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一次上岸真的很难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8-13
公务员考试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公务员考试的内容难。
公务员考试包括行测和申论。行测虽然里面的内容都是关于中小学的知识,但是。由于其涉及到语言与理解、逻辑推理、资料分析等多个模块,内容比较丰富,最重要的是考试时间比较紧。考试难度相对来说比较高,每年行测平均基本上是50分左右,60分以上算是中等偏上,不过要想真正的进入面试前三。需要起70分以上才能稳。而申论的又称神了。它的难度是阅卷标准不明细,考生缺少备考的方向,即便是答完题,你也不知道答得好,还是答得差。再加上它涉及到小题、公文写作、文章写作,需要通过8000字左右的申论材料进行题目的作答,不管是阅读的难度,还是答题的难度都较高。

第二、公务员考试竞争压力大。
因为公务员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五险一金工资对于一个应届生来说吸引力绝对是比较高的。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报考,国考竞争非常激烈,有的时候甚至出现,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省考尤其是沿海省份的省考或者人口较多的省份的省考竞争压力也比较大,平均四五十人竞争一个岗位,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公务员考试的难度。

第三、公务员考试岗位选择难。
公务员考试每年都有严格的专业的要求、工作年限的要求还有是否是党员的要求等。一系列要求就导致考生能报的岗位很少,有的时候自己的专业如果比较偏的话当年根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偶尔有那么一年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报考的人还特别多,这个就进一步增加了我们公务员考试的难度。

第四、公务员备考难。
公务员备考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而对于应届生来说,他们还要花很多时间去找工作,根本没有大块的时间去进行公务员的备考。而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人来说,由于工作事务和家庭事务较多,也很难抽出大块的时间进行公务员的备考。行测和申论的备考也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才可以,这个就增加了我们公务员考试的难度。
第2个回答  2020-08-13
难。
一、亲戚发给我当年公务员招考计划,结合当时自己的处境,才意识到自己要考公务员了,然后经过3天的思考,选择好职位,从3月17日开始备考的,然后从3月17日一直到4月20日笔试的前两天,坚持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复习,晚上奋斗到1-2点左右做试题,除了特殊情况,真的没有间断过,就是这样拼命过来的。

二、练出来的

从3月17日到4月18日这段时间,除了前面花费1个星期左右看视频掌握行测和申论的方法,然后坚持每天做一套行测和申论试题,而且当天必须对做错的试题进行消化,所以这20天左右的备考时间,除了做完我所在省10年的真题还做完了差不多10套其它省的模拟真题,练习的强度非常大的,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各模块的方法和培养语感。

三、悟出来的

当然备考公务员不能盲目练习,要不断领悟,找出自己的长短处,最终形成自己的考试套路。公务员行测考试,省考至少也有120道题,考试时间120分钟,相当于每道题只有一分钟的时间,所以如果全部题目都细细看完然后做完是不现实的,所以必须领悟自己的答题思路,那些提醒必须拿完分数,那些题是要放弃的,而我总结出来的是,后面的材料分析题目必须要全部得分,前面的语言类题目全凭自己的功底,第一印象快速做完,这样就是我的真实成绩。
第3个回答  2020-08-13
公务员省考一次上岸的难度较大,很多成功录取的考生都是经过了二次三次乃至四五次的备考。但这并不代表没有人一次上岸,还是有很多同学一次上岸的。这些成功一次上岸的同学具备备考时间充足,基础好,之前的学习成绩好,学习效率高等特点。其实这也就是想告诉我们的是再难的考试也是有人通过的,所以不要因为难而不去尝试。

哪些因素影响公务员考试落榜

很多落榜的公务员考试是非常可惜的,因为距离成功只有很小的距离。其实影响公务员考生是否能成功上岸的不单单是公务员考试成绩,你所选择报考的岗位,和你报考同一个岗位的竞争对手的分数。这些因素都是影响你是否成功上岸的因素。所以报考也是公务员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选择岗位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成绩水平选择适当地的岗位,可以根据每年同岗位的成绩水平去预估今年的分数,如果成绩不是特别突出,尽量避开报考人数多竞争特别激烈的热门岗位。

