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叔人物想象的刻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6-12-20
  在《左传·秦晋崤之战》中,蹇叔谋深虑远,忠君忧国,倔强敢谏。这个人物形象,具有老臣的忠诚,慈父的悲伤,智者的执着,是作者笔下的正面人物。劝谏见其深谋远虑,哭师见其忠愤满腔。送子“与师”时他指出秦师此行不败于郑而败于晋,最终将丧师崤地,这说明他不但有战略眼光,而且有军师远见。这些都是正面描写。晋师原轸认为“秦违蹇叔”,所以晋国有机可乘;战后穆公认为“孤违蹇叔”,所以秦国遭到失败,这些都是侧面烘托。作者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刻划了一个见识卓著,性情耿介的泰国老臣形象。
  《左传·秦晋肴之战》仅不足千字的篇幅,就完整地记述了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在肴山的一场大战,对秦、晋、郑三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争霸斗争揭露无遗。作者对战争经过只是轻描淡写几笔带过。而对与之有关的重要人物的语言、态度却摹写甚深,借此,使整个战争的本质内容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展现。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作者塑造了秦穆公、蹇叔的语言尤具个性,其“劝谏秦王”、“拦师而哭”、“送子而哭”三个细节则是贯穿全篇情节发展的主线,由此也就使蹇叔形象居于突出地位,成为全文的中心人物。
  “言为心声”,亦即通过语言刻划人物心灵性格,这是文学塑造人物形象的一般手法和规律。二千多年前的《左传》在这一点即颇具造诣,令历来史论家所称道,而《秦晋肴之战》堪称这方面的精粹之作,文中作者对蹇叔一生未著一字、对其外貌未点一墨,却借助于富有个性化色彩的人物语言,通过“劝谏”、“拦师而哭”、“送子而哭”三个典型细节,活画其魂,使蹇叔的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蹇叔是一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有义有情的实体人物:国家忠贞老臣的形象。下边,仅就上面所提到的三个典型细节依次进行粗浅分析。
  “晋文公卒”,秦穆公因争霸心切,得杞子内应密报后,便持“潜师得国”的主张,急匆匆去“访诸蹇叔”。蹇叔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劝阻穆公出师伐郑。进而以“劳师”和“袭远”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进行了深细的战略分析(“劳师”则“师劳力竭”,导致“勤而无所,必有悖心”的后果;“袭远”则有“远主备之”,“郑必知之”和“其地千里,其谁不知”的后果),以洗炼简洁的寥寥数语,即道出了“劳师”去“袭远”对自己的极大不利,语言不多,却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其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这一反诘语更增强了谏言的说服力,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否定了“潜师得国”的主张。短短几句,即令人如闻蹇叔斩钉截铁之陈词,如睹蹇叔冷静沉着的表情,令人叹服地见出蹇叔是一位对各国形势和军事韬略了如指掌,深谋远虑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
  另一方面,此段谏言,亦能见出蹇叔身份处境的复杂性,可以说蹇叔是一位集重臣、老臣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人物。是为重臣(蹇叔由百里奚推荐,穆公以重币将他从宋国迎回,封为上大夫,成为秦国当时有名的元老之一)。故穆公访之于军事行动之前,是为重臣,所以蹇叔敢于实事求是,毫不隐讳地直抒已见。而作为臣子,尤其是作为即将退出政坛的老臣,其对主上必须恭恭敬敬,读其辞,实不乏谦恭之态,如促膝而谈,抵掌而语 ,不雕章不琢句,以理服人,而毫无故弄玄虚的卖弄之态。由此,可以见出蹇叔忠厚刚直,光明磊落的性格和忠心不二、披肝沥胆的强烈爱国之情。
