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物化”的70后,将成为被年轻人抛弃的第一代,关键问题有三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01

在网络上,有这么一个观点,70后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也是被年轻人抛弃的第一代。

这个观点,其实充满了矛盾。为什么70后那么孝顺,还会被人抛弃呢?为什么70后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呢?

所谓“事出有理”。这矛盾的出现,既跟人的问题有关,也跟社会的大背景有关。 当人的问题跟社会大背景结合起来之后,相信一切都会变得复杂起来。

就拿“70后被抛弃”这个问题来说,70后是孝子,那他们的孩子应该也是孝子才对。所谓“孝顺还生孝顺子”就是这个道理。

可结果却出乎我们的意料。孝顺的人,非但没有生出孝顺子,还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也许,这不是孩子孝不孝顺的问题了,而是“世道氛围”影响了当下的大环境。

由于70后这代人已经到了中年,有了一定的存款,也有了一定的传统观念,自然能抵御大环境的侵扰。可年轻一代却不一样,缺乏一定条件的他们,特别容易被大环境所“同化”。

或许,被“物化”的70后,将成为被年轻人抛弃的第一代,原因有这么三点。

02

原因一:物质至上的年代,70后被“物化”。

现如今,有一个词特别火,那就是“物化”。 何为物化呢?那就是把人当成商品,甚至做出了明码标价的行为。

在职场中,老板看你的眼光,并非是“看人”的眼光,而是“看物”的眼光。 因为你身上所体现的,都不是人格的价值,而是商业的价值。

在交往中,客户或者合作者看你的眼光,都并非是“看人”的眼光,而是“利益”的眼光。 别人不在乎你是什么人,只在乎你能为他创造什么价值。

在家庭中,孩子看你的眼光,虽然带有“尊重”的意思,可实际上还是把你看成了“物品”。 他们不在乎你过得怎样,只在乎你需要花费多少钱。

为什么70后会面临“物化”的问题呢?其实,这就跟“物质至上”的大环境有关了。人需要花销,需要赚钱,那自然就会被人以“金钱价值”来估量。

试想,你的孩子会怎么看待你呢? 绝对会拿你来计算“钱财价值”。比如说照顾你需要多少钱,而你又能给他带来什么价值。如此,才是一切不幸的开始。

人间最大的悲剧,就在于“物化”的人生,依旧存在。

03

原因二:物质条件,限制了年轻一代的孝顺之心。

为什么70后能够孝顺父母,而年轻一代却抛弃父母呢?还是跟“物质条件”息息相关。

70后起家比较早,如果是有点运气的70后,早已赚得盆满钵满,根本不用在乎什么“赡养父母”的问题。在他们看来,这都是应该做的事儿。

哪怕是运气比较差,活得比较普通的70后,他们也有一定的余钱,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如此,他们能养活父母,也是很正常的事儿。

只不过,当时代发展到了今天,年轻一代能否养活父母就不一定了。为什么呢?因为有太多年轻人连自己都养不活,又何谈养活父母呢?

就拿90后来说,他们很多人一毕业就失业,哪怕找到工作了工资也不高。而且,他们还需要买车买房,结婚生子。这,将成为压垮他们的第一根稻草。

一个人连结婚生子都给不起钱,连买房买车都需要父母来资助,那他们根本就养不活父母。到最后,没有办法的他们就只能将父母给抛弃了。

也许,这并非是主动抛弃的,而是被动抛弃的。可说到底,一切都是“物质”的问题。

04

原因三:观念逐渐被扭曲,感情愈发变得淡漠。

在你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有想象得那么好吗?绝对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好。 要知道,感情扭曲是常态,人情淡漠是现实。

我们都认为,只有外人的感情才是冰冷无比的。殊不知,在如今这个社会,就连家庭的亲情都是存在问题的。

有个道理我们要明白,当人性发生了变化之后,一切的现实都会受到影响。这里的现实,既包括“观念”,也包括“感情”。

这世上最难测的,就是人心,最难把握的,就是人之观念。

回到“孝顺”这个问题上,难道70后的未来真的只有被“抛弃”的下场吗?一切,都并非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既然别人靠不住,那我们为什么不靠自己呢?

有道是“靠人人跑,靠树树倒,靠水水流。”唯有靠自己,才能闯出一条生路。倘若事事都靠别人,相信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不久后的未来,70后终究会老去。面对“老去”的人生,我们最好的做法,终究是守好自己的钱财,保持身体的健康,提高生活的质量。而孩子怎么想,那就是他们的事儿了,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