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一封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7

1. 翻译一封文言文的信

如燕:

你看到这封书信就仿佛见到我本人。我们在洛阳相聚没多长时间,我就转而南下,匆忙地和你分别,想起来不禁心中惆怅。

我们将要分别的时候,你为我缝补衣服,洁白修长的手握着绣针,把官凭放在袍子里,我看着你屏住呼吸,全神贯注,手指熟练地舞动,银针在布上穿梭自如,不久就缝好了,我不禁微微一笑。没想到那双平时习惯于舞枪弄棒的手也能做出如此出色的针线活。现在官凭依然在我怀中,我仿佛能感觉到你手留下的余温依然存在。当时你扶着门向我道别,殷切地对我嘱托,我立刻拍马而走,真的不是因为我不重视你对我的一片感情,只是不忍心看见你泪水盈眶,满面忧愁罢了。

我还记得我们从在崇州相识,随后历尽波折,悲喜交加,到最后峰回路转,能与你手牵手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我的命运怎会如此好啊?后追随大人,勘破蛇灵一案,退隐到江州。我们一起经历刀光剑影,共赏湖光山色,互相陪伴在身边,有时齐心协力,同赴危难,有时烹茶煮饭,一起欣赏渔歌唱晚的美景,不亦乐乎。谁料想江州案后,竟然聚少离多。后来辗转到凉州,奔波劳顿,四周充满危险,但能侍奉在大人身边,受大人精妙的推理艺术的熏陶,同时惩除奸邪小人组成的朋党,也是人生快事,只是担心你独居府内,终日面对孤灯冷月,难以忍受寂寞之苦。凉州地处偏远,鸿雁不至(比喻通信不便),没有办法安慰你的思念之苦。你曾经让我要安心,想来十分惭愧。甲胄穿在身上(比喻吃朝廷俸禄,为朝廷尽忠,身不由己),难以与你厮守在一起,经历数年的别离,思念之情无法寄托,怎能安心?我们洛阳重聚时,我难抑心中欣喜,认为这次终于可以安顿下来,和你把酒赏月,诉说分别以后发生的有趣之事,一起喝茶,谈古论今,观恬淡的云,轻微的风,无奈发生了邗沟案,不得不重披征袍,匆匆别离,怎么办啊?

晚上忽然梦见身在江州,浔阳江上驾一叶扁舟,江水碧绿,天空辽远,我们身上红衣胜火,悠然自得,难以说尽其中深情。此见案子办完之后,我会执子之手,共度余生,相亲相爱,不辜负你对我的一片思念与深情。春寒料峭,天气微凉,希望你注意身体,多加珍重。

元芳匆忙写下

2. 以自己的名义给吴均写一封信(文言文)谢谢了,

叔庠兄: 顷读来书,富春之奇山异水般般如在眼前,如此养眼好文,朱某得读,幸何如之! 君曰:“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大有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之慨,真真羡煞老弟也!怎奈俗务缠身,不能与君把酒贪欢、徜徉山水,恨恨! 夫山: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夫水: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山之险,令余豪情顿生;水之清,令余块磊全无,呜呼!佳景自能养心,妙文亦可移情,吴兄以为然否? 结句又云: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诚哉斯言!世上富贵浮云耳,青莲居士所言极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五柳先生又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余误入尘网经年,宦海沉浮,身心俱疲,已有退隐意,“明朝”如能“散发弄扁舟”,优游于山水之间,兴之所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岂不妙哉? 歌云:“亲爱的你跟我飞,穿过丛林去看小溪水……”,虽云男女情事,亦证你我情怀,信笔拈来,博君一哂耳! 一笑,搁笔. 朱元思 敬上 (吴均字叔庠,至于是兄是弟,因朱元思生平不详,无从得知,姑作兄称):。

3. 文言书信格式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

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劭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

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

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

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

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

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

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

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

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

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

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

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

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

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

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

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

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

日前曾奉一函,谅已 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

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4. 文言文的信我想用文言文给朋友写封信,信的内容包括很久不见甚是想

XX君足上:经月未见,寒暖不定,君身康健否?余心久念甚矣,只惜常日俗事烦扰,未得闲时以探之,憾矣.余前日偶得一书,字句珠玑,良解烦忧,心甚喜之.思君近长需之,但凭以赠,盼君见书如面,一偿心事,二可解颐,余心之所慰也.古人云,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君有鸿鹄之志,盛世之中,岂可蜗居而安乎?幸国泰物丰,天竞百业,此是为大展宏图之良机也.盼君朝乾夕惕,勿纵微时,早日得偿所愿.年关将近,早祝平安,君心得悦,余心足矣.余身无恙,万勿相念.罔寄鱼雁,盼复德音.XX顿首呃,根据楼主的意思大概写这些,楼主可以凭自己的情况再添加内容,希望能帮得上忙.。

