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后汉书周泽孙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8

1. 文言文《后汉书周泽孙堪传》

周泽,字稚都,北海安丘人。

他从小治《公羊严氏春秋》,周泽隐居教学,弟子经常有几百人。建武末年,他被大司马府召用,担任议曹祭酒。

几个月后,朝廷召他试博士。中元元年,周泽升任阻池令。

他一心为公,严于律己,怜悯抚恤孤苦羸弱的人,官吏百姓都归附喜欢他。永平五年,周泽升任右中郎将。

十年,任太常。 周泽果断敢为,说话直率,多次据理力争。

后来北地太守廖信犯贪污罪被逮捕入狱,财产被没收,显宗将廖信的脏物分给廉洁的官吏,惟独周泽和光禄勋孙堪、大司农常冲受到特别的赏赐。这时,京师一片和洽,在位的官吏都自我勉励。

孙堪,字子稚,河南缑氏人。他通晓经学,有志向和操守,为人清白端正,喜欢士大夫,但从未拿过别人的一点儿东西,他以有节操和勇气行事。

王莽末年,到处发生战争,同宗族的老弱躲在堡垒中,孙堪经常拼命作战,冲入敌阵,绝不躲避,多次受伤,宗族多亏他保护,郡内的人都佩服他的义气和英勇。 建武年间,孙堪在州郡任职。

