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一 、而 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二、以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解牛》) -----------------------------------------------------------------三、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
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
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
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
“为”所引进。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何”字。
A.隐隐何甸甸,便会大道口 (两种说法争论不一,其中一种翻译成“啊”)B.如太行、王屋何?(如……何 把……怎么样呢?固定搭配)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自托于赵?(什么 “何以”宾语前置)D.豫州今欲?(哪里 “何至”宾语前置)E.作计何不量?(为什么)F.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为什么)字串1 G.徐公何能及君也?(怎么)H.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2.解释语句中“乎”的含义与用法。 A.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形容词后 ……的样子,也可不译)B.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句中表停顿)C.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 (补全音节)D.嗟乎!燕雀安知鸿鸽之志哉 (补全音节)E.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字串1 (补全音节)F.等死,死国可乎?(表疑问的语气词)G.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疑问的语气词)H.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表疑问的语气词)I.其皆出于此乎?(表疑问的语气词)J.吾尝疑乎是 (介词“在”)K.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介词“在”)字串9 L.不牵乎卑辞之话,不夺乎众多之口 (介词,引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3. 解释下边语句中“也”字的含义。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表判断)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表陈述)C.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表陈述)D.何可胜道也哉 (句末语气词,表感叹)E.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表停顿)F.俱其不已,告立于帝 4.解释语句中“者”的含义。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代词,用在否定词后 “……的话”)B.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的人)C.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 (……的人)D.旁皆大松,曲者如盖 (代词,用在形容词后指人或事物)E.今者项庄拔剑舞 (代词 “……的时候")F.陈胜者,阳城人也 (语气词,用在主语后引出判断)字串1 G.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语气词,用在主语后引出判断)H.客如来见者,吾必唾其面 (代词)I.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代词,用在形容词后指人或事物)J.言之,貌若甚戚者 (代词,用在形容词后指人或事物)K.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语气词)L.王者之事毕矣(代词)。
(一)文言虚词的分类 1.代词(1)人称代词①第一人称 吾、予、余、我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段太尉逸事状》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②第二人称 女、汝、若、尔、而、乃、子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女通“汝”)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
《晏子治东阿》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通“尔”)③第三人称 之、其、彼、厥、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六国论》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④复数 属、辈、侪、类、徒 若属且皆为所虏。
《鸿门宴》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柳敬亭传》(2)指示代词①近指代词 是、此、斯、兹、之、然 这、这个、这里、这样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②远指代词 彼、夫、其 那、那个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③无定指代词 或、莫 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 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张衡传》④辅助性代词 所、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顺臾之所学也。《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3)疑问代词代人 谁、孰 谁、哪一个 吾孰与徐公美?代事物 何、胡、奚、曷、盍 什么、哪里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盍不为行?《庄子·盗跖》蹈死不顾,亦何故哉?《五人墓碑记》表处所 安、恶(乌)、焉 在哪里、哪里 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副词(1)时间副词①表过去 既、业、已、曾、尝、适、初、曩、昔、向、乡 已经、过去、刚才 适得府君书。《孔雀东南飞》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②表现在 方、会、适 正、正好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③表将来 且、将、欲、方、行、垂 将、将要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④表短暂 斯须、俄而、旋、暂、寻、未几、须臾、无何,猝、乍、暴、忽 不久、一会儿;突然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鸿门宴》银瓶乍破水浆迸。《琵琶行》⑤表持久 常、雅、素 经常、时常、平素、一向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杂说》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张衡传》素昧平生、素不相识。
(成语)(2)否定副词①表否定 不、弗、莫、毋、无、未、匪、非、靡、勿、微 不、没有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氓》曰:“毋从俱死也。”
《鸿门宴》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②表禁止 毋、勿、莫、无 不要、别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氓》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3)范围副词①表全部 俱、毕、凡、皆、咸、举、悉、尽、都、具、共、率 全、都,凡是、大凡,总共、共,大都、大致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悉以咨之。《出师表》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②表部分或个别 但、唯、止、仅、独、徒、特、第、直 只、仅、只是,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 但见悲鸟号古木。
《蜀道难》技止此耳。《黔之驴》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逍遥游》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孙子吴起列传》(4)程度副词①表深度 少、殊、很、极、甚、绝、至、良、酷、孔、稍、微、略、颇 很、太、极、特别、非常、分外,稍微、略微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赤壁赋》吾至爱汝。《与妻书》②表比较 益、弥、尤、愈、加、滋 更加、尤其、更、越 圣益圣,愚益愚。
(《师说》)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游褒禅山记》(4)情态副词。
①表方式 俱、并、闲、微、窃、固 一起、暗中、坚决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窥父不在,窃发盆。
《促织》②表速度 暂、遽、卒(猝)、立、即、旋、稍、渐、益 匆忙、急迫、急促 如听仙乐耳暂明。《琵琶行(并序)》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③表频率 数、亟、累、屡、仍、辄、每、复 多次、重复、任何一次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满井游记》(5)语气副词①表确认 即,必、定,诚、信,果 就是,一定,实在、的确,果真 即此爱汝。《与妻书》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②表委婉的测度、商榷或论议语气 其、盖、殆,盖 大概(是)、恐怕(是)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③表意外的惊异 曾 竟然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④表祈使 其 可、要 汝其善抚之。《与妻书》⑤表反诘 岂、其、庸、巨(讵)、宁 难道、哪里、怎么 岂若吾乡邻。
《捕蛇者说》其可怪也欤。《师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王后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6)指代性的副词相 互指、偏指 相互,我、他…… 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见 动作行为的接受 自己、我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8)谦敬副词表敬 请、敬、谨、幸、惠、辱、。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郕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代指阙秦以利晋这个事件)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代词,他们) 与坐谈,问之客曰。
(《邹忌讽齐王纳谏》,代词,这件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滕王阁序》)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五)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君之所知也。
(《烛之武退秦师》) 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他的。)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勾践灭吴》,她的。) (二)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愚溪诗序》)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愚溪诗序》)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难道。)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 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滕王阁序》)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触龙说赵太后》)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