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父母的格局》分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如是说。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既然父母给予了孩子生命,那么打骂、责罚,甚至以不孝之名剥夺孩子的生命,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同时,中国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从金钱到情感,责任几乎是无限的:节衣缩食供孩子读书,孩子成年了还要帮他们找工作、相亲、买房子、带孙子……与这样“无限”的付出相对应,父母对孩子的期许也常常令人胆怯。学业上要比过邻家的小孩,为父母“争气”;择业时要替父母完成没有实现的梦想,出人头地……这倒不是说父母贪心,要求孩子给自己多大的回报,而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即“我为你牺牲这么多,你就该听我的,一切都是为你好”。

基于这种逻辑,孩子就要去父母为他选的学校;下课了去参加父母为他选的学习班;未经他的允许,父母可以检查他的日记和电脑;它应该听从父母的建议选择“有出息”的专业;有的母亲甚至认为,儿子即使结婚了,也应该听妈妈的话,而不是媳妇的。

许多的矛盾与不幸就从这里开始了。

以爱的名义包办一切,孩子就失去了成长的内在动力和负责任的能力;以爱的名义如影随形,就剥夺了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在父母的关注中喘不过气来,最终伤害了亲子关系。

为人父母的责任不是借由孩子让自己脸面有光,而是帮助他们完善自我、学习选择、学习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任,甚至给予他们犯错误的权利。要做智慧的父母,父母要明白自己说什么其实没有太大作用,怎么做才是关键——父母的格局。

如果父母一边搓麻将,一边训斥孩子“要好好读书”;如果父母一边炫耀花钱“搞定”老师,一边要求孩子“做正直的人”;如果父母天天吐槽,怨天尤人,而让孩子“积极乐观”;如果父母斤斤计较,却希望孩子“大度包容”……那可真是缘木求鱼了。

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格局。愿更多的父母从本书得到启发,“用大视野来育人,而不是小视角养儿”,给自己一份笃定,还孩子一片天空。

大视野育儿:4种智慧4种行动

父母的格局是:有高度的视野(需要我们父母攀上高山,然后把肩膀让给孩子,让他们看到更远的地方);有广度的胸怀(包容带给孩子正面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厚度的理想(带给孩子大的抱负)。

育儿的第一个大智慧就是要学习读懂孩子,读懂我们自己。

孩子在他们成长的各个年龄段都拥有属于那个年纪特有的灵性触角,他们可以完全依赖最自然的感受来判断好恶,选择适合自己的;如果人与物之间存在心有灵犀的话,那么孩子的“灵犀”还没有遗失,因此他们对环境的灵敏远远胜过我们大人。我们父母要顺应孩子的自然灵性来为孩子做选择,这才是最好的选择,父母只需站在一边好好观察孩子的喜好,弄懂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为这个“真实”护驾。

但在生活中,我们不懂孩子却在司父母之职,我们的心中多的是忐忑、焦虑不安,我们只是从生活那里世袭了“父母”的名分,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绝对是一匹白布,与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他们不了解我们,我们也不懂他们。

因此弄懂孩子首先就要承认我们不懂孩子,并认识到第一个带领我们学习成为父母的人就是我们的孩子。也就是说我们和孩子的人生起点是一样的,孩子起步学习成人,我们起步学习做父母。

孩子的人生起点不是上什么早教班,也不是早做什么胎教,而恰恰落在父母的身上,藏在每个原生家庭的氛围里,是在父母看待孩子的育儿态度里。

让孩子选择,护航他们心中的坚持。

当然不是要放任孩子做不正确的选择,仔细想想,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大部分的冲突都是来自选择的不同。

因此,育儿的第二个智慧就是要学习如何面对孩子的选择,如何巧用过程让我们的心愿变成孩子心中的坚持。

为了能帮助孩子做好选择,我们从当父母的第一天开始就可以思考和练习以下3项功课:设计自己的形象——我想当什么样的父母;告诉自己——参与孩子的选择过程比告诉他你的决定更有效;巧用孩子自己的力量——让他对自己的选择不放弃。

在这个新时代里,父母以各种面目出现,“主流”的父母类型,有以下类型。

控制型父母:这是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中国父母,遥控孩子,听父母话的就是好孩子,选择父母认为是对的决定就是孝顺。孩子活在父母的控制之下。

