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8
人被抛到这世上后便哭闹不止。为什么?是境界发生了变化。想想看,当初妈妈提供的小房子该有多么舒适温暖,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冷不丁的发生了改变 ,能不哭闹抗议?遗憾的是这无效。人要依赖环境而生,却又要打破环境的限制,这是成长的悖论。过于安逸,不向外成长扩张,抑制了生命内在的向上需要,就失去了展示生命活力的舞台。于是,生命拒绝封闭而选择开放,哪怕再苦痛不适应。

孟母三迁的典故说的是孟轲小的时候,先是住在棺材铺旁,结果孟轲很快学会了发丧死人等事,与小伙伴玩耍都是这内容。母亲仉氏一看这可不成,孩子咋能干这个呢?就果断搬家,住到交易市场边上。这一来,小孟轲又学会了做买卖,那讨价还价的劲头还满是那么回事呢。仉氏一看这也不成,儿子咋能成唯利是图油嘴滑舌的势利之徒呢?于是 又搬到学馆旁,这下好了,孟子开始跟着念书并很快上路。有人会问了,仉氏为啥不一次到位呢?是因为孟子的父亲去世了,孤儿寡母的能活着不挨饿已属幸运,哪还有更多的选择权。应当说孟子遇上了好母亲,给人打短工也不忘孩子前程。这典故告诉我们,人在能力不足时是要受环境左右的。被后世奉为圭臬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出自于此。

毛泽东本来生活在韶山冲那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如果按着他霸道父亲的想法,孩子上几年私塾会记账就成了。如果那样 ,毛泽东步其父后尘,充其量也就是个开杂货铺的小老板。但湖南这块神奇的土地赋予了他灵性,读书识字后被曾国藩等湘湖俊杰的事迹感染着,不愿死守老巢,想出去闯世界。父亲当然不干,好不容易养大了你,翅膀一硬就想飞走了?门都没有!但毛泽东设法团结并说服母亲文七妹。这位文天祥的后人果然不一般,知道儿子不是池中物,就坚定地支持他外出读书求学。在母子的一再坚持下,父亲还是勉强答应了。临别前,毛泽东挥笔写下了《七绝—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在这首诗里,明白无误地表达了自己志在天下的远大抱负。

以上例子说明,拥有一个好的环境对人成长十分重要。但又必须清楚,这仅仅是个人成长的前提。还是说毛泽东吧,他在北大当图书馆助理管理员时每月薪水是大洋八块,那些留洋归来的学者教授们则是好几百。这些大牌学者如胡适等人根本不理会一个助理员的存在,甚至在毛成为党的领袖后,还在以不合韵律为由对毛的诗词指手画脚,似乎诗词的生命力在韵律——其实他自己的诗作也未必都合韵律。但毛泽东的过人之处是韧劲十足从不气馁愈挫愈奋,用不懈的努力读书思考实践,既读有字的书,更读自然 社会 这本无字的活书,终于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境界令他胸有百万兵,一览众山小。一个高明的管理者会充分发挥部属的作用,比如刘邦,打仗不如韩信,谋略不如张良,筹集粮草稳定后方不如萧何,但他会让每个人的本事得到充分发挥。而自己呢 ,只管战略大事。项羽则不识人,事无巨细必亲躬,搞得自己焦头烂额,最后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

一个人先天的生存环境由祖辈决定,但成长的路却可以自己选择。不断肯定自己,提升自己,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宇宙会给一种神奇的助力,那会大大开阔心胸,达到自己的最高境界,收获一个丰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