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忍不住吼孩子,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0

1. 换位思考,如果你小的时候,五岁的时候,那么弱小,被自己最依赖的妈妈吼,狰狞的面孔,可怕的吼声,你的心都吓哆嗦了,你很委屈,也很害怕..........你忍心么?

2. 你的这种性格养成,恐怕你小的时候,也是被吼大的,你也想将来孩子长大,也变成你这样么?

3. 想想平常对待外人朋友同事时候的你,遇见那么多龌蹉事,也能忍住,淡然面对,对待外人尚能如此隐忍大度,那么对待自己的家人、骨肉,反而释放自我,任由负能量去伤害自己、伤害自己最爱的人和最爱你的人,何其糊涂!

4.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错而不改,你自己合计吧。

言尽于此。莫待追悔莫及之时。

脾气再好的家长,也有被孩子折磨到奔溃发脾气的地步,每个家长发脾气的初衷都是为了教育孩子,只不过采取了一个错误的方式。

总忍不住发脾气吼孩子,就要反思一下自己,因为长期遭受暴脾气的孩子,在性格和做事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长期发脾气对孩子的影响深远而持久,其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疏远亲子关系

爱情、亲情都是需要维系的,没有人喜欢被别人乱吼乱叫,孩子也一样,他喜欢鼓励、支持与赞扬。

经常发脾气吼孩子,无异于将孩子从自己的身边推开,时间长了,孩子便不会主动和父母交流和沟通,渐渐地,亲子关系会越来越难相处,甚至有着不可修复的隔阂。

二、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方式

如果孩子经常遭受爸爸妈妈的乱吼乱叫,孩子的性格会变得懦弱胆小,变得不相信自己甚至会自卑,对很多事情会表现的不敢说也不敢做。

幼年时期原生态家庭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家庭,在以后的婚姻生活中,他可能会采取同样乱吼乱叫的方式来教育他的孩子,这将是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三、降低孩子的幸福感

孩子眼里的世界很简单,幸福也很容易满足,不过是有疼他爱他的爸爸妈妈,有好吃的好玩的。

一个面目狰狞的面孔在孩子的面前挥之不去,他怎么会感到幸福?尤其是在和别的小朋友比较的时候,孩子心里的落差会增大,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会降低,也很难让孩子感到快乐和幸福。

有时候脾气上来了真的控制不住,发完脾气后又后悔不已,做了妈妈后,更是经常在发脾气与后悔两种模式间切换。

为人父母,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脾气,给孩子一个完整幸福的童年。暴脾气上来时,学会控制。

发脾气解决不了孩子的根源问题,只会让父母和孩子间的矛盾更深,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一个不乱发脾气的父母。

很多妈妈都是这样,包括我在内,遇到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忍不住就火冒三丈,大吼大叫,过后又后悔内疚。



后悔内疚对吼叫孩子的我们来说是无意义,只会增加我们的挫败感和低价值感,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只要我们有意识想改变,就是进步。

我们首先要了解,我们为什么会对孩子吼叫 ?

1. 找到那些容易让你发脾气的日常原因

导致我们父母们情绪爆发的典型原因包括压力、疲劳、兄弟姐妹争斗以及孩子不听话,和淘气导致的烦躁,每天有太多的事情让人无法保持淡定。

2.吼叫成为习惯

对很多人来说压力和经常出现的情绪,会使得吼叫成为一种习惯,一旦形成习惯就变成了一种不加思索的行为,就像每天早上起来要刷牙一样,习惯是不需要思考,直接就会做出反应。

3.童年的伤害,家庭中的“遗传性吼叫”



几乎所有人在童年都受过伤,如果没有治愈这些创伤,就会阻止我们以真正希望的方式养育孩子,如果童年时期,你在某个方面受过创伤,你一定会发现在教育孩子时在这方面感到痛苦,从而给孩子造成创伤。如童年时期你的父母经常对你吼叫,你长大后也会对你的还哦子吼叫。

第二我们要了解吼叫对孩子的影响

冲孩子吼叫并不能改变他们的行为,尽管我们都知道吼叫在短期内会有效果,但总的来说,这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工具。