放任型父母:他们基本属于没辙的父母,也不想多管孩子的事,因为他们自己还是孩子,从来没有长大过。

规划型父母:他们的“心计”太早、太重,从宝宝出生就设计好了“造娃工程”,此后的日日夜夜便按照这张工程图纸来亦步亦趋的实现孩子的成长旅程,而图纸上的地标基本上都是名校所在地。

混合型父母:他们没有明确育儿观,想出一出是一出。

攀比型父母:就如生活中爱秀包包、跑车和人脉关系一样,这群父母基本是把孩子当另一款奢侈品来跟着风向经营的。

智慧型父母:他们见多识广,提早从“养宝宝的阶段脱身,进入“教”孩子自我学习的阶段。

我们到底要在孩子面前以什么面貌出现?这个问题很严峻,也很棘手。但如果我们能从此时此刻开始,时不时地悄悄问自己一句,再时不时地打量一下自己,那么我们做父母的要求就会有所改变。我们要“心想”把自己变得更好。

让孩子参与选择比告诉他如何决定更重要。

托儿所、幼儿园的选择要点:首选就近的;其次考虑环境安全、整洁;别忘了看厕所的洗手池是否是为孩子专用的;了解食谱判断是否有统一的营养标准;注园区里是否设有户外活动场地至关重要;意幼教老师的资质。

小学的选择要点:以就近入学为重要决策因素;实事求是地考量自身家庭的经济状况;仔细考量孩子的兴趣;判断学校是否符合孩子就学的长期目标。多带孩子去看看,让孩子做灵性选择。

育儿的第三个大智慧:给孩子时间,相信他们内在的成长力量,也就是相信孩子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正错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让孩子在错误里再待一会儿”,犹如感冒了不要急于吃抗生素一样,让自身的抗体发生作用。这就是试错,不让孩子试错就如同从不让孩子生病,但一旦生病了,则无药可救。试错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让孩子的思维变得自主,他不仅要对自己的成绩做主,更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从而自我修正、完善,最后变得更强大、更优秀。作为父母,我们能够给予的就是我们的时间、耐心和理解。

当然,“试错”是把双刃剑,我们使用它时必须设定一个度,而这个度其实已经很自然地长在了父母的心里。这个度包括以下3个方面:同理心;安全观;常理心。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度:装点傻,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里,只要孩子开始做一件新的事,我们可以让他先自己做一个计划,而不要立即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装点儿笨——“笨笨地”向孩子们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告诉我们不太明白,让他们来为我们“上课”;装慢点儿——比孩子慢一拍,给孩子多点儿自主的空间;装作没看见——不急于纠正或说教。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度的大小,决定孩子的能力大小。

放孩子独立,不做“直升机妈妈”,孩子需要独立和自由才能成长,过分保护会使孩子失去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且自我独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学会。

作为父母,我们要多去关注:中文学习,通过中文学习完成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对世界怀有强烈探索感和投入感;人文、艺术、音乐和运动的熏陶。

给孩子优质教育,优质教育的根本就是创造不同,而非相同;追求个性突破,而非随波逐流;提倡服务社会改变世界,而非个人利益最大化。

“好学生”面对困境坚韧不拔;面对未来必定要有抱负;面对未知始终保有好奇心;独特世界观;勇于接受变化;不断思考。

想要孩子自强,就帮他们找到自己的“软”实力,“软实力”就是一种让你变得“独有”的实力,它来自孩子对某一事物的自发追求;来自孩子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来自父母和周围榜样的力量。

作为父母,我们要在孩子幼年的学习阶段,更多地关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而不是关注分数,因为关注分数只是关注了一个无法改变的结果,而关注兴趣就是关注了源头,关注习惯就是关注了过程,关注能力就是关注了反复磨练。只要把习惯养好,能力就会增强;能力增强了,分数必然就会上去了。

所以我们不要做孩子的审判者,而应做孩子的亲密伙伴。我们要明白,一个冷分数其衡量不了孩子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的,更不适合拿来评估10岁前孩子于未来的无限潜力。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可以选择有温度的、多元化的学习评估系统来替代冰冷的、单一的分数评估系统。父母这样做,就是要告诉孩子:你已经做得很好,但学习真的不容易,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得更好吧!

