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散文征文」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文/清安依旧

世界纷繁,生活的节点越来越仓皇,我们被嘈杂的声音扰乱心绪,更多的时候,是被自己的思维束缚着,被自己的行为驱使着,不敢偏离,亦不敢放纵。

但当我们享受着自由的快感时,便会忘了这一切。所以更要趁此刻,为自由而生。

其实我们所向往的自由也不需要那么奢侈,完全可以与自然的事物一起。花草虫鱼,青山绿水,甚至飞禽走兽。

芸芸众生,任何一种生灵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即便是在生命消失殆尽之际。这又未尝不是一种赞扬,至少它曾如花朵般骄傲地盛开。

云朵追着月亮的脚步,而我则向往天空。

浮世之下,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只鸟。

生活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

小时候渴望的自由,表现在衣食上;后来长大了,渐渐追求住和行的自由;待到成年,踏入社会,也开始对物质上的自由有所垂涎。

从小便一直在温室里长大的我,一度想要逃离。逃离铺天盖地的试卷和考试,逃离被父母捧为珍宝的手掌心。

于是,我在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踏上了人生第一次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人坐火车,去往了一直憧憬着的上海。那是一个霓虹闪烁的,陌生的大都市。我一个人打工,一个人走夜路。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情,被嘲笑,被同情,被喜欢。受了很多伤,尝遍了孤独,却第一次尝到“自由”的滋味。

后来,步入成年的我,着急着挣钱,焦虑着没有“上市”的人生。于是我开始做兼职,当收获人生的第一桶金时,像如获至宝般喜悦。但后来当身上的钱花光后,便陷入生存的困境。所以我时常会怀疑,人生如此短暂,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物欲是永远无法满足心灵的。

尽管如此我仍需获得物质上的自由,何为物质自由?便是经济独立。对于目前还正在学校读书的我来说,似乎还并不用考虑。但如今社会上,又究竟有多少人被生活所迫,因为这个理想中物质的“标准”而使自身受到限制?

我们曾如此渴望做生活的操纵者,后来却发现,人生活得愉快,便好。

能把事情看得简单,也许就是生活的自由。

岁月的年轮轱辘前进,拉长了白昼,缩短了黑夜。在世间的瞬息万变中,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脚步,却让我们越来越忙碌,越来越感受不到时间所给予的自由。

明明是追求自由的一生,可是它却如此短暂,我们对自由的渴望似乎也随着生命的打磨而消逝殆尽。

而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便是时间。

自由时,便觉得日子过得很长;忙碌时,便觉得它眨眼即逝,有时甚至希望它就此停滞。但它不会为任何人停留,我们所经历过的事情也无法再重来一次。即使再发生一次,也是以另一种方式。

读完他的话,我心中仿佛也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在那个理想的极乐之境,有明媚的青阳,绿茵的油田,漏光的古树,澄澈的湖水。我甚至可以渡过山河,观越星海,远离喧嚣的闹市,找到除人世间外的另一方净土。

在那里,时间似乎是个不足奢侈的东西。似乎只要一直望着天空,就能挣脱桎梏。

虽无清心寡欲,亦可静流水深。坐观人世变幻。

人这一生,总归有一段时间完完整整的留给自己。去体会一种回归本心,回归自然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我一直认为“灵魂”二字既高尚又严肃,它让我不敢轻易地脱口而出。生怕玷污了这两个字的神圣性,但我却不能闭口不谈。

在我眼里,任何事物脱离了灵魂,一定都是极落寞的。它会失去原本的色泽,漂泊而无所依。写作也无可避免。

经常有身边的朋友问起,为什么会喜欢写作?我总是一如既往地答道,因为它是我的信仰。

长久以来,唯一坚持的就只有写作这件事了。

尽管被说太多“写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写这个赚不了多少钱”“写这些高考又不能加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也许是这样,无论是给公众号当写手,或是稿件有幸刊登上杂志,所获取的报酬,可能还不够我吃一顿饱饭。但是,写作所追求的并不是物质利益,它让我得到的,更多是灵魂上的解脱。

每个人的灵魂本就应该自由,而不是被囚禁在牢笼之中。

我常常会幻想柏拉图式的生活。幻想多年之后,我去到一个小镇,那里人烟稀少,悠长的叫卖声走街串巷,时而会有炊烟四起。清晨,去并不茂密的小树林里采摘新鲜的野果;午时,去集市里买些瓜果蔬菜;待到月夜,便静静地坐在庭院里,望着乡野的星空,吟诗写作。

我始终觉得,一个人在追求一种价值观时,必与社会逆流而行,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在人声光影浮动之时,不受外界浮躁的环境所影响,最终获得灵魂的自由。

所以,无论未来命运把我带往何方,我的灵魂都将永远自由。

人生而自由,却被一座无形的牢笼所禁锢。

也许一开始,我们的生命便被赋予这样或那样的命运,但未来会如何,都在于我们选择走怎样的路。是坦然接受,还是尝试着冲破这层束缚,去见见外面更广阔的天空。

世上没有一种鸟会被永远禁锢,它若一生身处牢笼,那便是因为它没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

生活是你一个人的,只属于你一个人的。 尽管身陷囹圄,我们仍须走出一片繁华的风景。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