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谭概文言文翻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5

1. 《古今谭概》翻译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

公曰:“试书其事。”

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

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

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

曰:“内翰云何?”

公曰:“逸马杀犬于道。”

相与一笑。

——《古今谭概》

释:

欧阳修在翰林院做官时,常和同事一起出游。有一次,路边的奔马踩死了一只狗。

欧阳修说:“请大家试着记载此事。”

一人说:“有条狗睡在大路上,一匹奔跑的马用马蹄踩死了它。”

另一人说:“一匹马在大路上奔跑,路上睡着的狗碰上了,给踩死了。”

欧阳修说:“假如让你们编写史书,写一万卷也写不完哪。”

于是有人问:“那你说怎样写呢?”

欧阳修说:“奔马在大路上踩死了一只狗。”

大家听了相互笑了起来。

出处

选自 冯梦龙 《古今谭概》

原文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

注释

宽:宽厚。 仁:仁慈。 恕:宽容,宽恕。 向:原先 潜:暗地里。 扬:宣扬,揭发。 绝:断绝。 遣:派遣。 以:凭借。 易:换取。 负:背。 觉:睡醒。 尝:曾经。 过:过错。 馀衣:别的衣服

译文

唐临性情宽厚仁慈,很宽容。曾经准备去吊丧,让童仆回家去拿白衣服,童子拿错了衣服,害怕得不敢进来。唐临知道以后,对他说:“今天天气不顺,不适合悲伤哭泣,刚才要你取白衫的事暂且停止。”又曾经命人煮药,那人煮坏了。唐临暗地知道了原因,于是对他说:"今天天气阴暗而不适合吃药,应该把药扔掉。"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 阳城曾经断粮,派遣奴去求米。奴用米换酒,喝得醉在路上。阳城去接他,他还没醒,就把他背回家。后来奴睡醒了,向阳城谢罪。阳城说:“天寒冷喝酒,没有什么不好的!”

评论

1.无论唐临还是阳城,他们对待僮婢时,不因其地位低而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其呼来喝去,他们的宽容态度让人敬服; 2.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宽容也应有针对性并且适度,毕竟宽容是作用于双方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如果能够起到缓和与教诲的效果固然好,否则不分情况,放纵尺度,将宽容变为纵容,就会扭曲了宽容的真正含义。

2. 《古今谭概》翻译

【 原文】: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①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②之物。惠③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④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⑤咸无答者。惠令人置 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⑥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

【注释】① 释:放下。② 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③ 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本篇选自 《北史·李惠传》。④ 纲纪:随从人员。州纲纪指州府的主簿。⑤ 群下:部下,属员。⑥ 实:事实,真相。

【译文】:有负盐的和负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要走的时候,争一张羊皮,都 说是自己坐卧和披背用的东西。李惠让他们出去,对主簿说:“敲打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 主人吗?”部下都没有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席上面,用杖敲打,见到有一些盐末,就 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 来看,负柴的人才承认了罪过。

3. 古今谭概翻译

【 原文】: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①重担息树阴。

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②之物。惠③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④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⑤咸无答者。

惠令人置 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⑥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

【注释】① 释:放下。② 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

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③ 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

本篇选自 《北史·李惠传》。④ 纲纪:随从人员。

州纲纪指州府的主簿。⑤ 群下:部下,属员。

⑥ 实:事实,真相。 【译文】:有负盐的和负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

要走的时候,争一张羊皮,都 说是自己坐卧和披背用的东西。李惠让他们出去,对主簿说:“敲打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 主人吗?”部下都没有回答。

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席上面,用杖敲打,见到有一些盐末,就 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 来看,负柴的人才承认了罪过。

4. 古今谭概翻译

【 原文】: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①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②之物。惠③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④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⑤咸无答者。惠令人置 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⑥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

【注释】① 释:放下。② 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③ 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本篇选自 《北史·李惠传》。④ 纲纪:随从人员。州纲纪指州府的主簿。⑤ 群下:部下,属员。⑥ 实:事实,真相。

【译文】:有负盐的和负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要走的时候,争一张羊皮,都 说是自己坐卧和披背用的东西。李惠让他们出去,对主簿说:“敲打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 主人吗?”部下都没有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席上面,用杖敲打,见到有一些盐末,就 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 来看,负柴的人才承认了罪过。

5. 【课外文言文翻译《不责僮婢》唐临性宽仁,多恕······城曰

出处选自 冯梦龙 《古今谭概》原文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注释宽:宽厚.仁:仁慈.恕:宽容,宽恕.向:原先 潜:暗地里.扬:宣扬,揭发.绝:断绝.遣:派遣.以:凭借.易:换取.负:背.觉:睡醒.尝:曾经.过:过错.馀衣:别的衣服译文唐临性情宽厚仁慈,很宽容.曾经准备去吊丧,让童仆回家去拿白衣服,童子拿错了衣服,害怕得不敢进来.唐临知道以后,对他说:“今天天气不顺,不适合悲伤哭泣,刚才要你取白衫的事暂且停止.”又曾经命人煮药,那人煮坏了.唐临暗地知道了原因,于是对他说:"今天天气阴暗而不适合吃药,应该把药扔掉."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阳城曾经断粮,派遣奴去求米.奴用米换酒,喝得醉在路上.阳城去接他,他还没醒,就把他背回家.后来奴睡醒了,向阳城谢罪.阳城说:“天寒冷喝酒,没有什么不好的!”评论1.无论唐临还是阳城,他们对待僮婢时,不因其地位低而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其呼来喝去,他们的宽容态度让人敬服; 2.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宽容也应有针对性并且适度,毕竟宽容是作用于双方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如果能够起到缓和与教诲的效果固然好,否则不分情况,放纵尺度,将宽容变为纵容,就会扭曲了宽容的真正含义.。

6. 古文翻译~《容斋随笔》和《古今谭概》第十

汉高祖任用韩信作为大将,却三次用诈术对付他:韩信平定赵国之后,高祖从成皋渡过黄河,一大早自称汉王使节飞马驰入韩信军营,韩信尚未起床,就进入他的卧室收取他的印信符文,召来将领们,撤销了韩信的职位;项羽死后,高祖再次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夺去了韩信的军权;最后又假托巡游云梦而捉拿了韩信。凭着一个豁达大度的开国君主的身份,所作所为竟然如此。韩信终于图谋叛乱,看来是事出有因的。

宋明帝派人赐王景文死。王景文人在江州,正与朋友下棋,看完皇帝的敕书,放在棋局旁边,神态举止安适自在。打劫(围棋术语)结束。把棋子收敛放入匣子完毕,缓缓说:“奉命被赐于死罪。” 才把敕令给朋友看,于时举起毒酒对朋友说:“这种酒不能互相劝饮。”于是一口喝了而死。

下次把原文都录上来哦,这样会省了翻译者不少工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