他公正廉洁,他的俸禄不给妻子和孩子,都拿来供给宾客。到他当上长吏时,他所在之处都有政绩,为官吏和百姓所敬仰。

他对做不做官看得很明确。他曾经担任县令,到郡府拜见,拜见时步子走得慢,看门的官吏责备为孙堪驾车的官吏,孙堪随即解下印绶就离开了,不去上任。

后来他又出任左冯翊,因为待部下暴躁,被司隶校尉告发而免官。几个月后,孙堪受征召担任侍御史,又升为尚书令。

永平十一年,被授为光禄勋。 孙堪做官清廉,处理政事很果断。

他多次发表率直的意见,大都得到采纳。十八年,他因病请求辞去官职,天子让他担任侍中骑都尉,在侍中骑都尉任上去世。

孙堪的事迹和周泽相似,所以京师的人称他们为“二樨”。 永平十二年,朝廷以周泽代理司徒处理政事,俸禄和司徒一样。

周泽生性质朴,不注意仪容举止,很大程度上有失宰相的威信。几个月后,又担任太常。

他清正廉洁,德行美好,对宗庙十分恭敬。他经常带病住在皇帝祭祀的地方斋戒,他的妻子怜悯他年老有病,就去探问他有何愁苦。

周泽十分恼火,认为妻子触犯了斋戒禁忌,就抓了妻子送到诏狱请罪。当时的人怀疑周泽偏激得有悖常理。

当时人说他:“活在世上不好的是做太常的妻子,一年三百六十天,有三百五十九天要斋戒。”十八年,他被任命为侍中骑都尉。

后来担任三老五更。建初中期,周泽退休,在家中去世。

2. 文言文《后汉书周泽孙堪传》

周泽,字稚都,北海安丘人。他从小治

《公羊严氏春秋》,周泽隐居教学,弟子经常有几

百人。建武末年,他被大司马府召用,担任议曹

祭酒。几个月后,朝廷召他试博士。中元元年,

周泽升任阻池令。他一心为公,严于律己,怜悯

抚恤孤苦羸弱的人,官吏百姓都归附喜欢他。永

平五年,周泽升任右中郎将。十年,任太常。

周泽果断敢为,说话直率,多次据理力争。

后来北地太守廖信犯贪污罪被逮捕入狱,财产被

没收,显宗将廖信的脏物分给廉洁的官吏,惟独

周泽和光禄勋孙堪、大司农常冲受到特别的赏

赐。这时,京师一片和洽,在位的官吏都自我勉

励。

孙堪,字子稚,河南缑氏人。他通晓经学,

有志向和操守,为人清白端正,喜欢士大夫,但

从未拿过别人的一点儿东西,他以有节操和勇气

行事。王莽末年,到处发生战争,同宗族的老弱

躲在堡垒中,孙堪经常拼命作战,冲入敌阵,绝

不躲避,多次受伤,宗族多亏他保护,郡内的人

都佩服他的义气和英勇。

建武年间,孙堪在州郡任职。他公正廉洁,

他的俸禄不给妻子和孩子,都拿来供给宾客。到

他当上长吏时,他所在之处都有政绩,为官吏和

百姓所敬仰。他对做不做官看得很明确。他曾经

担任县令,到郡府拜见,拜见时步子走得慢,看

门的官吏责备为孙堪驾车的官吏,孙堪随即解下

印绶就离开了,不去上任。后来他又出任左冯

翊,因为待部下暴躁,被司隶校尉告发而免官。

几个月后,孙堪受征召担任侍御史,又升为尚书

令。永平十一年,被授为光禄勋。

孙堪做官清廉,处理政事很果断。他多次发

表率直的意见,大都得到采纳。十八年,他因病

请求辞去官职,天子让他担任侍中骑都尉,在侍

中骑都尉任上去世。孙堪的事迹和周泽相似,所

以京师的人称他们为“二樨”。

永平十二年,朝廷以周泽代理司徒处理政

事,俸禄和司徒一样。周泽生性质朴,不注意仪

容举止,很大程度上有失宰相的威信。几个月

后,又担任太常。他清正廉洁,德行美好,对宗

庙十分恭敬。他经常带病住在皇帝祭祀的地方斋

戒,他的妻子怜悯他年老有病,就去探问他有何

愁苦。周泽十分恼火,认为妻子触犯了斋戒禁

忌,就抓了妻子送到诏狱请罪。当时的人怀疑周

泽偏激得有悖常理。当时人说他:“活在世上不

好的是做太常的妻子,一年三百六十天,有三百

五十九天要斋戒。”十八年,他被任命为侍中骑

都尉。后来担任三老五更。建初中期,周泽退

休,在家中去世。

3. 后汉书、卢坦传文言文翻译

卢坦字保衡,是河南洛阳人.做官当河南县尉.当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尹,长官),叫来卢坦站在堂下,说"某家儿子与恶人交往,丧失了全部财产,你怎么不调查此事呢 "卢坦说:"凡是当官廉洁,即使高官也没有厚的积蓄,那些能积聚钱财的一定搜刮下民来得到钱财.如果他们的子孙善于守住钱财,这是上天使不道义的家富足,不如放纵他们的子孙做不道义的事,把钱财归还给人民."杜黄裳对他的话感到惊奇,从此对待他更加优厚.李复任郑滑节度使,上奏章推荐卢坦做判官(判官,地方长官的属官).监军(朝廷所派监督军队的官)薛盈珍多次干预政事,卢坦每次据理拒绝他.有个擅长吹笛的人,大将等人喜欢他,大将等人到李复那里请求让他担任重要官职,李复问卢坦怎么办,卢坦笑着说:"大将长久在军队中,积累功劳多次升迁,才到尊高官职,怎么能自己轻视自己,想要和吹笛子少年一同任官呢 "各位将领听到这话很惭愧,急忙出来到卢坦面前道歉.李复去世,卢坦就跟随李复的丧事回东都(洛阳),后来任寿安县令.河南郡征收赋税期限已到,县里百姓诉说机上丝绸织品没织完,到郡府中请求延期十天,郡府不批准,.卢坦告诉县里百姓只管缴纳织品,不要考虑期限,违背期限不过是罚县令俸而已.因此卢坦知名.卢坦多次升官任刑部郎中,兼任侍御史主管多种事务.赤县(县治设在京师内的移赤县,此指长安,万年县)县尉被朝廷官署审查,京兆尹秘密救他,皇帝派宦官去释放这个县尉.卢坦告诉中丞(御史中丞)要求审察核实手续,宦官跑回来告知皇帝,皇帝说:"我本来应该先命令主管官员."皇帝于是下诏令,才释放这个县尉.过了几个月,卢坦提升为丞.起初,几个道(行政区划名,唐分全国为十道)罢免凋回的长官,拿本道的钱作进献皇帝的物品,皇帝于是发布命令一律禁止,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违反诏令进献钱财,卢坦揭发他们的罪状奏告,柳晟,阎济美免去官职等待治罪.皇帝告诉卢坦说:"这两个人进献的是家财,我已经答应原谅他们,我不能失信."卢坦说:"用来公布大信用的是赦令.现在这两个大臣违反诏令,陛下怎么能因小信用失去大信用呢:"皇帝说:"我已经接受了钱财,怎么办 "卢坦说:"把钱财拿出来归还主管官员,来显示陛下的道德."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