  由于秦穆公不听谏言,独断专行,终于“劳师”去“袭远”。蹇叔此时不忍眼看国家前途、军队命运遭到覆没,忍受着谏言不纳的痛苦,又不甘失望,不禁在秦军开拔之前,拦住主帅孟明而声泪俱下:“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虽不是呼天抢地 ,却让人如见其捶胸顿足之状。悲壮、刚烈、冷峻的语气、预料军队有去无回,让人不由毛骨悚然。在穆公做“潜师得国”美梦正酣之际,兀然出此不祥之言,当时恐怕面临杀头危险也未可知。仅此一句,把蹇叔急国难之所急,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刚正不阿、肝胆照人的爱国者形象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一次进谏,蹇叔遭拒纳之羞,第二次他拦师而哭,又蒙穆公恶语诅咒之辱,第三次他送子而哭,又将承受丧子之悲。至此,作者不仅表现了他宽宏容人,不计个人恩怨荣辱,以国为重的高尚情操,而且更深一层地表现了他对国难家痛的无限悲怆之情,使这个人物形象被塑造得更加丰满照人,熠熠生辉。第一次拦师而哭,是一种焦急万分、又存希冀之哭;第二次送子而哭,则是一种万般无奈,绝望至极的哭,是一种忠臣之悲和慈父之痛,堪称字字 血、声声泪!因为 他根据自己深刻的分析、正确的判断,深知秦军的致命弱点,十分肯定地预料到秦军袭远的必然后果——自取灭亡。而自己偏偏年老力衰,既不能阻师远征,又不能亲临战场,指挥千军万马,只能送子参军以赴国难,而这 又只不过是白白送死!作为忠臣慈父的他,怎能不心急如焚呢!“晋人御师必 于肴……必死是闻,余收尔骨焉”,这是他对国君及秦军发出 最后一次警告,这也使我们体会到了慈父爱子生离死别骨肉之情,看到那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场面。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作者正是借助于蹇叔柔肠寸断的慈父之悲进一步写出了蹇叔国难当头,忍辱负重,依然矢志不谕地爱国,大义送子殉国难的高尚品行,又使其满谥着人情味,使这个人物顿然远离公式化、概念化、理想化的俗套,而成为一个有血有肉、历历如睹的鲜活丰满之人。这一哭,可谓千古绝笔,使枯燥的史录,具有了文学作品感人至深的“情境”之美。
  我们知道,文中对蹇叔的描写,不过占全篇的三分之一,然而他的预见却不无着落,形象似隐而显。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战争势态 发展,完全按蹇叔的预料进展着。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皇武子辞杞子三个情节,验证了蹇叔“郑必知之”、“远主备之”的预言;原轸论战,崤之战秦国的惨败结局(“夏四月,辛丑,败秦师于肴”),又进一步验证蹇叔“晋人御师必于肴”、“吾见师之出,不见其入也”的预言。这些从侧面烘托 富有作战经验、思虑练达、知彼知已和料事如神的蹇叔的形象。在文章结构上前后呼应,巧联妙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
  记得鲁迅曾说过:“从来不朽之笔,需传不朽之人。”我认为此文不是“人以文传”而是“文以人传”,这个人正是蹇叔。
  作者在文中又塑造了与蹇叔形象相对立的秦穆公的形象,其形象也是完全由人物自身的语言完成的。战前,他不听老臣肺腑谏言,口出恶言谩骂忠臣:“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这就使他独断高傲、好大喜功的性格暴露无遗;悍然出兵而遭惨败后,他才醒悟,并且哭日:“孤违蹇叔以辱二二子,孤之罪也!”引咎自责。然而,既成事实,悔之晚矣。借助刻画秦穆公的利令智昏,刚愎自用,通过对比的方法,更有力地反衬出老臣蹇叔的睿智和忠贞。
  总之,文中对蹇叔三段简短语言的描写,是对其形象的实写;而后面大部分对战争势态的发展竟然全不出蹇叔预料的描写,当然是虚写。这样虚实并举,使蹇叔的形象更加充实、更加活跃。使其语言和形象统领全篇,潜移默化,逐渐完整而鲜明,可见,准确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同时,辅之以人物对比和虚实并举等多种手法,确能收到表现人物性格和形象的独特效果,使文章生气四溢,蕴籍有味,正如我国清代文论家刘熙载在《艺概·文概》篇中所言:“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得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
  概而言之《肴之战》能用简捷传神、鲜活有力的语言对话塑造出个性各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尤其成功地塑造了具有政治家军事家风度的老臣蹇叔的形象,实为我国古代史传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其蹇叔形象可与《离骚》中屈原形象相媲美。

参考资料:部分参考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6062802119.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