1.伤害亲子关系,导致孩子和父母有隔阂,孩子不能敞开心扉接受父母;

2.让孩子对家长的吼叫感到害怕,情绪非常糟糕;

3.模仿家长,遇到情绪问题也开始大吼大叫。

第三,如何避免对孩子吼叫

1. 承认你的情绪

我们面对孩子原始情绪产生的恐惧,实际上与我们的童年经历有关,将其斩斩草除根的唯一途径是,观察儿时它对我们的影响,对你不断上升的怒火说:“谢谢你在我年幼时保护了我,我现在已经长大,这些感受已经没有问题”。

2.停止、放下、深呼吸

每当你注意到自己提高嗓门或者将要提高嗓门,马上停止说话,闭上嘴巴,暂时不予理睬离开。做十次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放松心情。

3.帮助身体释放愤怒



当你感觉到愤怒时,需要设法释放出来,停止活动深呼吸,这并不是紧急事件,摆脱紧张的心情;

可以设法让自己笑起来,这样可以释放紧张的情绪,有效改变心情;

如果需要发出声音,可以小声哼哼,或者在没有人的地方大喊;

也可以挤压双手的针灸穴位空手切位置,强化镇定意愿。

4 .改变想法

遇到孩子惹自己生气时,一定要提醒自己,他的行为像个孩子,因为他本身就是孩子,当孩子看是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正是最需要关爱的时刻。

5.跟踪你的吼叫



这是《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一书中的方法,追踪法——在这一段时间来注意你的吼叫触发器和你的反应, 记录发生的事情,是改变行为的有效工具,

具体如下:

1.事件

2.你的反应

3 .回应

4.后续情况

5.评估

再也不吼孩子了!这样的誓言,大家发过吗?可是要做到,真难呀。下面三个小方法,可以帮助控制吼叫,不如试一试:


A. 吹熄心中的蜡烛每次想吼,就做个深呼吸,想象自己手上捧着一支蜡烛,然后呼气把它吹熄,这是无数心理学家倡导的平息愤怒、紧张的有效办法。

B. 找到事情背后的原因在一个二胎家庭里面,哥哥欺负妹妹,妈妈没有冲哥哥大吼,而是问了下哥哥:今天在幼儿园有人欺负你了吗?问完才知道,今天在幼儿园,有个小朋友推了他,他很生气,告诉了老师。他以为老师会好好管管那个小孩,但是老师只说了一句:知道了,所以哥哥更加生气了。哥哥没能处理好心中的愤怒,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所以同样地推了妹妹。一遇到让你不爽的事情就开吼,肯定是无法看到孩子行动背后的情绪原因的。

C. 1-2-3魔法暂停倒数321的方法,其实大家都用过。一对3岁的双胞胎,就是不肯停止玩玩具上床睡觉时,妈妈只是简单说,现在请停止 游戏 。如果他们不听,她就平静地说:我数到3,就得离开。她一开始数1,大多数时候,孩子就会开始行动了。用倒数的办法来代替吼叫,让很多妈妈停止了吼叫这种无用而伤人的坏习惯。


我是三小只妈咪,很开心能回答问题。

关于总是忍不住发脾气吼孩子,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因为我有三个孩子,我从平常生活中总结了以下经验,点开视频来看看吧。

不邀自来,回答下。

这个问题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也是读了很多 育儿 书,看了很多 育儿 理念,但是某些时刻,仍然会冲孩子发脾气。所以很理解你。

首先,我们不要过于自责,我们是妈妈,但我们也是人,是人就都有情绪,喜怒哀乐很正常,而且在孩子面前,与其掩饰真实的情绪,不如让孩子面对真实的妈妈。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一书里说:”做父母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肆意对孩子发脾气。

作为父母,我们还是要修炼控制情绪的能力,比较妈妈的好情绪,会影响到一家人的心情。

那么,我们如何做呢?