4. 文言文《后汉书·刘平传》的翻译

刘平字公子,是楚郡彭城人。王莽时担任郡吏,政绩显著。那以后,每当下属的县里有强盗进犯,就让刘平去守卫,他所到的地方都能平定,因此全郡的人都称赞他的能力。

更始年间,天下大乱,刘平的弟弟刘仲被贼人杀害。后来贼人又突然到来,刘平搀扶侍候着母亲,奔走逃难。刘仲的遗腹女儿才一岁,刘平抱着刘仲的女儿而放弃了自己的儿子。刘平的母亲想回去抱刘平的孩子,刘平不同意,说:“凭我们现有的力量不能同时使两孩子活下来,刘仲不能因为这样而没有后代。”于是离开而不再顾惜自己的孩子,和母亲一块躲藏在野地中。刘平早晨出去寻找食物,遇到了饥饿的贼人,贼人将要烹杀他。刘平叩头说:“今天早晨替老母亲找点野菜充饥,老母亲还在野地里等我的食物活命,希望能先放我回去,等到让母亲吃完饭,回来再受死。”于是流泪哭泣。贼人见他极为真诚,同情他就放走了他。刘平回去,等到让母亲吃完饭后,就告诉母亲说:“我刚才已经跟贼人约定好了,根据道义不能欺骗他们。”于是就回去找到贼人。贼人都大惊,对他说:“经常听说忠勇正直之人,今天才见到,你走吧,我们不忍心吃掉你。”于是,刘平得以保全性命。

建武初年,平狄将军庞萌在彭城造反,打败了郡守孙萌。刘平当时又在担任郡吏,顶着刀剑趴在孙萌身上(为他遮挡),身上遭受七处刀伤,身陷困境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大声哭泣着请求说:“我愿意用自身代督郡守。”贼兵于是收起兵器停止作恶,说:“这个人是义士,不要杀害他。”就散去了。孙萌伤势太重一时断了气,过了一会儿苏醒过来,渴了找水喝。刘平就倾尽自己的伤口的血让他喝。过了几天,孙萌终于死了,刘平才包扎好自己的伤口,为孙萌发丧,并护送孙萌的遗体回到他的家乡。

后来刘平被举荐为孝廉,被授予济阴郡丞的官职,太守刘育非常看重他。正赶上刘平遭父丧而弃官,守丧完毕,被授予全椒县长官的职务。政绩有恩惠,百姓对他心怀感激。刺史、太守下来巡视,见监狱里没有关押的囚犯,人们都认为自己各得其所。刺史、太守不知道问什么好,只好颁布诏书后就离去了。后来刘平因为有病被免官。

显宗初年,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推荐刘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他们到朝廷后都被授予议郎的官职,并多次被皇帝召见。刘平两次升迁,升为侍中。他在位八年,因年老多病而上书告老还乡,死在家里。

