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内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5

(三)着力规范权力运行流程

在排查风险点的基础上,针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权力事项和用权方式,优化运行程序,建立内控措施,制定作业标准,实现权力运行的过程制约、程序控制。一是优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具体权力事项的业务操作程序,做到下一道程序对上一道程序进行控制,每道程序之间互相制衡,坚持制权与增效相结合,简化办事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二是根据现行税收征管和行政管理的规定要求,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在优化流程的基础上,对权力事项的运行程序、行使依据、承办岗位、职责要求、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的权利、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等内容,以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流程图将权力行使过程进行固化,使每项权力的行使过程做到可视可控。

(四)完善创新制约制度

针对排查出的风险点,从建立健全岗位管理的基本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的廉政监督制度、违规处罚性制度等方面入手,制订、完善、创新有关规章制度,健全防范体系,使内部人财物管理权、决策权与外部税收执法的自由裁量权、行政审批权置于制约和监督之中。

三、基层地税机关推进内控机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基层地税机关推进内控机制建设的重点是在内部人财物、行政管理权和外部的税收执法权的有效制约和监督上。目前基层地税机关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难点。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地税机关干部职工对推进内控机制建设的第一反应普遍是“我们普通干部手中又没什么权,想腐败都难,哪里有什么廉政风险?”、“查找廉政风险点?我们都是按照制度规定在工作,从不违规,还有什么风险点?”、“内控机制建设是上边的事,又开始找麻烦了。”等等,由于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造成了一些干部职工有抵触情绪,表现在廉政风险点的查找上敷衍应付,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二是内控条规多对号难。查找内部行政管理和外部税收执法岗位的内控廉政风险点,涉及的法律法规,还有内部管理制度、办法等,将查找出的每个风险点逐一对上相对应的防范处理条款比较难,基层地税机关鉴别、判断把握不准。

三是监控科技含量不足。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是将风险管理等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方法引入基层地税机关预防腐败的实践中,内控机制建设是以防控廉政风险为核心,需要把“两权”运行的每个环节都置于监控之中,目前还没有一套统一的、完整的信息系统来支撑,让权力运行的每个事项处理都可控可视可查。

四是制度体系不够完备。近年来,基层地税机关通过政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活动,对相关实用性制度多次进行了梳理和修订,但仍停留在缺什么补什么的层面上,远不能满足内控机制建设所要达到的总体控制、全面覆盖的要求。

四、基层地税机关推进内控机制建设的对策

(一)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内控机制建设合力

加强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宣传动员,强化岗位廉政风险教育,使干部职工了解内控机制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培育内部控制理念,增强干部职工参与内控机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更多的干部职工对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开展献计献策。

(二)运用已有软件,采取人机结合办法考核

对于税收执法权的控制,可利用现有的“双平台”软件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结合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各岗位的风险点采取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监督控制,将税收征管过程的权力行使变为信息处理过程,增强程序的严密性,弱化人为因素,防止不廉现象的发生;而对于行政管理权的控制,在明确各岗位、各工作环节风险责任的前提下,采取手工填单,单随工作环节事项走的方法进行实时监控。

(三)梳理完善制度,建立权力制衡工作机制

以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是内控机制建设要解决的重点,把内控机制建设与贯彻《廉政准则》、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税源专业化管理、现代化分局建设、“两权”监督和干部队伍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贯彻好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好加强税收执法监督的各项规定。对人、财、物管理权、税收执法权等廉政风险点,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内控制度,明确具体权力事项的业务操作程序,坚持制权与增效相结合,简化办事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建立起职权清晰、责任明确,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制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