1、寻找合适方法,宣泄负面情绪

当妈之后,面对孩子的屎尿屁,生活中的一地鸡毛,真的难免情绪失控。

所以,找机会去外面散散步、看看电影,或者找闺蜜聊聊天,总之要找到释放情绪的方式。

我总是用看电影的方式释放情绪,心情不好了,找个喜剧电影看,看完乐完就没事了。

2、对孩子发了脾气,要及时补救

给孩子说对不起,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觉得孩子不在意你的对不起,道歉这件事,必须真诚,不能敷衍,即使是对着一两岁,还不太会说话的孩子,也要真诚,真心。

给孩子表达你的爱,告诉他,即使妈妈发了脾气,也依然爱他。

总之,吼了孩子之后,不要过于自责内疚,如何补救,如何修复你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才最重要!

很多粑粑麻麻都有 “吼孩子”的习惯,下面这样的经历可能你也遇到过:

上午给小宝洗漱穿起来,给她放在沙发上玩。她看到买的一盒核桃酥要吃,于是打开给她,还叮嘱她不要拿到沙发上。

去卫生间回来,发现沙发上不仅有核桃酥,还有盒子里的好多碎屑。顿时,就压不住火了。

一边把沙发垫拉起来抖着,一边朝小宝吼着:

下次再这样,就把你扔出去! 小宝也不吭声,站在一边可怜兮兮的样子。

上面的情形想必不少粑粑麻麻都觉得似曾相识吧,明明叮嘱过孩子不要做这样那样的事情,要考虑这样那样的后果,但孩子依然心比桥墩还粗,非要往粑粑麻麻的 “枪口”上撞,总逼得面慈心善的你们张口血盆大口吼孩子。

为什么我们总是忍不住吼孩子呢?


原生家庭带出来的“病”

在我们的思维模式下,无法做到冷静处理孩子的问题,吼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的暴力、泄愤方式,我们如此,我们的父母如此,我们的父母的父母可能也是如此……回想我们小时候,一旦犯了错误,是不是就容易被 “皮带炒肉丝”了呢?


血气方刚的粑粑麻麻真的需要给自己降降温了……

吼孩子起不了任何 “教育”的作用

吼孩子的后果是什么呢?看到孩子可怜兮兮的样子,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凶了?是不是对孩子太残忍了呢?

看来大家都知道吼孩子是一种暴力镇压......

吼孩子只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沉重的负担,并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真正能做好自己情绪的管理的父母才有资格去教育孩子。

不然,粑粑麻麻就会陷入吼孩子-后悔-吼孩子-后悔的死循环中。


孩子有样学样,坏习惯是会传承的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但是模仿不止体现在积极的事情上,也体现在负面的事情的,比如吼孩子。如果你希望有一天看到孩子对你不爽也用吼你的方式吧,那就尽情地吼吧。

如何“戒吼”


1、自己保持冷静,以免做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2、给孩子做选择题,让他选择后果

3、用规矩来管理孩子,而不是用大人的暴脾气来震慑

都说养孩子是父母的一场修行,我们一起加油吧!

Hi,我是孩子王首席 育儿 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 育儿 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孩子上天恩赐的瑰宝!当我们忍不住吼孩子时, 不妨 克制住自己的情绪, 换种教导方式,真正的理解和尊重孩子要好很多。

家长对孩子期望高,一旦未满足,无法约束自我情绪,忍不住吼孩子

对80后、90后的父母来说,孩子还没到我们身边,就学习了 育儿 知识和理念,立志 当不打骂、不吼孩子的好爸妈 。可当孩子慢慢长大,又淘气又不听话,我们会忍不住“怒火 ” 吼孩子。事后,看着孩子眼中含泪,又心疼、又内疚。

相信,很多年轻的父母都经历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希望孩子 乖巧、懂事、优秀又有礼貌,对孩子报以巨大期望 。可孩子却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对孩子的失望生气,导致我们控制不好情绪,放大心中的不满,吼孩子。

其实,“吼 ” 孩子,治标不治本。即使当时孩子畏惧父母权威,改了、听了,可次数多了,孩子会疲乏、无所谓,对父母的管教不走心,慢慢的吼不管用,就会采取更极端的手段管教孩子。因此, 唯有正视孩子不足,约束好自我情绪,慢慢引导。