5. 文言文《后汉书·孔奋传》原文中: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百度

掾吏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掾史、掾吏、掾属、掾佐.吏: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官吏.旧指小公务员: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官府中辅助官吏的通称.《东观汉记·吴良传》:“为郡议曹掾.岁旦,与掾吏入贺.” 唐 杜甫 《览物》诗:“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 潼关 诗兴多.” 明 许自昌 《水浒记·邂逅》:“小生姓张 ,行三,与宋公明哥哥同为掾吏.”丞相之佐官有长史,司直,诸曹掾属等. 诸曹掾属,由丞相直接委任,任职期间若成绩优异,丞相可荐举于朝廷.据《汉书·翟方进传》载,丞相掾多达三百余人.掾是各曹的主官.属,位居掾之下,《翟方进传》注引《汉仪注》云:“东西曹掾比四百石,余掾比三百石,属比二百石.正曰掾,副曰属.”三公开府,分阁下与诸曹,三公治事之处为黄阁.设有主簿、省录众事,负责检点收录;阁下令史,负责威仪诸事(即仪仗执事之类);记事令史,负责奏报文书;门令史,负责府门.其余令史,分别典管各曹文书. 诸曹,为分曹办事之所.各置掾属,而以长史总置诸曹事.西曹主相府诸吏之任用,萧何曾为丞相西曹掾;东曹主二千石长吏之任用,严延年父曾为丞相东曹掾;奏曹主奏章,陆赐曾居奏曹;议曹主参谋议,李寻曾为议曹掾;侍曹主宾客;集曹主廷议记事.大车属,主管车马,郑崇曾任其职.其他诸如辞讼、决狱、钱谷、盗贼、罪法诸务,也各有所主.有丞相徵事,《汉书·功臣表五》云:“弋阳节侯任宫,以故丞相徵事,手捕反者左将军桀.”《汉仪注》:“徵事,比六百石.”丞相史,尹咸、孙禁任其职,据《汉旧仪注》,秩四百石.丞相少史,王山寿、王禁曾任其职,《汉仪注》:“武帝又置丞相少史,秩四百石.”计相,《西汉会要·职官一》云:“张苍为计相一月,更以列侯为主计四岁.萧何为相,令苍以列侯居相府领郡国上计者.”其后,相府的主计(即计相)也有以列侯充任.宰士,《汉书·翟方进传》师古注:“谓丞相掾史为宰士者,言其宰相之属官,而位为士也.” 西汉中央官制。

6. 文言文《后汉书.鲁恭传》翻译

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他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后,迁居到下邑,因此就姓鲁。祖父叫鲁匡,王莽时担任羲和的官职,有机智善变的能力,被称为“智囊”。他的父亲,在建武初年,担任武陵太守,死在官任上。当时鲁恭十二岁,弟弟鲁丕七岁,兄弟俩整天整夜号哭不停,郡里赠送的财物一概没有接受,办完了丧事,礼数超过成年人,乡里人都啧啧称奇。十五岁的时候,和母亲及弟弟都住在太学里面,学习《鲁诗》,闭门诵读,远离与自己无关的事,兄弟俩都受到儒生们的称赞,在学之士都争着归附他们。

太尉赵憙仰慕他们的志向,每年时常派儿子送酒和粮食给他们,他们都推辞不接受。鲁恭同情鲁丕年龄小,想先成就他的名声,推托生病不做官。州郡多次以礼相邀,他都谢绝不肯答应,母亲再三强求,鲁恭迫不得已才西行,到新丰做了教授的学官。建初初年,鲁丕考取了秀才,鲁恭才做了郡县的官吏。

