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好利忘义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3
成语: 好利忘义 成语简解

编号 : 3555

成语 : 好利忘义

注音 : ㄏㄠˋ ㄌ|ˋ ㄨㄤˋ |ˋ

汉语拼音 : hào lì wàng yì

参考词语 : 见利忘义

释义 : 义参「见利忘义」。见「见利忘义」条。

Emoji符号 : 义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好利忘义”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见利忘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汉高祖过世后,即位的惠帝生性懦弱,由母亲吕后掌握政权,其间残害刘氏亲属,大力提拔吕氏宗亲。吕后一死,宰相陈平和太尉周勃,想趁机铲除吕氏外戚的势力,但是周勃一直无法顺利入主当时由吕禄掌管的北军。陈平和周勃知道郦寄和吕禄是好友后,就挟持郦寄的父亲郦商,要他骗吕禄出游,郦寄没办法,只好答应。周勃入据北军后,先诛杀吕禄,接着一一铲除朝中吕氏势力,使得汉文帝顺利的继位。班固在《汉书》中记载这则历史事件,并且做下评论:汉文帝时,天下人都认为郦寄不顾道义,出卖朋友。但郦寄会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救父亲,一方面为了国家的安定,不能说他出卖朋友,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后来「见利忘义」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典源 : 此处所列为「见利忘义」之典源,提供参考。《汉书.卷四一.樊哙等列传》赞曰:「仲尼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言士不系于世类也。语曰:『虽有兹基,不如逢时。』,信矣!樊哙、夏侯婴、灌婴之徒,方其鼓刀仆御贩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勤) 〔勒〕功帝籍,庆流子孙哉?当孝文1>时,天下以郦寄2>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若寄父为功臣而又执劫,虽摧吕禄,以安社稷,谊存君亲,可也。」 〔注解〕 (1)孝文:刘恒(西元前202∼前157),汉高祖刘邦之子,继汉惠帝即位。施政采黄老治术,尊行道家的无为而治。仁慈恭俭,废除残酷的刑罚。天下丰殷,四境和平。 (2)郦寄:汉朝人,字况,生卒年不详。

书证 : 01.宋.洪迈《夷坚志三志辛.卷一.范端智棋战》:「及对局,既有胜矣,思行太过,失应一著,遂变捷为败,索手而出。乃知非分财物,不容妄享。好利忘义之徒,可以内省也。」 02.《三国演义.第一○回》:「陶谦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义之辈;尊父遇害,乃张闿之恶,非谦罪也。」

成语接龙

“义”字开头的成语

义不容辞

义愤填膺

义正辞严

义无反顾

义正词严

义尽仁至

义切辞严

义不得辞

义无所辞

义不反顾

义愤填胸

义不容却

义无返顾

义不同戴

“好”字结尾的成语

投其所好

阿其所好

忘年交好

趋其所好

从其所好

忘年之好

“好”字开头的成语

好逸恶劳

好事多磨

好高骛远

好事多妨

好利忘义

好事难谐

好事多阻

好道安贫

好事天悭

好事多悭

好事多魔

好高务远

“义”字结尾的成语

天经地义

忘恩负义

断章取义

开宗明义

舍生取义

见利忘义

顾名思义

舍生取义

背恩忘义

杀身成义

引经据义

孤恩负义

释生取义

好利忘义

因名思义

昧利忘义

忘恩失义

忘恩背义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好利忘义。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好利忘义”分成的单字详解:

好, 利, 忘,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