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父亲是什么模样?好爸爸,其实是一种态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3
理想父亲是什么模样?好爸爸,其实是一种态度 社会对母职的期待很高,而随着时代变迁,对父职的标准也越来越高,现代对好爸爸的要求则不再只是会赚钱、养家糊口,还包括要懂得育儿,甚至支持老婆的工作。

社会对母职的期待很高,而随着时代变迁,对父职的标准也越来越高。过去认为,父亲只要扮演好经济支柱,给予足够家用,假日带家人去游山玩水,偶尔修理坏掉的家电,就可被称为好爸爸。但现代对好爸爸的要求则不再只是会赚钱、养家糊口,还包括要懂得育儿,甚至支持老婆的工作。

中非共和国有一个阿卡部落(Aka),外出打猎的是母亲,爸爸主要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注3)这个部落的爸爸们会花很长时间安抚小孩、陪小孩玩耍、帮他们洗澡。他们抚养孩子的时间,远超过其他地方的爸爸。

很多妈妈大力赞赏这些阿卡部落的父亲为「全球最佳爸爸」,但这样的父职角色,就适用于我们的社会文化或者每一位爸爸吗?

到底好爸爸该如何定义呢?

延伸阅读 :要不要老公陪你进产房?先别急,生产前先做这个测验再决定!

现代爸爸的挑战

儿福联盟在「二○一五年父子互动关系调查报告」中,发现台湾父子互动关系状况出现三大警讯,「不多话、晚回家、常神隐」,其中高达五成四的孩子,每天与父亲聊天不到半小时,有四分之一的孩子和父亲共进晚餐的频率不到一周三天。(注1)

而2017的调查,台湾父子关系平均仅60分,仅4成孩子会和爸爸说自己的烦恼,在8项亲职项目中,爸爸主要负责陪孩子做休闲运动。

过去的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男主外、女主内,认为男人就是担任好经济支柱的角色,而女人就是负责将家里的一切打理好,包括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身体健康及情绪,甚至是关注孩子的课业。

而男人呢!只要在外打拼,愿意拿钱回家交给太太,其他的,能不让男人操劳就尽量不请男人帮忙,以往总认为所谓的好爸爸,似乎只要会赚钱就及格。

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加上社会结构的改变,原本由男人一肩扛起的经济责任,逐渐转变为双薪家庭,妻子也必须要工作,共同分担家里经济。

育儿方面,在社会文化与经济结构改变的影响下,照顾孩子不再只是由妈妈主导,而是渐渐成为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 但我们的另一半可能在原生家庭学习到的父亲形象,依然是那个终日为经济奔忙,话不多的严父、大男人角色,等到自己成为父亲,要转变风格为温柔、体贴、擅长关心、照顾孩子的「神队友」,着实是个挑战。

2017的儿盟调查也显示,孩子印象中爸爸最常说的话是快去睡觉(44.7%),其次是功课写完没(41.4%)、考试考怎样(39.7%),会关怀孩子的仅约23.5%;进一步询问,发现不喜欢与爸爸聊天的原因包括爸爸心不在焉、爱说教、被3C产品干扰等,而少数喜欢与爸爸聊天的孩子,则认为爸爸会聆听理解、关心鼓励。

延伸阅读 :从猪队友变超级奶爸,这些事准爸爸一定要知道!

爸爸角色的重要性超乎原先想像

20世纪70年代前,儿童成长研究很少强调父亲这个角色,当时人们认为,父亲的功能就是经济支柱,而母亲则是孩子的情绪支柱。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孩子的生命之初,父亲的角色能够影响孩子一生。

拉姆钱达尼(Paul Ramchandani)在剑桥大学研究游戏在教育、发展和学习中的作用。他说:「游戏是儿童的语言。儿童通过游戏探索世界,通过游戏和其他孩子交往。」他跟研究团队观察了出生数月内父亲和婴儿玩耍的情景,随后对这些婴儿的成长进行追踪研究。他们发现,在儿童成长的早期时段父子间的互动是十分重要的,远超过大家先前的想像。

其中,父亲在游戏中表现越是活跃,孩子在年满一岁时的行为问题越少。在年满两岁时,也能有更好的认知能力,及更强的识别形状能力,这样的结果,是独立于母子关系而存在的。

费尔德曼(Ruth Feldman)是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一名心理学家,他发现当父亲对孩子的情感投入多,则孩子在幼儿阶段的心理发育更加健全,日后较不易产生行为问题。父亲参与育儿,对大孩子也有好处。父亲若能在情感上给孩子更多支持,这些孩子将活得比较快乐,而且也更能和老师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爸爸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影响深远,有了父亲的陪伴,孩子可以更勇敢,也可以学会更多技能,曾有人说,爸爸是孩子的大玩偶,因为对孩子来说,爸爸就像是一个玩伴,可以一起陪他笑、陪他玩、陪他探险。在很多孩子心中,爸爸就是一个巨人形象的存在,没有什么是爸爸办不到的。

