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文言文的形近字整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4

1. 急需初中形近字的整理,越多越好

提纲挈领

契 契约

嫌 嫌弃

赚 赚钱

馆 学馆

绾 绾头发

癞 癞蛤蟆

獭 水獭

坤 乾坤

绅 乡绅

瘟 瘟疫

蕴 底蕴

郭 城郭

敦 敦促

廓 轮廓

奚 奚落

蹊 蹊跷

溪 溪流

拂 拂乱

佛 活佛

垣 残垣断壁

恒 恒心

谪 谪守巴陵郡

摘 摘录

庞 庞大

宠 宠辱

旷 心旷神怡

犷 粗犷

澜 波澜壮阔

谰 *** 谰言

麟 麒麟

鳞 鱼鳞

璧 珠联璧合

壁 残垣断壁

瞑 死不瞑目

冥 薄暮冥冥

樯 樯倾楫摧

墙 墙壁

眠 失眠

抿 抿嘴

泯 泯灭

魂 灵魂

槐 槐树

魄 落魄

珊 阑珊

栅 栅栏

绷 绷带

沮 沮丧

诅 诅咒

粗 粗细

咀 咀嚼

阻 阻挡

刨 刨根问底

泡 浸泡

胞 细胞

抱 怀抱

袍 衣袍

凸 凸显

凹 凹陷

坎 心坎

吹 吹气

炊 炊具

衬 衬底

暮 暮鼓晨钟

村 村庄

付 一付

忖 思忖

慕 羡慕

蓦 蓦然

幕 开幕

募 招募

暮 朝暮

蔚 蔚然

慰 慰问

冀 冀州

翼 如虎添翼

潺 潺潺

孱 孱弱

琅 琅琊

锒 锒铛

辙 如出一辙

辄 动辄得咎

澈 清澈见底

撤 撤退

伛 伛偻

呕 呕吐

蔌 野蔌

簌 簌簌

奕 神采奕奕

弈 二人对弈

研 研究

妍 鲜妍明媚

浃 汗出浃背

狭 狭窄

蹇 红装而蹇者

赛 比赛

髻 发髻

鬟 丫鬟

鬣 浅鬣寸许

脍 脍炙人口

绘 描绘

扉 心扉

菲 芳菲

霏 霏霏

绯 绯红

惭 惭愧

渐 逐渐

浙 浙江

荟 荟萃

烩 烩饼

坊 教坊

访 访问

防 防备

仿 模仿

揆 揆情度理

睽 众目睽睽

葵 向日葵

冈 山冈

岗 岗位

刚 刚强

钢 钢铁

炙 脍炙人口

灸 针灸

贬 贬低

砭 针砭时弊

痒 痛痒

庠 庠序

徉 徜徉

佯 佯装

洋 海洋

样 榜样

氧 氧气

抠 抠出

鸥 海鸥

欧 欧洲

殴 殴打

讴 讴歌

怄 怄气

呕 呕吐

痉 痉挛

经 已经

径 小径

劲 强劲

颈 颈项

茎 茎叶

2. 初一到初三的文言文重点字词的整理

安 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被1、影响(被于来世,泽被后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毕 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长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称 1、相当、配合(不能称前时之闻) 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诚1、诚心(帝感其诚) 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驰 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出1、发、起(方其远出海门) 2、在国外(出则无敌国外患)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君谓计将安出) 辞 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3、告辞,辞别(旦辞爷娘去)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箪 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当 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

(“锐不可当”)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 得 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等 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3、敌对的(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度:1、duó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度以失期)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恶:1、怎么(恶能无纪《满井游记》)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发1、行动、发动 2、发射(万箭齐发)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凡:1、总共(凡三往) 方:1、见方(方七百里) 2、方向(北方有侮臣者) 3、当……时候(方其远出海门) 4、将要(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分: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fēn 2、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fǒu 2、恶、坏(陟罚臧否)pǐ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等)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bì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富:1富有、充足,多(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成语:年富力强)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互相(更相庆) 3、再、又(更上一层楼) 4、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苟1、如果(苟富贵,无相忘)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固: 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故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3. 初三语文上学期文言文整理

