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难别人,是一种修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成年人的字典里,都没有“容易”二字。

不管昨夜经历了什么,每天早上依旧带着鼓励自己的微笑出门,希望能开启一天的好运气。

越是年岁增大,越是明白“不被人为难”是一种本事,“不为难别人”则是一种的修养。


0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人都想被世界温柔以待,可很多时候,并不会被善待。

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种种“为难他人”的现象。

上司被批评,回到办公室便沉下脸,把下属也训斥一番。虽然都是没由来地发火,也是很没有气量的表现,但很多所谓“领导”都习惯这么做。

同事之间,本就是分工合作,可有人仗着有关系有背景,即便是分内的事情,也要推给别人,等到有成绩了,又全盘端走,甚至连苦劳都还要揽到自己名下。

在外受了委屈,想要找爱人倾诉一下,对方却只回应一个冷冷的背影。于是,情绪开始失控,要么故意“砰”地一声关上门,要么对着孩子发脾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等到平复心情,又懊悔不迭。

通过“为难别人”来彰显自己的价值和地位,是一种心虚和无能的表现。要么是把平台当本事,要么是倚靠他人虚张声势,要么是内心脆弱,只要遭遇一点打击,就惶恐不已。

越是逮着机会就不放过的人,越是自以为是,很难有大作为。而真正聪明的人,会不断反思、总结,以己度人,一点点修正自己的言行,最终实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02

己所甚欲,亦勿施于人。

庄子曾讲过一个养鸟的故事,说 鲁国国君把一只海鸟供在太庙里,不仅食以酒肉三牲,还为它演奏高雅的音乐,海鸟被吓得不吃不喝,三天后便死了。

庄子认为这是鲁国国君以自己的生活方式饲养鸟类,而不是按照鸟的生活习惯去饲养鸟类,这种违背事物自身规律的作法是注定要失败的。也是 告诫人们: “己所甚欲,亦勿施于人”。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名正言顺地为难别人。

比如,看到大龄未婚男女青年,哪怕交情并不深,只要对方愿意和自己说话,便快速地切入到“催婚”的话题,还自作主张,帮忙物色相亲对象。直到对方再一次看到你,扭头就走,甚至把你拉入联系人黑名单,你或许才会意识到,自己真的是“强人所难”。

再比如,面对刚入职的新同事,有人总想以过来人的身份,好好地传授“经验”,却不知道,这些“经验”在年轻人看来,早就过时了,你的絮絮叨叨,只不过在浪费他的时间。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你和别人,永远都有着天壤之隔,不但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特别钟情的,也要持保留态度,指不定,那正是人家厌恶至极的。

03

不为难别人,是一生的修行。

想要不为难别人,就要学会与人为善、顺势而为。

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这样才能让自己真正做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孟子说:“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意思是汲取他人的优点来帮助自己行善,这就相当于偕同他人一起行善。

两者的论述都意在告诉人们: 人与人交往,靠的是善意、真诚和谦虚,而不是强人所难。

一个开口闭口都是“我认为”的人,很难让人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反之,处处能考虑他人的感受,并以他人为中心展开对话,往往能赢得更多人的认同和共鸣。

想要说服别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对方的立场出发,分析利弊,客观且不失公允,做一个有见地、有水平的“旁观者”。这样做,往往比单纯地凭借意气用事和狭隘的个人偏见,为他人“出谋划策”要好得多。

不为难别人,表面上看是对他的尊重,实际上是对自我的审视和提升,唯有不断改进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涵养出大格局、大气度,才能“容天下难容之人,成天下难成之事”。

一辈子很长,你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你敬重仰慕的人,也有你反感厌恶的人,更有你恨不得想要与之争论的人。

但不管你心中作何感想,都不能放任自己的情绪泛滥,并由此为难别人:或是死缠烂打,或是恶言相向,或是威胁利诱,不一而足。

你唯一能做的,便是不断地改变自己,让自己能看淡一切,看轻一起。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