没有人天生擅长当好爸爸

然而爸爸不是超人,就像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妈妈,当然也没有完美的爸爸。也许很多妈妈会质疑队友在照护孩子上没有那么细心,比方孩子在婴幼儿期,有的父亲不会陪玩。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或做得对不对,但新手妈妈也会有同样的焦虑。

还记得6年多前小肉包刚出生,阿包医生抱着软绵绵的儿子时,他的内心百感交集,因为面对育儿事务,像是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说故事、陪玩乐、陪读等,甚至是做错事该怎么纠正等,从来没有实际演练过,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陪婴孩玩表面上似乎很简单,国外学者拉姆钱达尼说只要把孩子抱到大腿上,和孩子有眼神交流,观察如何逗乐他们。但我觉得实行上的难度往往在于,如果和孩子相处时间拉长,你,要陪他做些什么?你,是否有耐心回应他所有的需求,并兼顾自己的需求?

拉姆钱达尼说:「最重要的是参与其中。多多练习,就能更加适应这个角色。不是所有人天生就能当好父亲的,多数还是需要靠后天练习。」

费尔德曼(Ruth Feldman)也发现,父亲在照顾孩子时也和母亲一样会受到荷尔蒙 *** ,能够增强亲子间的连接纽带。如果父亲当主要照顾者,他们的大脑也会开始适应这个角色。

跳脱完美爸爸的迷思,好爸爸是一种态度

但所谓「好爸爸」的理想父职形像会因地域和世代而异,正如学者霍布森(John MontaguHobson)提出的「社会建构论」的观点,男人会成为父亲是「做成的」(making men intofathers),而不是「生成的」。(注4)

父亲角色是在社会文化与制度脉络中运作成形的,除了个人意愿和偏好,社会文化与制度往往影响父亲的样貌,也定义何谓称职的「好爸爸」。

不同时代与阶级的男性对于当爸爸会有不同的想像与实践方式,上一代和这一代、劳工与白领阶级,都有着不同的风格来诠释父职。

我们鼓励大家成为好爸爸,却也不能忽视社会文化如何定义好爸爸,以及个人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为何有些人似乎轻而易举就可以成为好爸爸,而有些人虽努力朝向这样的目标前进,却总被批评?

回想起一位妈妈朋友曾问我:「我老公总是无法用正面的言语教导孩子…我实在很担心孩子内心会受伤。」但她也曾跟我说:「我老公一知道抽菸会影响孩子健康,说戒就戒!

每个周末假期有空都会主动带孩子去郊外运动。」

我只好安慰她,愿意戒菸、愿意在周末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带孩子去运动的爸爸,也很有心了啊!有些事情的改变无法一蹴可几,关于教养的方式,很多还来自原生家庭的带来的习惯,若期待改变只能慢慢来。

其实爸爸只要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愿意对孩子付出关心、回应孩子的需求,在乎孩子的成长,表示他正在学习当一个好父亲,理想父亲的形象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因每个家庭、每个爸爸的个性都不同,妈妈也是!

我们得放下不切实际的完美爸爸想像,若像少女恋爱时列出100个理想情人条件,把寻找王子的心态带到婚姻中,注定会失望。而前述阿卡部落(Aka)的男人,若是自己的老公,也很难真的满意。

身为太太可以给予的是更多的鼓励,多肯定老公已经做到的、正在努力学习的,别一直盯着他没做到的、做得不够好的,责备他「别的爸爸都有⋯你都没有⋯」, 相信男人会更有动力成为好爸爸。

好爸爸,最重要的是一种「想当好爸爸」的态度!至于实践的「方式」,我们还是得尊重每位爸爸个人的特质,相对母职也是如此,不是吗?

注1: 2015年父子互动关系调查报告

:children./news/advocacy_detail/1430

注2: 台父子关系仅60分 爸多负责陪玩

:news.tvbs./fun/754119

注3: 男性的角色,如何当个好爸爸?

:bbc./ukchina/trad/vert-fut-48922739

注4: 前进的动力- 谁能成为「好爸爸」? 谈个人与社会的共构观点

:gvm./fashion/article.?article_id=37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