陋室铭

爱莲说

橘逾淮为枳

伤仲永

周处

生于忧患

卖油翁

核舟记

黔之驴

黠鼠赋

王顾左右而言他

公输

庄子钓鱼普谁

曹贵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石潭记

孔孟论学

潍县蜀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黄生借书说

问说

卖柑者言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记承天寺也有

陈涉世家

答司马建议书

桃花源记

捕蛇者说

登泰山及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岳

饮湖上初晴后雨

黄鹤楼

山居秋暝

送友人

登高

卖炭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题破山寺后禅院

江城子密州出猎

如梦令

一剪梅

诉衷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青玉案

四块玉别情

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

水仙子用江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书湖阴先生壁

已亥杂诗

凉州词

书愤

过零丁洋

观书有感

观猎

生查子元夕

4. 谁帮我找一下初三人教版的文言文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句式例析 文言句式是古汉语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必须掌握句式,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古代汉语的句式结构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我们常见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一些固定句式。 1、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用动词“是”表示,古汉语中也有用“是”表示判断的,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但更多情况下古汉语常用“……者、……也”“……,……也”“……者也”等句式表判断。如: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 ②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③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另外还用“则”“乃”“为”等这些词表判断的,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2、被动句。现代汉语多用“被”(也用“为”)表示,而古汉语则常用“于”“为”或用“为……所……”等格式表示被动。

如: ①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观潮》) 还有一种没有标志性的词语,语意上有被动。

如: ②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句中的“感其诚”即“被……所感动”。

3、省略句。这是文言语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主要指文言文中的句子成分在不同的表达情况下有省略现象,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省略主语。

如: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桃花源记》) 句中省略主语“渔人”和“洞口”,补全应为:(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2)省略谓语。

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其中,“再而衰”、“三而竭”中省略了动词“鼓”,应为: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 ①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②使与台齐(《童趣》) 例句中,分别省略了宾语“渔人”和“身”,完整的语序应为:①问(渔人)所从来。

②使(身)与台齐。 (4)省略介词“于”。

如: ①场主集薪其中。(《狼》) ②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涉世家》) 例句①中,完整的语序应为:场主集薪(于)其中。“于”表方向、处所,译为“在”。

例句②中,完整的语序应为:然足下卜之(于)鬼乎。“于”表对象,译为“向”。

(5)省略量词。如: 船头坐三人。

(《核舟记》) 古汉语中,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表数量的多少,而省略量词。 对于省略句,翻译时应特别注意将其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以使语言顺畅,语意明确。

4、倒装句。文言文在语意表达中,常常改变词序或句序,形成倒装句式,而这里的倒装主要是针对现代汉语的表意语序而言的。

为了能正确翻译文言文,读懂文言文,我们一定要注意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几种倒装句,一般而言,常见的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谓语前置。比如,“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即“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比如:“孔子云:‘何陋之有?’”其中“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第二种是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比如“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其中的“未之知”即“未知之”的倒装,可译为“不知道它”。“之”,代词,代春意。

(3)定语后置。在文言文的语意表达中为了突出中心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就将定语放在中心句的后面。

比如: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 其中的“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其中的“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2008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课文中的通假字集录 成都市双楠实验学校 李朝国 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通”即通用,“假”即假借,在具体语境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相通的词来代替,这就是通假。

在阅读过程中,通假字的读音按本字的读音读,词义按照本字的含义理解。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惠”就通“慧”,译为“聪明”。

学习文言文,掌握常见的通假字方法有两个:一是要充分利用注解,对一般通假字,教材注解中都已注明;二是要注重梳理积累,掌握文言课文中出现的常见通假字。为便于同学们复习备考,特将七—九年级文言课文中的通假字集录如下: 1、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童趣》) 2、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愉快。(《论语》十则) 2008中考必备 初中文言课文中的常见虚词集录 四川省成都市双楠实验学校 李朝国 之 (一)作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这(件)事”等,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