孩子的心理发育不完全,做不到大人眼中的完美,常会惹父母生气

题主对五岁的孩子吼,想起了我家孩子五岁时,常说的一句话“我不是三岁的小孩啦,我已经五岁啦”。五岁的孩子,比较有想法,喜欢 探索 ,总反问“为什么”,甚至有些小叛逆,自认为是大孩子,心理发育显著提升,但又不是很成熟。

父母的遗传和之前的培养,五岁孩子,个性凸显又不成熟,很多事情上无法尽善尽美、满足父母要求,常常惹父母生气, 这不是个例,而是此阶段孩子的共性特点。对此,我们要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过程,需要家人的耐心引导。

忍不住要吼孩子时,怎么办

阿德勒说过: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所以,为了孩子,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少吼孩子。

首先,控制自我情绪 。明确吼孩子毫无益处,从心底认同孩子此时的成长阶段,需要我们的耐心。当实在忍不住要吼孩子时,在心底默想一分钟,若外人做的不对、我们看不惯的,会碍于教养不去和对方计较,对外人都能容忍和大度,何况对最亲近的孩子呢?要发火前,想一下,忍耐控制住自我情绪。

其次,将情绪与事件剥离,学会倾听。 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其原因,我们要对孩子抱有尊重和好奇,剔除我们的先入之见,慢慢等待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倾听时,感受孩子的情绪变化, 情感 上和孩子共鸣,接纳他的想法,最后再给予孩子情绪上的疏导。

再次,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父母身上有什么,孩子身上就会呈现什么,孩子就是我们的缩小版,我们如何对孩子,孩子一定如何反馈,孩子的一切,都传承父母的言传身教。我们做到了、做好了,孩子无形中学会了。

最后,转变教育方法,从孩子角度想问题。 孩子很纯真,最喜欢父母,有时候换到孩子的角度想,会豁然开朗。另外,每个孩子都不同,不和别人家孩子比较,相信我们的孩子。

总而言之, 吼孩子毫无益处, 教导 孩子确实 需要耐心,蹲下来和孩子好好沟通,了解和尊重孩子。 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是: 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对错误的方向予以引导,对于正确的方向给予鼓励。相信,当我们转变态度后,孩子也会随之改变,越来越优秀,加油!

我也总是不由自主地吼孩子,但是每次冷静下来后又非常后悔,因为仔细一想,其实很多时候并不真正是孩子的错。

发现身边有很多人都是如此,控制不住自己向孩子发火,发完之后又心疼孩子,觉得很后悔。 那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很多时候惹自己生气的并不真的是孩子,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呢? 之前一直以为是自己脾气不好,自我管控能力太差。

前段时间听了海豚学院一一老师的家庭教育课程,了解到我们在家庭中愤怒情绪一般有以下六种来源:

第一,孩子不听话,我们觉得没有掌控感,失去了安全感,内心感到恐慌,孩子的行为触及到了自己界限。

第二,孩子不听话,引发了家长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所受到的委屈、怒火、不被允许等没有得到接纳的情绪。

第三,孩子像一面镜子一样,暴露出了我们自己的缺点和阴暗面,使自己的潜意识不能接受。

第四,孩子是夫妻关系的替罪羊,为不和谐的夫妻关系买单。

第五,这是事业不顺的爆发口,自己内在力量不足,然后迁怒孩子。

第六,在外面人际关系中自己的界限被侵犯,得不到尊重和认可,将压抑的怒火发泄到孩子身上。

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是接下来行动改变的前提。仔细审视自己的现状,看自己属于以上提到的哪一种情况,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在面对孩子时,轻松做到和颜悦色。

总是忍不住吼孩子,该怎么办?

