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觉察当下?克制情绪,对抗基因里的动物本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3
本能反应是如此高效,以至于我们都不知道我们调动他

理性是情绪的奴隶,也仅有情绪平稳的时候,我们人安定的时候,夜静人深的时候,慢下来的时候,理性才较容易调动出来,同时还需要我们有意识的,主动的去调动这个智慧,进入有意识的思考状态,日常生活中,我们以为调动的是理性,实质只要是自动化模式,基本调动的就是经验,也就是动物意识。

我们会发现,拍脑袋的决策,一时头脑发热的决策,事后我们都会后悔。甚至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不知道刚才的一系列动作是怎么完成的,这些全部是动物意识的自动化模块化处理,高效便捷。

所有的日常生活场景,只要是经常做的一些惯性动作,基本都是调动本能模板去处理的,这种处理模式是省能的,不用大脑思考的

我们大脑的运作过程叫,能不用脑就不用脑,也就是占我们大脑占人体体重2%,但消耗的能量却高达20%,而在一个食物匮乏的丛林时代,如果动就动就调动大脑,那这个基因,也很快因饿毙而遗传不下去。

因此,我们动不动就调动的,就是这个动物意识。

12.理性逻辑的调动难乎其难

大脑的调动特别是顶端的逻辑思维是在丛林时代的后期才慢慢出现的,这些能在日常生活中,偶尔调动理性的基因,因此开始得以占据优势,全面存活下来,并因此开启了我们的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到今天为止,不过数千年,而任何一个新物种的形成,需要基因突变上百万年,我们人类的意识,就是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自然打磨,才形成如此的高效自动反应模块,人类的逻辑思维,只有数千年,因此理性逻辑需要大量的后天训练,在一个细分领域持续不断地大量练习,通过后天的这种练习来形成类似于意识的模块化调动,才可能比较有效的在日常生活调动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理性有调动显得相当笨拙也显得相当难的原因。

我们今天进入文明丛林,但我们的大部分人或者说大多数情况下,首要的用智方式,依旧是本能的动物意识,并不是我们想要这么调动,而是,我们一般人,如果不加以区分,不加以学习,不知道这里面的前因后果,就一定是这样的本能反应,因为他实在是太有效了,太省能了。

一旦我们太依赖一样东西,太相信一样东西,意味着,与这个东西相反的任何其他事情,都会被我们拒绝,这也是文化的特征,文化维护我们的生存,我们因为文化而生存下来,因此这个文化成为我们的信念,一旦我们坚信这个信念,我们将会否定所有其他不同的价值观,这就是遮蔽力,我们越坚信这个高效的动物意识,我们就越被他遮蔽,以至于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在干吗

13.保持对动物意识的警惕,有助于破除遮蔽

什么情况下我们知道我们在干吗?

就是当我们怀疑我们的意识时,拿我们的理性,反过来拷问意识,才有可能知道我们在干吗,否则,就全然在动物意识的遮蔽下,不自觉的贪,不自觉的嗔,不自觉的痴

我们在每一个贪嗔痴的当下时,我们完全不知道在干吗,因为我们实在是太相信我们的本能反应了,在情绪展开的那一瞬间,修行非常深的人能保持当下对情绪的觉知,普罗大众,任由情绪爆发,是再正常不过了,

我们大多数人,事后能用理性去拷问情绪,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后悔莫及了

这种来自基因的遮蔽,是极为深刻的,远超出我们想像的

佛教所修的,也就是破除这个遮蔽,看懂这个世界,也就是看懂基因文化的遮蔽,达到明的状态,也就是明辨动物意识与理性之间的前因后果,不再沉浸在日常生活中被基因所遮蔽,保持对情绪的当下觉知,不再瞎折腾去追求那些子虚乌有的功名利禄。

老子的道德经,所对抗的,也是我们的动物性,我们拿些这个动物性,任由其发展

理性开启了人类文明,但我们在文明中,把这个动物性,发挥到极致,老子觉察到这里面的问题,诞生于丛林时代的动物本性,原本是极为纯粹的,但文明的竞争性特征使得这一原本单纯的动物本性演变为极为残酷的贪婪。

时至今日,我们大多数人,依旧不知道自己在干吗。

很多人总以为别人遇见一个平坦的人生,是因为别人的运气好,其实并非如此,只是他因为豁达而不去计较,而内心偏激的人,则会无限放大生命中的矛盾与纠葛,这样的人生才是最糟糕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们在这个世上走一遭,遇见的所有人和事,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恶劣,或许只是因为自己的内心偏激,将这一些本来平凡的事情想的太过于阴暗,这才是人生最糟糕的地方。

所以学会摒弃自己内心的私心和偏激,不以自己的内心去揣摩事态,不让事态恶化,这才是人生重中之重。

正所谓: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以无为之心去作为,以无事之心去做事,以无为之心去品味,这就是修道的真实境界。

每当有事发生之时,不以自己主观心思去揣测万物,而是尊重万物事情本身的事态发展,以无为之心去处理天下之事,那么天下自然无事, 人生也自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