5. 关于文言文写信的格式

写信的格式: 给----的一封信(可要可不要) 尊敬的---(顶格写) (空二格)先向对方问好 正文 此致 敬礼(另起一行,要顶格写) 写信人署名 写信日期 以上就是一般书信的格式,实际运用时,也可稍作变化。

信封的格式: 收信人邮编 收信人地址 收信人姓名 发信人地址 发信人姓名 发信人邮编 PS:当然,你只写收信人的信息也可,但万一地址不正确,就退不回来了。 中文信封为竖写样式。

右上起书写收信人的地址 中间有一个竖长方红色框,写上收信人的尊姓大名和台鉴,一般写“先生”之类居多。 左边偏下写上寄信人的适当的落款。

通知的格式: 各种类型的通知各有不同的写法。以下介绍各类通知标题和正文的一般写法: 1.标题。

通知的标题有完全式和省略式两种。完全式标题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齐全的标题,省略式标题则根据需要省去其中的一项或两项。

省略式标题有如下三种情况: (1)省略发文机关。如果标题太长,可省略发文机关。

如“关于县级市经济管理权限的通知”,这个标题便省略了发文机关。省略发文机关的标题很常见。

如果是两个单位以上联合发文,不能省略发文机关。 (2)省略多余的“关于”和“通知”字样。

发布性和批转性通知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发布(批转、转发)+被发布文件标题+通知”构成。被发布、批转、转发公文为法规、规章时,一般应加上书名号,有时由于被批转、转发公文标题中已有“关于”和“通知”字样,或者被批转、转发的公文标题比较长,这时,通知的标题一般可保留末次发布(批转、转发)文件机关和始发文件机关,省略去多余的“关于”和“通知”字样。

否则,就会出现一个标题中有多个“关于”和“通知”的现象,显得很长,读起来也拗口。如:“**县人民 *** 关于转发《**市人民 *** 关于转发〈**省人民 *** 关于转发人事部关于***同志恢复名誉后享受**级待遇的通知〉的通知》”。

这个标题有四个层次,用了三个“关于转发”,两个“的通知”,很不顺口。可把这个标题简化为“**县人民 *** 转发人事部关于***同志恢复名誉后享受**级待遇的通知”。

至于被省、地区等转发过的内容,可在转发意见中交待清楚。 (3)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

如果通知发文范围很小,内容简单,甚至张贴都可以,这样的通知标题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只写文种“通知”二字。 2.正文。

通知的正文主要包括原由、事项、要求三部分。主体在事项部分。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通知正文的写法: (1)指示性通知的写法。指示性通知的正文,一般先写发文的原由、背景、依据;在事项部分,或写发布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办法、措施等,或写带有强制性、指挥性、决策性的原则(或指示性意见)、具体工作要求等。

指示性通知的事项,一般具有影响面较大、比较紧急和有一定的政策性的特点。 (2)批示性通知(批转、转发性通知)的写法。

批转与转发性通知正文写法大体相同。可以把这两种通知称为“批语”,把被批转、转发的文件看做是通知的主体内容。

批语的内容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说明批转的目的或陈述转发的理由; 2)对受文单位提出贯彻执行的具体要求; 3)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补充性的规定。 用通知批转或转发下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和上级机关的公文时,对被批转和转发的文件已起到了一种公布、认可或推荐的作用。

从构成上看,这种通知由批语部分和批转或转发文件组成,批语和被批转或转发文件都不能单独作为一份文件。如果批语脱离被批转或转发文件,没有实际依托内容,不能单独行文;如被批转或转发文件离开批语则不能纳入通知的内容,不能体现发文单位的意图,没有批语予以的权威性和合法地位。

(3)事项性通知的写法。事项性通知正文的写作,要使受文单位了解通知的内容(即事项),以及做什么,怎样做,有什么要求。

正文一般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头,一般是说明为什么要发此通知,目的是什么。

第二部分是主体,即事项部分,将通知的具体内容一项一项列出,把布置的工作或需周知的事项,阐述清楚,并讲清要求、措施、办法等。这类通知多数用于布置工作,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工作通知”。

第三部分是结尾,多提出贯彻执行要求,如“请遵照执行”,“请认真贯彻执行”,“请研究贯彻”等习惯用语,也有的通知结尾不写习惯用语。 写事项性通知,要开门见山,忌转弯抹角。

在叙述事项时,要突出重点,把主要的、重要的写在前面。根据需要,主要的内容可详写,讲清道理,讲明措施,次要的内容则尽量简略,扼要交代即可。

在语言表达方面,通知主要以叙述为主,对下级单位提出要求。有时可以适当做一些分析、说理。

但通知中的说理不像议论文的说理那样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只要抓住关键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把道理阐述清楚即可。 (4)知照性通知的写法。

知照性通知的正文,只要写清楚行文的依据、目的和事项即可。要求文字简练、明白。

(5)会议通知的写法。会议通知依据其不同类型,有不同的写法。

通过文件传递渠道发出的会议通知,一般应写明召开会议的原因、目的、会议名称、主要议题、到会人员、会议及报到时间、地点、需要的材料等,通常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