当妈后女性的脾气普遍没有了以前的温柔,当妈妈面对孩子将阳台上的吊兰连根拔起时,当妈妈看到孩子孩子吃饭时把饭洒的满身都时,当妈妈看到满地打滚撒泼无理取闹的孩子时。

总是会忍不住发脾气冲着孩子大吼大喊,但是,孩子却还喜欢粘着妈妈呢?其中的原因,今天,咱们来了解一下,也请妈妈要懂得珍惜。

孩子在小的时候喜欢粘着妈妈,对妈妈有着很强的依赖感。所以,即使妈妈在对孩子大吼大叫时把孩子训哭了,但是孩子依然对妈妈有着深深的依恋,这就是人类本能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血浓于水的表现。

一﹑一到三岁,是孩子最需要安全感的阶段

当孩子处于一周岁到三周岁的阶段时,是孩子最妈妈依赖感最强的阶段,而且也是孩子最需要安全的时期。由于,孩子还太小对于外界的干扰都还没有心理承受能力,所以,比较胆怯容易缺乏安全感,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爸妈给予很多的安全感。

这个时期的孩子睡觉时喜欢挨着妈妈睡,感觉这样才有安全感,才能安心的入睡。记得大宝在一周半的时候我到外地工作了四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大宝由姥姥代为照顾。当我回来时,看到大宝在门口等我,我看到大宝时已经控制不住的眼泪流了出来,我去抱大宝,而大宝却一把把我推开了。

我不断地问大宝,我是谁啊?大宝不说话,我止不住的流泪,觉得很是对不起孩子,孩子都不认识我了,把妈妈给忘了。我把给大宝买回来的玩具一件一件的给大宝,大宝仍然不高兴,也不喜欢玩具,一直不说话。大宝只喊老公,爸爸,却不叫我妈妈,我知道了孩子是在生我的气。晚上睡觉时,我抱着大宝,大宝用自己的小手拉着我的大手睡着了,半夜说梦话:妈妈,不许走。

我知道因为自己让大宝失去了安全感,导致大宝因为我的离开而生我的气,不理我。至此,我再也没有因为任何事情而离开大宝了。

二﹑父母,请在孩子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1﹑坏脾气会遗传

爸妈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经常遭到爸妈的批评和指责,却没有得到过爸妈的表扬和肯定。而童年就是在爸妈无边无际的大声呵斥中长大的,这样的孩子即使在有灵性,也会被爸妈摧残的所剩无几。当孩子成人后很容易出现与人交流困难,疑心重但内心却很脆弱敏感的情况。

我们生了孩子就要对他负责,不仅是给他吃穿,抚养他长大,更好给他好的教育好的品性。

2 ﹑坏脾气是亲子关系最强的杀伤武器

每次回老家都会听妈唠叨几句,谁谁家儿子都四十号几的人了,满大街追着七十多岁的老爹要打。

听妈讲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对于教育孩子不是打就是骂,没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所以,也就习惯了。但是,有的长大后却开始反抗了,所以就出现了儿子满大街追着老爹要打的情况。没有谁喜欢跟脾气暴躁的人说话,即使亲子关系也是一样的。

3﹑控制自己的脾气

为了让孩子 健康 快乐的长大,拥有一颗良好的心态,作为爸妈的我们要尽最大可能的控制我们的坏脾气。

三、吼孩子的影响: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由于我外出工作回来后,一直在家带大宝,大宝变得开始很粘我。即使,我去厕所几分钟的时间大宝就会满屋子喊我,直到找到我了才安心的玩耍。大宝玩耍时,让我在边上看着,或者陪她一起玩耍。到晚上睡觉时大宝一直拉着我的手,直到睡着了也不肯放手,半夜翻身发现没有拉着我的手就会边哭边叫妈妈,当拉住我的手时就又安心的睡着了。

而且,当大宝到了该去幼儿园的年龄时,我去送大宝。大宝哭的撕心裂肺,使劲的抱着我嚎啕大哭,所以,大宝三周岁时没有去上幼儿园。我问大宝原因,大宝说,我总是想妈妈,一想妈妈就哭,总是哭。

太过于粘人的孩子,其实就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综上所述:在孩子小的时候都会对爸妈有着很深的依赖感,觉的只有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才有安全感,才能让自己安心,处于放松的状态才能更好的玩耍和学习。所以,爸妈们在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爸妈的时候给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让孩子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