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远安县是什么样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0-03

    首先,在“自然环境与资源”章中,较为详细记载了远安特殊的地质地貌,并专设了“地质景观资源”节,紧紧扣住远安县是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貌特征和“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点。这是远安农业和工业等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譬如这样的地质条件,储藏有丰富的磷矿石资源,为地方磷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自然地貌环境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森林资源。

        第二、历史上远安是个农业县,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行,农业产业发展较快,因此,在“农业”篇中,单设“农业产业化”节,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展示远安农业发展的方向。重点突出清朝贡米鸣凤优质米、在鄂西独占鳌头的食用菌,以及享誉国内外垭丝等地方特色产品。为了更好地突出地方特色,在县辖乡镇篇中,在每个乡镇中都设有“特色产品”一节,将各乡镇有特色的产品尽收其中。

        第三,远安林业是一大特色,上个世纪50年代就获得“林海”美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过突出的贡献,曾得到过国务院的嘉奖。90年代初,又获得省政府授予的“湖北省绿化达标第一县”的称号。其纪念碑现在就矗立在远安县南大门——花林寺镇石头店。因此,将林业专设为篇,立“组织机构”、“森林资源”、“山林权属”、“植树造林”、“森林保护”、“森林开发利用”、“林业工程”等7章,突出远安林业的优势地位。

        第四,远安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工业立县战略,依托优势资源,发展工业企业,成效显著,颇有特色。因此在“工业”篇中,围绕主要产品,重点反映产业结构调整和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格局的轨迹。志书特别重点记述了依托磷矿资源,发展磷化工产业的情况;远安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起步早,在宜昌率先实现了县域经济民营化。

     第五,抓住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事件。例如远安作为“四进家”(理论进家家家明、科技进家家家富、文化进家家家乐、法制进家家家安)的发源地,在全国曾引起巨大的反响并获得推广,志书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记述。

        另外,“政权”篇 “施政要略”中,将“实事工程”列表,突出反映县政府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执政理念;远安的养蚕、鹿苑茶制作、食用菌生产具有独特方式,因此在“生产习俗”中,将其作重点记述;远安是三江航天集团的基地,该集团虽是国防工业企业,但在远安建设30年,与地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可不记。编者严格执行保密规定,重点记述了企业的民品开发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为三江航天集团在远安留下历史印记。

亮点四:坚持以人为本,凸现人文精神

    该志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把记人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首先是分散在各篇中对某项事有贡献的人物,其次是设立人物专篇。人物编下设人物传略、人物名录2章。人物传略严格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收录13名去世人物,其中补充记载了1979年前去世而首轮志书遗露的重要人物5名;人物名录下设烈士英名录,列表记载2005年前全县475名烈士;离休人员名录,记载1979年至2005年去世的离休干部;获奖者名录,列表记载1979年至2005年受省委、省政府以上表彰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143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名录,记载1979年至2005年获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共计36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