精通兵法的赵括,结果被真正精通兵法的秦军将领白起断了粮道,而断粮道仅仅只派了二万五千士兵,最后,赵军主力因断粮四十六天陷入死地,赵括也因“纸上谈兵”沦为笑谈。

再来看看官渡之战,袁绍的军队有十万人,曹操才勉强两万人(也有说一万的),反正曹操是占绝对劣势,袁绍占明显优势。但袁绍的用人之策失误,导致许攸叛逃,泄露了袁绍的粮仓在乌巢,结果粮仓被曹操烧掉,断了粮草就像被掐住了咽喉,胜负形势瞬间转变,最终曹操以弱胜强。

此外,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六出”“九伐”,基本上每次因为粮草被司马懿耗光了,不得不班师回朝;汉朝的周亚夫也是通过断敌粮草,平定七国之乱。一句话, 古代的战争,很大程度上是粮草的比拼。

《孙子兵法·作战篇》中的这几段,对我们现在有何启示,我认为有两点 :一是抓住核心内容(类似于粮草);二是借力打力(因粮于敌)。

战争的核心因素是“粮草”,同样,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的都有其核心,只有找准核心,抓住核心,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成本获取“胜利”。

对于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那无疑就是劳动报酬,报酬就是“燃料”,是推动员工的唯一动力。

对于市场,那需要抓住的核心就是客户,而不是竞争对手,抓住了客户,就战胜了对手。

对于个人,核心就是目标,定好目标,一步一步努力实现,怕就怕没有任何目标,像一只无头苍蝇,最后撞死在墙壁上。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战争中的“因粮于敌”,其实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启示,不管是古代的帝王,还是现代的企业家,甚至是我们个人,都要会“借力”。

没有哪个人是全能的,“借”还可以体现在团队的力量上。

所以说,很多的事情其实没那么复杂, 只要抓住其核心,借力打力,一切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