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乐镇的文化之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加乐是尊师重教,礼乐之乡,特别是在教育教学方面享有盛名。传统文化熏陶加上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实践,脱颖而出众多佼佼者,几十年间,贤良荟萃,于清雅恬静的橡胶林里,于径直幽爽的槟榔山处,接踵并肩地相继走出二十几位中学校长。加乐中心小学为我国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输送9名学子,向北京大学输送1名学子。   加乐倡导过文明公期,至今已举办十一届“家家乐”农民文化节和一届“家家乐”农民体育文化活动。一年一度的”家家乐”文化体育盛事,吸引了岛内外上万人参观,以举办文化体育活动为锲机转变农民观念,崇尚科学,利用文化体育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我镇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引导农民过上健康、文明的公期,着力打造文化重镇,促进农村文化交流,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繁荣镇区市场经济,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加乐。 加乐的传统节日。12个传统节日有: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十五元宵节、二月十五军坡节、三月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半鬼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十一月冬至节、十二月三十(除夕)等等。这些传统节日的产生和发展,除了受儒家思想影响外,还有道家思想的影响。众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节、鬼节、中秋节和除夕等,这些节日都来源于中原文化。而军坡节则起源于乡土文化。 正月春节是所有传统节日中最盛大的节日。在除夕的午时,要备菜肴供奉祖先,供奉的香茗、米饭(或者年糕)、鸡。祭毕祖先,接着阖家吃“年夜饭”。 “军坡节”也是加乐比较隆重的节日。“闹军坡”是纪念关圣帝君、神山老爷和其他神明的奉祀盛会。军坡节最突出的习俗,其一是祭祀关圣帝君等神明,其二在家盛宴款待来客。加乐的“军坡节”最有特色的方面就是“吃军坡”。家家户户都宰鸡杀鸭杀鹅大摆宴席,不论是新疏来者,一律盛情款待。这就是“吃军坡”。军坡节的酒席筵宴丰盈,杀猪宰鸡大摆酒席,花费大于春节。 海南的“军坡节”已不能简单理解为是当地百姓的一种“风俗习惯”,更不能将其冠以“封建迷信”予以扼杀。“军坡节”是一种地域文化,把它同海南的旅游特色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亮点,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关注。加乐现把‘’军坡”更名为‘’公期“。 串杖”是闹军坡中的一种最具刺激性的仪式,被刺穿的嘴巴很少流血,如有神助,事后也没有留下什么疤痕。这种神奇的功夫在军坡节祭祀活动中经常看到。 “七月半”也叫“鬼节”。 加乐每五十年举办一次中元节,上次举办是在1992年。加乐还有镇龙、镇灯等节。 在加乐的历史长河中,传统喜事庆典是一处醒目的文化驿站。传统喜事庆典的风俗,源自于中原文化。加乐人一生的传统大喜之日有:满月、1周岁、结婚、考学、入宅等,这些特别日子都必须摆酒设宴款待,亲朋好友祝贺一番。这一习俗是加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人生的开端礼仪是“满月”。人的一生还有1周岁、考学、结婚和入宅等喜事庆典。充分反映了加乐人重视人生,重视人性,尊老爱幼的思想品德。 解放前,由于受男尊女卑思想影响,凡喜事筵席,其习俗是男人宴席有的好菜肴而女人宴席却不一定有;男人先用餐,女人跟小孩子一样后用餐;招待男人有桌有凳,是在八仙桌上用膳;而女人与小孩子一样,只是在铺开野萝叶织成的席子席地而坐就餐。解放后,随着加乐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宴席已不分男女老少。 清华学子:1982年海南岛高考状元加乐昌文村的王竞考取清华大学生物科技专用;1986年加乐下岭脚村的王晓露考取清华大学外语系;1998年加乐墟的潘家铭考取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00年加乐加玉村的王绍喜考取清华大学法学系;2002年海南省高考状元加乐坡塘村的王树徽考取清华大学;2003年加乐茅坡村的王涛年考取清华大学;2005年加乐土尾山村的王绥明考取清华大学;2007年同时考取清华大学的王咸斌和王澄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