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断亲”?为什么“断亲”现象越来越普遍?

不知从何时起,很多年轻人已经没有了回家探亲的想法,特别是90后他们似乎从不牵挂家乡的亲戚。

第1个回答  2023-09-12

“断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因为某些原因而断绝亲情关系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原因有很多,包括家庭矛盾、价值观差异、经济压力等。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断亲”现象的原因及其影响。

首先,家庭矛盾是导致“断亲”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得越来越少。这导致了许多家庭矛盾的积累,最终可能演变成家庭暴力、离婚等严重后果,从而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破裂,形成“断亲”现象。

其次,价值观差异也是导致“断亲”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传统观念中,家庭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互相支持。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许多人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追求,忽视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这导致了许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甚至出现“断亲”现象。

此外,经济压力也是导致“断亲”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代社会中,生活成本不断提高,许多家庭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家庭成员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这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张。当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时,就可能演变成“断亲”现象。

“断亲”现象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对于个人来说,家庭是一个重要的心理依托,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破裂会导致个人心理压力增大,甚至可能影响到个人的身心健康。对于社会来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关系的破裂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许多研究表明,家庭关系破裂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婚姻质量下降等问题。

为了减少“断亲”现象的发生,我们需要从多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同时,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家庭榜样。其次,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学会正确处理家庭矛盾。面对家庭矛盾,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理性分析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最后,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家庭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家庭解决矛盾,维护家庭和谐。

总之,“断亲”现象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一问题,从家庭、个人和社会等多个层面采取措施,减少“断亲”现象的发生,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

第2个回答  2023-09-12

这里说的断亲,不是指和亲戚断绝关系,而是联系变少,如无必要基本不来往。并且疏远的也不是很远的亲戚关系,而是两代以内的叔、伯、姑、舅、姨,这样理应很亲近的亲戚关系。

更有甚者,连父母和兄弟姊妹往来都很少,是为断亲。

以前的我们都是一个大家族住在一块儿。亲戚几乎是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农耕社会,要想过得好,帮助少不了。而血缘和姻亲关系几乎是天然的纽带,给人们带来可靠的盟友。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宗族被拆成大家庭,大家庭又被拆分成一个个小家庭,人们对亲戚的需要便进一步被弱化。等到了网络时代,智能化被大量普及,外卖、快递各种便捷设施的普及,一个人生活也可以过得很舒服,别说亲戚关系,连婚姻关系都快要维持不下去了矣。

作为一名城市长大的80/后,我小时候对亲戚的定义就是逢年过节一定会见到的人。有些亲戚比较近,平时也会经常来往,但大多数亲戚,过年才会见到。

每到年节,外婆家一大家子人,都会拖家带口地凑到一块儿,开上2桌圆台面,一边聊天一边吃喝。没有这顿团员饭,好像年就不完整。

这几年,亲戚们几乎没怎么聚在一块儿吃饭了。我都好久没见我舅了,虽然没想过刻意断亲,但事实是亲戚关系确实疏远了。仪式感之所以成为仪式感,就是因为它能在特定时间提示人们做特定的事。一旦仪式被取消,人们也没感觉有什么异样,也就证明这事不重要了。

城市中的亲戚,往往还意味着资源竞争。连小学生都知道,爸妈生了二胎以后,能给自己的资源就少了,什么都得分出去一半。不知道新二胎潮长大之后,会维持什么样的亲戚关系。

相比城市,农村的亲戚关系要更牢固。

我公婆从小是在农村长大,后来进了城,依然开口闭口老家如何如何。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竟然连表叔,表婶,伯母的伯母,表哥的表哥之类的亲戚都会来往,不但逢年过节走动,平时也说来就来。

我们还是应该和亲戚多走动

对于我这样,亲戚关系只能算到2代以内的人来说,光是计算称呼都足以造成大脑宕机。只能机械地跟着别人瞎叫。

我还去过一趟公婆的老家,发现整个村都有千丝万缕的亲属关系。农村要耕种,要抢天时,大家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婚丧嫁娶,满月周岁,无论干啥都要邀请大半个村的人。因为办红白喜事不得不请人帮忙,靠自己一家人是很难搞定的。

难怪我婆婆常说农村走人情开销大。算起来单次给的钱并不多,架不住亲戚太多,谁家办酒席都要随礼,加在一起就多了。

其次维系社交越来越成了一种负担和消耗。

按理说网络让社交变得更容易,但我发现自己的社交能力是逐渐退化的。

我小时候跟着爸妈,拜年走亲戚,还能一坐几小时,配合表演“你给红包”,“我不要”的固定节目,讲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吉祥话,甚至还能端起雪碧给长辈挨个敬酒。

现在不行了,和八分熟的朋友在一块还能开心地聊聊天,跟五分熟的亲戚呆一块儿问完天气就不知道说啥了,只能低头看手机。

亲戚要是进一步关心我,问些孩子读书好不好,工作怎么样,收入高低之类的问题。我就会像一个理科学渣一样,写完“解”字就愣在那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正如我回答完“还行”,“还好”,“还可以”,然后就把天聊/死/了。

