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衰竭6个信号警示!保护心肝肺医师这样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2
【孙宏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患上心脏衰竭,身体会有哪些信号?

老年心脏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非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的症状混淆,故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系统的疾病,及早发现老年人心脏衰竭特别重要,其实这些蛛丝马迹就藏在日常生活中。
    连散步的力气都没有了。 稍活动或劳动即感心悸、胸闷、气促。这是由于心脏功能降低,导致流通到肌肉和组织的血液减少所致。 咳嗽起来没完没了。 平躺后咳嗽,患者站立或坐位时不出现咳嗽,躺平后即出现干咳,说明肺部已明显充血或淤血。咳痰,开始吐白色痰,量比较大,然后吐大量白色泡沫痰或洗肉水似的痰,并伴有口唇或面色青紫、大汗淋漓、喘息。此时表明患者已有明显或重度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觉都睡不好。 夜间突然憋醒或伴有喘息。睡眠后突然憋醒或伴有呼吸急促或喘息,坐起或起床后症状很快消失。出现这些情况说明患者已有明显的心功能不全或早期左心衰竭的症候。 上厕所次数减少了。 尿量减少,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此时说明体内有过多水分不能通过肾脏排出,若无肾脏疾患或其他疾病,显示心脏功能已出现失偿状态。 情绪不稳定: 不少老年患者有可能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心情烦躁、焦虑或有恐惧感,有的甚至出现精神失常、嗜睡、昏迷、这是由于出现心脏衰竭后,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 鞋不合脚了。 脚和脚踝水肿,全身静脉回流不畅或出现静脉淤血情况,如颈部血管(静脉)明显充盈或怒张,下肢或全身出现压迹性浮肿,常伴有食欲缺乏、腹胀、消化不良、腹泻等。出现这些情况时,说明患者已发生右心衰竭或全心(左、右心功能不全)衰竭。患者此时却感觉症状较前好转,其实是严重的表现。
【孙宏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患上心脏衰竭,身体会有哪些信号?

老年心脏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非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的症状混淆,故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系统的疾病,及早发现老年人心脏衰竭特别重要,其实这些蛛丝马迹就藏在日常生活中。
    连散步的力气都没有了。 稍活动或劳动即感心悸、胸闷、气促。这是由于心脏功能降低,导致流通到肌肉和组织的血液减少所致。 咳嗽起来没完没了。 平躺后咳嗽,患者站立或坐位时不出现咳嗽,躺平后即出现干咳,说明肺部已明显充血或淤血。咳痰,开始吐白色痰,量比较大,然后吐大量白色泡沫痰或洗肉水似的痰,并伴有口唇或面色青紫、大汗淋漓、喘息。此时表明患者已有明显或重度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觉都睡不好。 夜间突然憋醒或伴有喘息。睡眠后突然憋醒或伴有呼吸急促或喘息,坐起或起床后症状很快消失。出现这些情况说明患者已有明显的心功能不全或早期左心衰竭的症候。 上厕所次数减少了。 尿量减少,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此时说明体内有过多水分不能通过肾脏排出,若无肾脏疾患或其他疾病,显示心脏功能已出现失偿状态。 情绪不稳定: 不少老年患者有可能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心情烦躁、焦虑或有恐惧感,有的甚至出现精神失常、嗜睡、昏迷、这是由于出现心脏衰竭后,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 鞋不合脚了。 脚和脚踝水肿,全身静脉回流不畅或出现静脉淤血情况,如颈部血管(静脉)明显充盈或怒张,下肢或全身出现压迹性浮肿,常伴有食欲缺乏、腹胀、消化不良、腹泻等。出现这些情况时,说明患者已发生右心衰竭或全心(左、右心功能不全)衰竭。患者此时却感觉症状较前好转,其实是严重的表现。

心脏衰竭会引起哪些其他疾病?

心脏衰竭患者常伴有许多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可与心脏衰竭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由于心脏衰竭时肺部淤血,易继发支气管炎和肺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 血栓形成和长期卧床的患者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后可引起肺栓塞,可表现为突发呼吸急促、胸痛、心悸、咯血和血压下降,部分患者有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体征,巩膜可有黄疸,或有短阵心房颤动发作。因此长期卧床的心脏衰竭患者应注意及时翻身并 *** 肢体做被动活动,预防血栓形成。 心因性肝硬化由于长期右心衰竭,肝脏长期淤血缺氧,肝小叶中央区肝细胞萎缩和结缔组织增生,晚期出现门脉高压,表现为大量腹水、脾脏增大和肝硬化。 电解质紊乱常发生于心脏衰竭治疗过程中,尤其多见于多次或长期应用利尿剂后,其中低血钾和低血钠症最为多见。

心脏衰竭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规律的饮食习惯是预防各种疾病的关键,心脏衰竭也不例外。
    少食多餐,减少腹部饱胀感,适当控制每日进食总量,宜选食含淀粉、多糖类食物及低热量饮食,避免过食蔗糖及甜点等,控制脂肪的摄入量,注意保持电解质平衡。宜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不宜超过5克;忌食盐腌制食品及含盐炒货。 不吃过冷、过热、辛辣、有 *** 性的食物;不饮酒、不吸菸,不喝浓茶或咖啡。 维生素应补充充足。膳食应富含多种维生素,可多吃些鲜嫩蔬菜或水果。 控制总热量,力求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少吃甜食及含脂肪多的食物。

心脏衰竭患者如何进行康复护理?

心脏衰竭的患者除了正常遵医嘱服药外,平时正确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休息。 除午休外,下午宜增加数小时卧床休息。急性期和重症心脏衰竭患者应卧床休息,当心脏功能好转后,应下床进行适当活动,如散步等,但要控制活动量,当脉搏大于110次/分钟或感到有心悸、气急与异搏感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 减少诱因。 劳累、感染是诱发心脏衰竭的常见原因,对慢性心脏衰竭患者来讲,无论遇到何种感染,均应早期应用足量抗生素。体弱患者有感染时,体温不一定很高,可能只表现为倦怠、嗜睡、食欲缺乏等,应注意观察。 心理护理。 慢性心脏衰竭患者,应保持平和心态,不要自寻烦恼。生活上不过分依赖别人,但也不要逞强。对自己的病,应重视,但也不要过分关注,以免因过于紧张而诱发急性心脏衰竭。 调整饮食。 其原则为低钠(盐)、低热量、清淡而易消化,注意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足量维生素、无机盐、适量脂肪,并应戒菸戒酒,最好少食多餐,避免因饱餐而加重或诱发心脏衰竭。 要严格按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换药,以免引发严重不良后果;要熟悉常用药物的副作用,以利于早发现、早治疗。定期复检心电图、心功能测定、体重与水肿情况,还要注意定期抽血复检地高辛浓度和血清钾、血清钠、血清镁,以及尿素氮、肌酐等,若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本文摘自《和心脏专家谈心:你所不知道的心脏大小事》/孙宏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大都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