赵憙又向“直言”举荐鲁恭,在公车署里等待皇帝的诏令,被授予中牟令的官职。鲁恭一直把道德教化作为政理,不施用刑罚。许伯等人为田产打官司,多位太守和县令都不能决断,鲁恭替他们分析是非曲直,许伯等人都回家自我检讨,停止耕种相互谦让。亭长放纵他人借牛却不肯归还,牛主人告到鲁恭那里。鲁恭召来亭长,再三责令他归还他人之牛,还是不肯听从。鲁恭叹息说:“这是教化不能施行啊。”要解开印绶辞官离去。掾吏们哭着挽留他,亭长于是感到惭愧后悔,归还了人家的牛,到刑狱接受处罚,鲁恭宽恕了他不再追究。于是官吏们很是信服他。建初七年,郡县蝗虫危害庄稼,犬牙相错环绕县界,就是不进入中牟县。河南尹袁安听说后,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派仁恕掾肥亲前去察看。鲁恭随行田间,一起坐在桑树下休息,有一只雉鸟飞过,停留在他们身边。旁边有个小孩,肥亲问他:“你为什么不捕捉雉鸟?”小孩说:“它将要生小鸟(不能害它)。”肥亲惊讶地站起身,和鲁恭诀别说:“我之所以要来,是要看看你为政的情形。现在虫害不侵犯边境,这是第一个特异之处;德化能及于禽兽,这是第二个特异之处;小孩子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特异之处。我再长时间逗留,只会是干扰贤能之人了。”回到府衙,把情况详细禀报袁安。鲁恭在位三年,适逢母亲去世,辞官,官吏百姓都很想念他。

后来被授予《鲁诗》博士,从此到他家求学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升任为侍中,皇上多次召见,向他询问政事得失情况,得到的赏赐恩遇礼节宠爱非同一般。升任乐安相。当时,东州一带有许多盗贼,他们一同劫略百姓,各郡县都深感忧虑。鲁恭到任后,加重悬赏,广施恩信,盗贼的统帅张汉等人带着党羽前来归降,鲁恭上书朝廷任命他们为汉地博昌县的县太尉,其余的盗贼就进行捕杀,全部击破平定了盗贼,州郡于是得以安宁。

鲁恭在公爵之位,选拔征召才学优良者,大到各级卿相小到郡守多达几十人。那些年高而久负声望的大族,有的没能得到举荐,因而心有怨愤责备。鲁恭听说后,说:“学问不勤于研习,这是我所忧虑的啊。诸生(如能勤于研习)不是还有乡里可以推举吗?(哪里还要待三公征辟呢?)”最终没有人再说三道四。鲁恭性情谦恭礼让,奏议依据经书,对治理国家大有益处,但他始终不显耀自己,所以不因刚直著称。三年,因年老多病上书请求辞官。六年,八十一岁,在家中去世。

7. 文言文《后汉书.杨秉传》全文中文翻译

杨秉字叔节,少时继承父业,兼通《京氏 易》,博通书传,常隐居教授。

年四十余,才接 受司空征辟,拜为侍御史,频繁出任豫、荆、徐、兖四州刺史,迁任城相。自从担任刺史、二 千石后,计算任职Et期而接受俸禄,多余俸禄不 入私门。

故吏携带钱百万赠给他,他闭门不接 受。他因廉洁受到称赞。

桓帝即位,他以通晓《尚书》被征入朝劝 讲,拜为太中大夫、左中郎将,迁升为侍中、尚 书。皇帝当时微服出行,私自住在河南尹梁胤府 中。

这天大风将树拔起,白天昏暗,杨秉藉此上 疏劝谏说:“臣听说祥瑞是因有德而出现,灾祸 是因事而发生。传:‘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上 天不言语,而是用灾异谴告,所以孔子认为迅雷 大风必有变动。《诗》云: ‘敬天之威,不敢驱 驰。

王者至尊,出入有常规,警戒禁止行人而 后行,清洁宫室而后止,若不是郊祭庙祭之事,则銮旗不随驾。所以《诗》称‘自郊徂宫,,《易》说‘王到大庙,致孝享也’。

诸侯去往臣子 的家,《春秋》尚且列出告诫,更何况穿着先王 天子服而私下出游!降颜则混乱尊卑,等同威严 则无序,侍卫守空宫,绂玺委托给宫女仆从,假 如发生非同一般的事变,任章那样的阴谋,则上 负先帝,下后悔也来不及。臣累世受恩,得以充 备尚书之位,又以微薄学业,充在讲劝之列,蒙 受特别的爱重赏识,被It月照耀,恩重命轻,大 义促使士去死,不惧怕被摧折,以上是简略陈述 的愚见。”