如果我们的前半生走在孩子的前面为他们引路,那么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在我们的后半生可以走在孩子的身后,让他们为我们引路,为我们护航。

我们要懂得,赋予孩子心灵力量的一定不是玩具、游戏、事物,我们与孩子之间的缘分是最值得感恩的,从最自然的事物开始学习赞美!

妈妈的心开始柔软,孩子的心才会柔软;妈妈的眼睛开始美丽,孩子的眼睛才会美丽;妈妈说话悦耳,孩子说话才会悦耳。妈妈会感恩,孩子才会感恩。

当我们可以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孩子的问题时,迎接挑战就是改变孩子的一个契机。

有了楷模,孩子就会自己变得优秀。鼓励孩子参与到身边任何能帮助他人的活动中去。当孩子被他人需要时,就是他的价值被最好体现之时。

犯错是孩子学习“自我醒悟”的好机会,只有当孩子学会了“自我醒悟”,他的内心才具有变化的动力。

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需要家庭之外的人和事来促进、影响和孵化。

让孩子坚守自己的兴趣比发现兴趣更难,能坚持下来的兴趣都是因为孩子热爱,我们需要保护的恰恰就是这份热爱,从热爱出发,护航孩子将兴趣转换到特长。

生活里的许多小事都可能成为孩子生命中的某个转折点,所以让孩子体验的角色越多,他的情感就会越丰富,阅历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厚实,最后这一切都会混合“发酵”酿出一缸完全出乎意料的好酒。

我们要相信孩子是需要慢养的,因为人生无法速成;要相信孩子是有自身成长轨道的,所以我们的一切努力和付出只能成为环境而不是内因;要相信孩子所有拥有的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只能顺应而不能强迫。

孩子亲眼看到的和亲身体验到的将比我们的谆谆教诲来得更直接,更易接受。

亲子教育不是抓得紧就对,也不是放了手就会有效果,更不是给予了知识就完成孩子的教育任务。

人在幼年和青少年时期所接触到的事物,对其成长和成人有着永久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和作用。

按照孩子的生长进程,为他们设计出每天的闲暇活动和内容;围绕孩子稳定的兴趣和特长,与孩子一起规划出一个比较长期的课余和周末的兴趣项目;带领孩子走出家庭,走出自我,去勇敢探索未知,去接触不同文化中的人、事、物,去参与各类社会化的活动。

还要注重孩子的情商培养,提升孩子的情商,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决定一个人的成功因素主要来自情商。情商管理着一个人极其重要的两种大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和与他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0~2岁:为孩子建立起安全感、信任感。

2~3岁:为孩子强化并固定他们的好情绪。

3~4岁:为孩子输送感受情感的机会。

4~6岁:让孩子感动于友谊的快乐。

关于分享:尊重孩子的物权,不要强制孩子分享,否则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东西,即使某一次迫于压力变“大方”了,下次可能会更缺少安全感,行为上会表现得比以前更小气;不斥责孩子“自私”;从孩子不太在意的玩具开始分享;见“不好”就收场;为公平护航;身教胜于言教。

暑假是用来丰富生活的,而不是用来填充日子的。孩子的世界里不应该只有父母、家庭、学业和学校,更不能只有自己。让孩子对世界负有使命感,从而胸怀变得宽广。

我们忍住自己的功利心,多点耐心,要打破求稳的心态,

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轻松又满足的妈妈,有时间和朋友聚会的妈妈,有心情一个人去旅游的妈妈,不把孩子和老公当作她生活全部重心的妈妈,懂得让家务分配得宜的妈妈。

不做苦妈,做酷妈,让孩子崇拜的妈妈;与孩子保有一样的兴趣;让自己保留一份童心;做一个欣赏孩子的妈妈;给孩子自由的空间;给予孩子信心。

父母的大智慧就在于帮助孩子解决了吃喝拉撒问题后,还能成为他们一辈子的朋友和人生路上的辅导员。

只有我们改变了,孩子才会发生改变;只有我们先变得智慧起来,更好地理解和读懂孩子,我们才能成为够格的父母,成为给予生命之后还能给予理智光芒的父母。

只有妈妈活出了格局,孩子才能有榜样、视野、信念以及内在的力量去争取和把握自己的人生,去参与和改变未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