5. 求初三语文古文一字多义的整理(全部)谢

我这里有一部分,是我近期整理的,你可以看看。

难免有误,供参考。新课标16篇中考文言文词语一、一词多义1.安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安得广厦千万间(怎么)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这里有“养”的意思)2.鄙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肉食者鄙(目光短浅)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境)3.蔽隐天蔽日(遮蔽)王之蔽甚矣(受蒙蔽)4.策执策而临之(马鞭子)策之不以其道(鞭打)5.朝山间之朝暮也(早晨)朝发白帝(早晨)朝服衣冠(早晨)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朝廷)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合)皆朝于齐(朝见)6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实在)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7.出出入之迂也(出来)日出而林霏开(出来)水落石出(露出)皆出酒食(拿出)君谓计将安出(制定出来)出淤泥而不染(长出来)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指国外)8.道伐竹取道(道路)中道崩殂(途)不足为外人道也(说)以咨善道(道理)得道者多助(仁政)策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9.发朝发白帝(出发)征于色,发于声(发出)野芳发而幽香(开)舜发于犬亩之中(指被任用)10.伐伐竹取道(砍伐)齐师伐我(攻打)11.复复立楚国之社稷(恢复)不敢出一言以复(答复)而复问其妾曰(又)复前行(又)余人各复延其家(又)12.负负者歌于途(背)负箧曳屣(背)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负势竞上(凭借)13.苟故不为苟得也(苟且)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苟富贵,无相忘(如果)14.故故自号曰醉翁也(所以)公问其故(原因,缘故)温故而知新(旧的)广故数言欲亡(故意,特意)15.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顾野有麦场(看)16.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无从致书以观(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17.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朝而往,暮而归(回去)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吾与谁归(归依)18.国国恒亡(国家)去国怀乡(国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19.过以其境过清(过于)人恒过(犯过失)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过失)20.或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或遇其叱咄(有时)或王命急宣(有时)21.极南极潇湘(尽)此乐何极(穷尽)22.计可计日而待也(计算)计日以还(计算)君谓计将安出(计策)与皆来会计事(商议)23.间颓然乎其间者(中间)遂现外人间隔(断绝往来)又何间焉(参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又间令吴广这次所旁丛祠中(私自、偷着)24.将公将战(将要)乃令符离人葛英将兵徇蕲以东(带领)将尉醉(押送)25.绝往来而不绝者(断绝)猿则百叫无绝(断绝)沿溯阻绝(断绝)会当临绝顶绝 多生怪柏哀转久绝(消失)26.可可以一战(可以)潭中鱼可百许头(约)27.临临表涕零(面对)执策而临之(面对)临于泉上者(靠近)临溪而鱼()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近)28.美吾妻之美我者(以……为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漂亮、好看)29.名名之者谁(命名)有仙则名(著名)故虽有名马(名贵的)30.能徐公何能及君也(能够)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能够)必能裨补阙漏(能够)必能使行阵和睦(能够)人恒过,然后能改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才能)31.期期在必醉(希望)期年之后(满一年)32.清水尤清冽(清凉)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清)33.其其真无马邪(加强反问语气)其真不知马也(其实)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代词,指千里马)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那)34.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贫穷)蝉则千转不穷(尽)穷冬烈风(深)欲穷其林(尽头)35.求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安求其能千里也(要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不求闻达于诸侯(谋求)36.去乃记之而去(离去)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去)委而去之(离去)去国怀乡(离去)停数日,辞去(离去)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37.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这样)满目萧然(样子)吴广以为然(对)38.日日光下彻(太阳)日出而林霏开(太阳)计日以还(时日)计日而待也(时日)日再食(每天)吾日三省吾身(每天)39.入从口入(进入)入则无法家拂士(在里面,指国内)40.舍屋舍俨然(房屋)便舍船,从口入(舍弃)同舍生皆被绮绣(学舍,书馆)41.胜环而攻之而不胜(胜利)臣不胜受恩感激(能承受)予观夫巴陵胜状(好、优美)42.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齐师伐我(军队)43.食食不饱,力不足(吃)衣食所安(吃的)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食(通“饲”,喂)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通“饲”,喂)也一食或尽粟一石(顿)44.是问今是何世(判断词,是)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于是人也(这)是马也(这)是知也(这)是进亦忧45.市门庭若市(集市)管夷吾举于市(集市)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合)46.书得鱼腹中书(绸条)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47.孰吾孰与城北徐公美(谁)百姓孰敢不箪食糊浆以迎将军者乎(谁)孰视之(仔细,周详)48.私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私情)49.虽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6. 整理初三文言文的虚词

(一)而

1学而时习之--连词,进而,表承接

2人不知而不愠--连刺,然而,表转折

3默而识之--连词,表修饰

4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连词,表并列

(二)以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介词,凭借

2以钱覆其口--介词,用,把,拿

3以其境过清--连词,因为

4卷石底以出--连词,而

5策之不以其道--动词,根据

(三)之

1使人问之--代词,她或他,它

2汤熨之所及也--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君之病在肌肤--结构助词,的

4久之--助词,调节音节,无意

5吾欲之南海--动词,去,到

(四)为

1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

2捕鱼为业--动词,作为

3终为忠臣--动词,成为

4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动词,算作

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判断动词,是

6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动词,担任

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动词,做

8若业为吾所有--介词,被

9为一说--动词,写作

(五)于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连词,由于

2舜发于田亩之中--介词,从,在

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词,到

4欲报之于陛下--介词,对

5问于没人--介词,向

6无以于眇--介词,和,与

7道之难见也甚于日--介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