就很尴尬。

比见面好一点的要数打电话。但也没好到哪里去。

我妈的特殊技能是跟人打电话一打就是一小时不带歇的,一直要打到其中一人看一眼钟表,然后一拍大腿:我该去做饭了。这个电话才会正式宣告结束。

所以以前有个词叫“煲电话粥”。大概就是这么来的——有打电话的时间,稀饭都熬好了。

我就做不到。我无论和谁打电话,都很难超过10分钟,都跟例行公事一样,先问个好,然后说事,事说完了,就该挂电话了。

打电话流程都精简成这样了,我每次打电话之前心里还会发怵,常常要做半天的心理建设才能开打。

也不知道为什么,社交带来的消耗会那么大。对我来说,唯一感到舒服的社交,只有网络聊天,且不包括语音。但是我妈说,和亲戚联系,打电话是最基本的礼貌。所以维系亲戚关系对我来说还是挺费劲的一件事。

据说年轻人里类似我这样的社恐还不少。那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要“断亲”了——主要是维护起来精神消耗太大。

这大概就是当代年轻人“断亲”的真相:对亲戚没有那么需要了,不想听自己不爱的话题,以及社交消耗太大。

第3个回答  2023-09-12

断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因各种原因而断绝了亲密关系,通常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断亲可以表现为完全绝交、不再联系或者不再具有亲子关系。

断亲越来越普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婚姻破裂:离婚和分居是断亲现象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夫妻关系破裂,父母可能无法继续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之间的冲突也可能对子女造成影响。

2. 无法亲自照顾子女:在某些情况下,父母可能由于工作、疾病、家庭问题等原因无法亲自照顾子女,导致亲子关系疏远。一些父母选择将子女送往寄宿学校或由其他亲属或托儿机构照顾,导致亲子关系的断裂。

3. 家庭暴力和虐待:家庭暴力、虐待和虐待行为也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的断裂。受到虐待或暴力的子女可能会远离虐待者,或者被社会服务机构安置在其他家庭或机构中。

4. 人口流动和移民:随着人们的移动和流动变得更加普遍,一些家庭成员会长时间分离或迁移到不同的地区甚至国家。这样的情况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减弱,最终导致亲子关系的断裂。

总的来说,断亲越来越普遍主要是由于家庭冲突、婚姻破裂、无法亲自照顾子女、家庭暴力和虐待、人口流动和移民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疏远和断裂,使断亲现象在社会中越来越常见。

第4个回答  2023-09-12

一.“断亲”是指年轻人因为各种原因而与自己的亲人疏远或失去联系的现象。青年“断亲”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亲戚关系的现代嬗变,使得人们的社会资本获取渠道更加多元,不再依赖于血缘关系,而是更加重视同学、同事、朋友等次级关系。

2.城市化和社会流动加速了居民的“居住分离”,导致了核心家庭与其他亲戚的分离,从而造成年轻一代从小就与亲戚关系不紧密,情感疏离。

3.个性化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观念的兴起,使得年轻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和个人发展,不愿意受到亲戚的干涉和束缚。

二."断亲" 现象在某些地区和社会群体中似乎有增加的趋势,有几个可能的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种现象似乎越来越普遍:

1.技术和社交媒体:虽然技术和社交媒体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联系,但它们也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升级和沟通不和。在虚拟世界中,人们可能更容易表达愤怒、冷漠或不满,而不是面对面交流。

2.社会变革和家庭结构变化:许多社会正在经历快速的社会变革,包括家庭结构的变化。这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单亲家庭、离婚家庭、再婚家庭等不同类型的家庭结构可能增加了冲突和疏远的机会。

3.文化和价值观的变化: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在不断演变,可能会导致代际之间的分歧。家庭成员可能因宗教、政治或社会观点的不同而产生分歧,从而导致断亲。

4.社会压力:社会压力因素,如工作压力、金钱问题、职业不稳定性等,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张关系增加。这些压力可能会引发冲突,并最终导致断亲现象。

5.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成员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药物滥用等,可能导致行为和情感上的不稳定,进一步恶化家庭关系。

总之,"断亲" 现象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和原因。虽然这种现象似乎越来越普遍,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通常都可以通过咨询、家庭治疗或心理健康支持来解决。关键是建立开放的沟通和寻求解决冲突的方式,以尽量避免家庭关系的破裂。

第5个回答  2023-09-12

断亲现象:原因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一种被称为“断亲”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即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少,甚至出现断裂。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断亲现象呢?

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导致断亲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或求学,他们与家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交流减少。此外,现代社会的工作压力大,许多年轻人忙于工作和学习,无暇与家人交流。



其次,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也加速了断亲现象的出现。虽然电话、短信、微信等通讯工具可以让人们随时保持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往往是单向的,即由家人向远在他乡的子女发送信息,而子女的反馈却很少。这种单向的信息传输往往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误解和沟通障碍。

第三,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变也是导致断亲现象的原因之一。在过去,家庭是子女接受教育的最主要场所,家长是子女的启蒙老师。而在现代社会,学校成为子女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角色逐渐减弱。

此外,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大,许多家长忙于工作,无暇关注子女的教育,导致子女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减少。

面对断亲现象,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首先,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是关键。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多沟通、多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工作和思想。

其次,要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家长应该关注子女的成长和教育,多与子女沟通、交流。最后,应该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例如定期视频通话、发送短信等。



总之,断亲现象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