皇帝没有接纳。杨秉以病为由乞求退 职,出为右扶风。

太尉黄琼对他离开朝廷感到可 惜,上书说杨秉劝讲宫中,不宜迁外,应留拜光 禄大夫。当时大将军梁冀专权,杨秉声称有病。

六年,梁冀被诛后,他才被拜为太仆,迁为太 常。 延熹三年,白马令李云因谏受罪,杨秉为他 争辩而不能成功,并因此被免官,回归家乡。

这 年冬天,又被征拜为河南尹。此前中常侍单超弟 单匡任济阴太守,因贪污罪被刺史第五种所弹 劾,事情急迫,于是便贿赂刺客任方刺杀兖州从 事卫羽。

此事已见《种传》中。等到任方被逮 捕,被囚在洛阳,单匡考虑杨秉会深查此事,便 密令任方等越狱逃走。

尚书召杨秉加以责问,杨 秉回答说:“《春秋》载不杀黎比而鲁因此多盗 贼,任方等不法,起因于单匡。刺杀执法之吏,害死奉公之臣,又让他逃走,宽赦放纵罪犯,首 恶大犯,终将成为国家的危害。

请允许用槛车征 召单匡考查此事,则奸恶端绪,肯定会马上得 知。”而杨秉竟被罚作劳役,因久旱被赦放出。

此时正遇上El食,太山太守皇甫规等上告说 杨秉忠正,不宜长久降职而不用。朝廷下诏公车 征杨秉及处士韦着,二人各称病不来。

有司弹劾 杨秉、韦着二人大不敬,请求将他们下交所属官 府治罪。尚书令周景与尚书边韶奏议:“杨秉儒 学侍讲,本性谦虚;韦着隐居行义,以退让为节 操。

同征而都不到,的确使侧席待士者失望,然 而委屈减食,也足以抑制苟且进入之风。明王之 世,必有不召之臣,圣朝大度,应用优游之礼。

可以告诉他们所在的地方官,讲解朝廷恩意。如 果他们还不来,再仔细议论如何处理他们。”

于 是重征,杨秉逭才来到,拜为太常。 五年冬,代刘矩为太尉。

此时宦官势力正 盛,品行不端之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竞相 贪淫,朝野一片抱怨之声。杨秉与司空周景上 言:“内外吏职,大多任非其人,自不久前所征,都只拜官而不测试,致使盗窃纵横恣肆,怨言诉 讼不断出现。

按照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掌 权,而今他们的子弟宾客布满职署,有的是年少 庸人,担任守宰之职,上下忿恨,四方怨怒。可 遵循旧章,去除贪婪残暴,堵塞灾祸诽谤。

请通 告司隶校尉、中二千石、二千石、城门五营校 尉、北军中候,各自检查所统属之部,应当斥退 罢免的,自己报上来,三府廉察有遣漏的,继续 报上。”皇帝同意了。

于是杨秉条奏牧守以下匈 奴中郎将燕瑗、青州刺史羊亮、辽东太守孙谊等 五十余人,或死或免,天下莫不肃然起敬。 当时郡国之中计吏多留下拜为郎,杨秉上言 说在三署中见郎七百多人,财物空虚,白拿俸禄 者多,而不良守相,想藉封国为池,助长污秽之 行。

