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字看久了就不认识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12

这种现象叫语义饱和,即长时间注视一个字或长时间重复朗读一个单词会导致个体对于该字的知觉变化,例如语义理解程度减弱或出现语义丧失的现象,以及字形的分解、变形的现象。

语义饱和(英语:semantic satiation),又称字形饱和、完形崩坏,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指的是人在重复盯着一个字或者一个单词长时间后,会发生突然不认识该字或者单词的情况。

此过程仅为暂时,心理学上认为其原因是人的大脑神经如果短时间内接收到太多重复的刺激,就会引起神经活动的抑制,造成对常用字突然不认识的现象。

语义饱和的原理在于“注意力转移”,当人眼对一个字盯了一段时间后,大脑会不由自主地就仅仅注意字的某一部分,从而使这个字丧失了整体感,继而对这个字的读音和意义的记忆也会变得模糊。

这种大脑的行为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因为在盯着一个字看了太久之后,会自动引起神经活动的抑制,形成联想阻断。

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这种饱和阻断现象均发生在字形到语义的联接过程中。因此,人先会对字音感到困惑,继而失去对字意的联想能力。

日本学者二濑由理的研究指出当这些字大小相同时,识别需要的时间较长;若这些字大小不同时,只有在这些字的字体不同时才会有明显的完形崩坏出现。

扩展资料:

这个现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研究者首先利用主观报告法确定了饱和现象在英语语词中的普遍存在。

例如在1907年,Severance等人让六个被试分别注视不同的单词,每个单词注视3min,之后让被试主观报告所有对于单词知觉的变化。六个被试对于所有单词均主观报告出语义理解程度减弱,以及字形“变奇怪了”。

后续的研究者(Wertheimer, 1958; Fillenbaum, 1963)利用主观报告法,选择不同的英文单词材料证实了长时间注视导致语词失义的存在,这说明饱和现象在英文单词中是十分稳定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语义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