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姚启圣在收复台湾中,贡献大于施琅,为何康熙却只奖施琅而不奖赏姚启圣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3
姚启圣虽未招降过施琅,但却保荐过施琅。康熙十七年四月,姚任布政使时向在福建的康亲王杰书推荐施琅,姚任总督后,又于十八年六月正式向康熙帝保荐施琅。由于姚启圣和闽籍大学士李光地的保荐,康熙终于下决心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到任以后,姚启圣在后勤装备方面给予了鼎力支持。但是二人在出兵季节和打击地点上发生分歧。施琅主张在六月乘南风进攻澎湖,然后进攻台湾;而姚启圣主张在十月乘北风分兵进攻澎湖、台湾(二人意见前后也各自略有修正)。由于二人争执不下,所以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夏平台水军未能出师。当年十月清廷同意了施琅的请求,令施琅专征,留姚启圣驻厦门供饷,否决了姚一同出征的请求。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施琅率舰队由铜山(今福建东山岛)出发,十六日进攻澎湖,至二十二日攻克澎湖,守将刘国轩逃往台湾。八月,刘国轩、郑克?(郑经病死后大将冯锡范杀经长子立次子克?)等降清。施琅入台不杀不掠,后又请求在台湾留兵驻守。施琅因平台之功被康熙帝封为靖海侯。姚启圣在统一台湾过程中也有很大功劳,主要表现是:招降用间,主张武力统一台湾,推荐施琅并为之提供后勤保障,厚赏征台军士并鼓舞士气,平台后主张不放弃台湾(与施琅不谋而合)。他曾捐资制造大小战船100余艘,给施琅补充平台士兵一万余人,其中有数千人由他自筹银两供给军饷。他在大臣中较早提出了进剿台湾的建议(康熙十八年九月提出,当然比施琅要晚)。康熙二十年,他密报郑经死去,台湾主少岛乱,请求康熙乘机剿平台湾,对康熙决心出兵起了促动作用。康熙二十一年,姚启圣一度倾向于剿抚兼用,但并未彻底放弃进剿。二十一年五月,康熙命令姚启圣相机剿抚。当台湾使者提出仿高丽等外国例称臣纳贡时,姚代为转奏,但认为台湾的请求不妥,请求皇帝决断。二十二年正月,姚提出以海上袭扰、设计用间等配合剿抚台湾。二十二年闰六月十七日,提出占领澎湖后应及早进攻台湾,不要中了敌人缓兵之计。三天后又自请统兵前往澎湖、台湾等,相机进剿。七月二十日与巡抚派遣使者招抚台湾,并上奏皇帝。八月十七日他统兵出海处理澎、台善后事宜,并于船上就福建利弊连章上本,提出了展界开禁、端正风俗、裁减冗官、保留台湾、蠲免钱粮等建议,见解颇为深刻。这些建议难以一下子实行,姚启圣又有自诩高明之嫌,兼之康熙这时已不大需要不善海战的大臣(以前福建沿海陆战未平之时,对姚的十四策优容有加),因而对姚产生了反感,故意不予批准。在此前后,施琅对姚启圣遣使直接赴台招抚(没有就近到澎湖知会于施)耿耿于怀,因而于康熙二十二年七月和八月两次状告姚启圣。一次指责姚的使者在台湾招抚不当;一次指责姚在后勤等方面支持不力,又在澎湖之战后遥控部分征台官兵(可能姚也想通过遥控其征台的嫡系部队以自重,借此得以亲赴澎、台)。施琅对姚启圣的态度,以康熙二十二年六月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期来评价。前一时期,施琅请求独自统兵出海,留姚启圣于厦门,这是必要的,因为可以避免号令不一。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在向皇帝奏报澎湖大捷时也强调了姚启圣的功劳。所以,前一时期施琅对姚的态度是无可非议的。但后一时期施琅却明显地和姚争功,对姚的推荐之恩以德抱怨。施琅颇具城府,出征台湾前,请求以御前护卫吴启爵同往,目的是避免猜忌,关键时候也好请吴在皇帝面前替自己说话。其含有诋毁姚启圣内容的一道题本便是派吴启爵上呈的。在平台叙功一事上,姚启圣也是言多有失。本来康熙帝于二十二年闰六月二十九日已经下旨:澎湖取得大捷,施琅深为可嘉,姚启圣也非常可嘉。这实际上已经把姚列入平定澎、台的第二功臣。但是姚启圣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初六上本推辞,一方面指出自己推荐施琅,设谋用间,最终数年努力由施琅一战成功;另一方面又向皇帝表示不敢言功。尽管他一再表示自己的功劳不如施琅,甚至要将自己的功劳让予施琅,但他内心里对施琅是不服气的。他的自相矛盾引起了康熙帝的不满,康熙于二十二十月十一日下令停叙其功,将他在统一台湾过程中的功劳一笔抹杀。由于施琅的诋毁和他本人"多言"之失,平台有功的姚启圣不但未得封赏,反而受到冷落,致使疮疾加重,至年底抱憾而终。来源: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