应断绝拜计吏为郎,以堵塞觊觎之端。从此 到桓帝世终,计吏没有再被留拜的。

七年,皇帝南巡园陵,特地韶命杨秉跟从。南阳太守张彪与皇帝未即位时有旧恩,以皇帝车 驾将至,藉着调发之机,将许多物资私自留给自 己。

杨秉听说后,写信痛责荆州刺史,并将此事 转告公府。行至南阳,皇帝左右之人都接受了贿 赂,因而仍有韶书拜授许多官职。

杨秉又上疏劝 谏说:“臣听说先王建国,顺应上天而建立官制。太微聚星,名为郎位,入朝奉命守卫,出朝则治 理百姓。

皋陶告诫虞,在于授官与人。不久前在 道路之中拜授官职,皇恩加给小人,爵位因贿赂 而成,风化由此败坏。

所以俗夫巷议,白驹远 逝,穆穆清朝,远近无人来观。应割舍不忍之 恩,以断绝追求欲望之路。”

于是皇帝停止了诏 授。 当时中常侍侯览弟侯参任益州刺史,多次犯 有贪污罪,在州中施行暴虐。

第二年,杨秉弹劾 侯参,槛车征他到廷尉狱。侯参惶恐,在道上自 杀。

杨秉因而上奏侯览及中常侍具瑗说:“臣考 查旧典,宦竖之官,本来是在传递通报,司昏守 夜方面任职,。

8. 文言文

盖勋字元固,是敦煌郡广至县人。起初他被推荐为孝廉,做汉阳郡长史。当时武威太守倚仗权势,放纵地做贪横之事,从事苏正和审查取得了他的罪证。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想要杀苏正和来免去他的牵累,于是向盖勋询问此事。盖勋平素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劝盖勋可以借这个机会报仇。盖勋说:“不行。策划杀害好人,不忠;乘人之危,不仁。”于是劝告梁鹄说:“拴着喂养鹰鸢想要它凶猛,它凶猛了却要煮了它,将要用它什么呢?”梁鹄听从了他的话。苏正和高兴能免去杀身之祸,到盖勋那里请求道谢。盖勋不见他,说:“我为梁使君谋划,不是为了苏正和。”

中平元年,北地羌胡侵扰陇右,长官让盖勋另外屯兵阿阳来抗击敌人的先头部队。当时反叛的羌人包围了护羌校尉夏育,盖勋与州郡合兵救助夏育,到狐盘,被羌人打败。盖勋收聚剩下的一百多人,列成鱼丽军阵。羌人精锐骑兵夹攻他们很紧,士兵大多战死。盖勋受了多处伤,坚定不动,于是指着木牌说:“一定把我的尸体陈列在这里。”句就种族羌人滇吾平素受盖勋厚待,于是用武器抵挡住羌人士兵说:“盖长史是贤人,你们杀他是对不起上天。”盖勋仰头斥骂说:“该死的叛贼,你们懂什么?赶快来杀我!”众人互相看着很惊慌。滇吾下马把马给盖勋,盖勋不肯上马,于是被敌人捉住。羌胡人敬服他义勇,不敢加害他,送他回到汉阳。后来刺史杨雍上奏章推荐盖勋兼任汉阳太守。当时人们饥饿,相互抢夺财物,盖勋调运粮食供给饥民,他先拿出自家粮食来带领大家这样做,救活了一千多人。

他被任命为京兆尹。当时长安县令杨党,父亲是中常侍,杨党仗恃权势贪财放纵,盖勋审查得到他的赃物一千多万。贵戚全都为杨党求请免罪,盖勋不听从,把事情全部奏报朝廷,牵扯到扬党的父亲,皇帝下令彻底审查,此事威震京师。当时小黄门高望做尚药监,被皇太子宠幸,太子通过蹇硕嘱托盖勋让高望的儿子高进做孝廉,盖勋不肯这样做。有的人说:“皇太子是第二个主子,高望是太子喜爱的人,蹇硕是皇帝的宠臣,可是您违背他们,这是人们所说的‘三怨聚在一起’了”。盖勋说:“选拔贤才用来报效国家。不是贤才不推荐,我死了又后悔什么!”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