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音词的文言中的复音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文言中也有小部分复音词,它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即字)组成,其构成情况大致如下: 这类词包括:
1.联绵词:有双声关系的,如:踌躇、萧瑟、陆离、玲珑,辗转等;有叠韵关系的,如,彷徨、逡巡、须臾、窈窕、仓皇、披靡等。
2.译音词:如,单于、可汉、葡萄、琵琶等。
3.叠音词:如,奄奄、翩翩、霏霏、区区等。
这类词两个音节组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单个音节不表示任何意思,所以不能拆开解释。 从构词方式上看,包括:
1.联合式,如,社稷、旌旗、婚姻、殷勤、首领、干戈、倾覆等。
2.偏正式,如,天子、布衣、足下、太息、横行等。
3.附加式,如,阿母、森然、率尔等。
4.偏义复词,这类词是指两个由意义相近或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的双音词,在实际使用时,意义只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如,“缓急”(《谭嗣同》)中的“冀缓急或可救助”)偏指“急”,“利害”(《〈指南录〉后序》中的“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偏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