公务员第一次落榜之后要不要继续考

对于每一个人参考公务员的经历都是不同的,应该根据你的实际状况综合分析。很多同学第一次参考公务员的成绩水平比较可观,但是因为职位选择存在偏差,导致落榜,存在遗憾和不干,这样的同学是比较适合二战公务员的。但是如果第一次备考公务员的状态就不是很好,或者努力了但是成绩较低,对于公务员试题不开窍达不到满意的状态,就没有必要选择再次备考了。因为大多数考生在二战考试的时候,状态都会没有第一次状态好。是因为重复备考会令考生产生一个倦怠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在学习的时候自然会减少一些时间。建议不是第一次备考的考生,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总结第一次失败的经验,看在哪个版块还能提高分数,是常识判断之前没有复习,还是数量关系丢分多,在保证其他模块基础夯实的同时,适当分配多一些的时间在这些能够拉开分数的模块上。
第4个回答  2020-08-13
这个也要看个人的水平吧。
如果你的基础比较好的话,而且自己的自控能力比较强,笔试完全可以自学,如果觉得自己有点欠缺,可以多听一些公开课或者听一些低价课程就可以。但是这个前提是需要你的基础比较好,还有你的学习能力比较强。
就拿行测来说,说实话,如果放在你的高三阶段,最少有一半你是不用担心的。对于现在来说,可能很多公式已经忘记了。并且省考来说,90分钟120道题,说实话题量不少,很多还是要抓预感和做题的感觉,所以要多做题。
申论来说的话很像高中阶段的阅读理解和作文,只不过题材变了和问题的方式变了。只要好号复习,笔试基本是没啥问题的。
晋升的话,如果乡镇不是你老家的地方或者你特别想去乡镇的话,你可以考虑高一些的职位去报,因为公务员很多都是有最低服务年限的。但是如果你想先上岸,然后在考虑其他的话可以考虑乡镇的岗位,他的上岸几率会大一些,以后可以通过遴选或者选调的方式调整单位。
第5个回答  2020-08-13
  公务员这个职业一直都很热,每年都有大批的应届毕业生,投入到公务员备考之中。

  大家付出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一次就能上岸的可能性有多大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考生的职位选择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就是,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诚然,在公务员考试中的确是需要那么一点运气成分的。

  有的考生虽然底子很好,复习也很充分,在公务员考试中也如愿考出了高分,但是所报的职位太过于热门,导致即使是高分也依然无法进入面试环节。而有的考生虽然笔试成绩不算特别高,但恰好就在自己所报考岗位的前几位笔试名次之中,从而顺利进入面试。

  所以考生想要成功上岸,第一道关就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竞争程度不那么激烈的职位。

  自我水平分析

  利用历年的公务员考试试卷,对自己的水平进行测试,是一个必要的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必须严格模拟公务员考试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不能有任何辅助工具,更不能有任何干扰到自己的东西。大家对于时间的控制也必须是严格的,必须在120分钟的时间内进行测试,时间一到就放下笔计算自己的成绩。

  一般来说,大家在备考之前的基础都是差不多的,有一些差距但是也不会很大。行测科目和申论科目的平均分一般在40-50分左右,经过学习之后大家的平均分能够达到行测在65分以上、申论在60分以上。

  越是临近笔试,大家越要重视利用真题试卷来进行模拟,一是能够摸清自己的不足之处,二是能够熟悉考场上的感觉。

  考试的信心

  虽然说公务员考试是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一次就上岸的考生少,从头再来的考生多之又多。但是千万不要被这种情绪吓到了,要知道虽然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虽然多,但也很有可能你所面临的情势是这样的:50%的考生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参加笔试的,30%的考生都是随便复习复习就来了的,还有一部分虽然用心复习了但是复习方法不一定对的。要常常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才能提高成功上岸的可能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